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講你知:先同理自己 再面對關係

文章日期:2022年07月12日

【明報專訊】「我知道要同理兒子,我明白佢咁做(偏差行為)係為咗得到我嘅關心。但我真係做唔到,每當我見到佢,我就覺得好攰,點算好?」在剛過去的家長共學小組裏,一名媽媽哭着說。我們常鼓勵大家「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這句說話不但適用於親子關係,更適用於家長自身。

在家長共學小組,我透過一連4節的小組接觸家長,與他們深入了解善意溝通,並嘗試應用於親子關係及教養上。在小組的開首,都會讓家長們分享自己最近的感受。臨近考試周,大部分家長也選擇了「緊張」、「擔心」和「壓力」等感受。我問家長們會如何回應這些感受,他們紛紛說:「無咩可以做,考完先算啦……」為人父母,即使自己感到有壓力,仍然希望為子女着想,當個好的照顧者。因此,父母習慣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放在一旁,希望先處理子女當前的狀態和需要。

親子關係如氣球 遇摩擦爆破

我常以一個比喻理解親子關係:家長和子女各自是一個氣球,家長總希望這兩個氣球能夠靠近彼此;而氣球會因生活的經歷慢慢充氣,譬如是教養子女的困難、打理家中事務的煩惱、學習壓力、與同學相處的不快等。如果這兩個氣球各自充氣而不以為意的話,滿滿的兩個氣球走在一起,稍有摩擦便會「嘭!」一聲爆破。猶如在親子關係中,各自帶着不同感受相處,以為彼此還有空間承載,怎料稍有張力便會觸發衝突。因此,善意溝通鼓勵大家「同理他人」前,先「自我同理」,察覺和接納自己正面和負面感受,確保自己有充分空間和意願時,才連結彼此。這樣可以避免氣球過分充氣,傷害彼此,亦能達至持續且有效的溝通。

自我同理4部曲

讓我以文章開首的例子與大家分享「自我同理」的概念,請大家代入這名媽媽,嘗試逐步了解。

第一步:找出自己的感受

面對兒子拖延的行為,我感到疲倦和無力

第二步:感受背後的需要(粉紅色字是指需要)

嘗試問自己:「如果對方不再做這樣的行為,對自己有什麼影響?」

可能的回應:「我會得到內心平靜,我們的相處也會更和諧。」

可以再問:「如果你們的關係更加和諧,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可能的回應:「我們能多花時間相處,互相關心。」

第三步: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感受和需要無分對錯,容許自己這一刻面對兒子會感到疲倦,不想與他相處,不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加以批評,媽媽可能會出現的想法:「我唔可以放棄個仔,有責任協助佢溫習。」

第四步:找出滿足需要的策略

嘗試以多元的策略滿足自己的需要:內心平靜、和諧

例子:外出散步、聽音樂、透過文字記錄想法、與能夠聆聽自己的人分享感受

以上練習未必一次到位,或需加以嘗試,提高自己的覺察,才能充分地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當察覺自己沒有空間或意願同理他人時,不妨向子女溫和地表達:「媽媽𠵱家需要啲空間,我喺房休息15分鐘,之後再好好咁同你傾。」

「要接納自己可以係一個唔完美嘅媽媽,真係知易行難。」媽媽說,或許對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都不容易。希望「感講」能夠繼續陪伴各位學習,邀請大家一同嘗試「先同理自己,再面對關係」。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翁幗婷(JUST FEEL感講項目主任)

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5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