社評

社評:政府管治失能失效 解開死結要靠政改

【明報社評】政府暫緩修訂《逃犯條例》,然而管治危機並未解除,示威者再在政府總部一帶集結,突顯政府四面楚歌,管治失能失效。過去一周事態發展急轉直下,市民對特區政府不信任情緒全面爆發,亦不相信立法會能夠反映主流民意,問題已關乎整個政治制度的認受性,並非單靠政府派糖又或致力民生便能處理。今次修例爭議引發的危機,反映現行政治制度已管不了香港,唯有一套與香港社會相適應的政治制度,方能長治久安,真正解開管治危機死結。

市民對制度失去信任

非聚焦民生派糖可挽

上周六政府宣布暫緩修例後,社會氣氛仍然相當緊張,如何收拾殘局,政府顯得不知所措。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就修例處理失當致歉,多名行政會議成員表示,暫緩修例「基本上等於撤回」,然而政府總部一帶的示威活動持續,數以百計留守立法會大樓外的示威者,轉到特首辦要求林鄭下台和正式撤回修例。暫緩修例實際只是給沸騰民情降溫,特區政府陷入回歸以來最嚴重管治危機,局面未有真正改變。為免《逃犯條例》淪為「殭屍議題」,繼續成為未來施政包袱,政府應考慮正式撤回修例。

昨天林鄭與教育界、宗教界等代表會晤,根據與會人士所言,林鄭除了再就修例問題致歉,亦談到希望繼續根據施政藍圖,餘下任期在教育方面做出成果。刻下香港社會確有很多重大民生問題急需處理,無論土地、房屋、醫療、安老等範疇,政府可以做、需要做的事情仍然很多,問題是經過《逃犯條例》一役,現屆政府的政治能量即使未有一鋪清袋,所餘也肯定不多,當前香港很多民生問題,全都涉及複雜既得利益和政治阻力,未來政府恐怕很難再推動備受爭議政策,即使只是聚焦教育,也難保不會再度遇上政治地雷。

論事態本質,目前政府所面對的危機,比起2003年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以至2014年佔領運動都要嚴峻。2003年50萬人上街,除了涉及市民對23條立法的疑慮恐懼,同時亦夾雜了SARS為禍、經濟疲憊、市民負資產等因素,政府撤回23條立法草案、在中央協助下推出措施振興經濟,已足以慢慢走出危機困局。2014年佔領運動,示威者要求「真普選」,矛頭主要指向中央「8.31決定」,各方一直知道政改方案在立法會不夠票,通過機會不大。佔領運動對特區管治雖有影響,然而從港獨自決意識抬頭這一後遺症來看,事件最大衝擊顯然是香港與內地關係。

相比之下,今次修例所引爆的,卻是一場關乎特區政府以至整個政治制度的信任危機。本港政治制度畸形,行政長官既非一人一票普選產生,亦無任何政黨支持,立法會功能組別議席為數眾多,直選議席所採取的比例代表制度,導致政黨過度聚焦選區內的鐵桿支持者,毋須放眼大局。民意授權基礎不足,本來已是特區政府的致命傷,這次當局倉卒行事,未有好好理順民情,眼見在立法會「數夠票」,執意硬推修例,成為引爆全面信任危機的藥引。大批市民不信政府說辭,亦不相信立法會如實反映主流民意,寧取制度外抗爭。前運房局長張炳良認為,香港從此不再一樣,民心已變回不了頭,政府面對市民不信任,往後日子非常艱難,正正道出問題癥結。

政府有效管治,市民對制度的信任極為重要,倘若大多數人不再信任制度,選擇在制度外鬥爭,社會一定動盪。香港回歸22年,社會形勢不斷變化,今次危機反映現行政治制度已管不了香港,若不對症下藥,就算換了其他人代替林鄭出任特首,亦未必能解決問題,即使未來政府努力聚焦民生密密派糖,也未必足以彌補結構性的「信任赤字」,日後只要一碰稍有爭議的議題,信任危機隨時又會重臨。

管治失效拖垮香港

雙普選重建認受性

一個良好的政治制度,應該可以求同存異,透過合理機制去解決分歧、尋求主流共識,然而香港的政治制度,卻是倒過來不斷製造問題。政府和立法會認受性不足,政府沒有政黨政治基礎,亦嚴重影響當局判斷民情的能力,結果出現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現象,為官者避事避難,才能確保社會「一團和氣」,香港管治體制失效,實際正在逐步拖垮香港,若要解開死結,必須跳出現行制度框框,建立一套真正與香港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政治制度,這對中央和特區政府而言,都是無法迴避的課題。香港過去20多年經驗已清楚說明,單靠小修小補增加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民主成分」,不足以解決認受問題,唯有實現雙普選,才能為香港帶來希望。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相關字詞﹕明報社評結集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