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響應政府呼籲,不少企業陸續實施居家工作安排,協調員工留在家中工作。經過上一波疫情,打工仔基本上已大概掌握了居家工作的實際操作,但為人父母的打工仔,子女在事前警告下依然隨時半途「加入」視像會議;而為人子女的,父母或頻頻打開房門,要你幫忙處理家中瑣事。長期離群索居,口罩始終不能遮蓋人想要「回復正常」的呼聲。但「正常」是什麼?一貫的「正常」又真的「正常」嗎?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龔立人在大學任教科目「Theology and work」(神學與工作),探討工作在現代社會有什麼意義、工作的概念到底是被如何塑造。他認為疫情期間生活和工作模式的轉變,給予了我們一些啟示。
現有訂戶請按此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