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樂與路:待我如常

文章日期:2020年01月07日

【明報專訊】今年的生日收到了小方媽媽發過來的一段視頻,視頻裏看到小方給我唱生日歌,小方一句一句地唱着,這是多麼陌生的聲音,但配着那張熟悉可愛的臉孔,雖然有點格格不入,但我實在萬分驚喜,皆因我極少聽到小方說話。

小方今年7歲,活潑好動,對周遭的事物很敏感,觀察力強。可是,她患了一種特別的病,令她常被人誤解,這病叫「選擇性緘默症」。一般來說,他們都有正常的說話能力,在家跟家人完全可以暢所欲言,但面對家以外的環境或人就完全相反,那份無形的壓力及極強的焦慮讓他們無法表達自己或跟人應對。因此,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常被人誤會作害羞、不合作、叛逆,甚至自閉。

建立信任關係 走出焦慮框框

負責小方的言語治療師舉辦了一場講座,講解有關選擇性緘默症的病况及影響。過程中,她鼓勵我們為小方建立一個輕鬆的環境及可信任的關係,從而讓她慢慢走出焦慮的框框。過了一段時間,有工友嬸嬸告知,小方會在小小的廁格裏跟她聊天,聊聊今天吃的早餐,喜歡什麼卡通人物等。這是一個穩定的進展,小方能在家以外的環境,在另一個地方及跟其他人輕鬆地交談。

怎知有一次,她在輕鬆的課堂內突然回應老師的提問,老師驚訝地喊:「嘩!小方說話啦!」這下嚇得小方愣住,不敢說話。這突如其來成為眾人的焦點讓她緊張起來,緊閉雙唇。

不妨回想一下,你曾否遇過這些情况?例如:當你置身於渾身不自在的環境,被一群陌生人包圍着,還要被迫跟他們應酬打交道,當下是否想找個隱密的地方坐下來?又或,在毫無準備下突然要你當眾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但你又擔心失言?甚或在不大熟悉的社交聚會裏,要你表達政見立場?這時,你可能會選擇緘默,得以安於一時。選擇性緘默症病患者比這更複雜,患者其實是從無選擇的掙扎,即使處身學校、親友或朋友家,他們都難以表達自己,無法控制的焦慮讓他們害怕別人聽到自己的聲音,不知緣故的壓力無法讓他們自由表達,愈想發言愈不能開口。患者以及他們的家庭往往被人誤會,誤以為曾遭受過什麼欺凌或虐待。可是,他們的家人最擔心的是患者遇上危險都無法呼救,日常的溝通甚或人際關係會如何?

看到英國BBC電視台的一個節目My child won't speak,節目中講述幾個不同年紀的患者如何克服焦慮,透過言語及心理治療跨出自己的一步。她們的家人、親友、朋輩及學校都願意付出耐性去了解。

其中一名患者的自白:「我小時候因為這病,討厭自己這麼『特別』,為何跟別人不一樣?長大後,我覺得我只是跟別人有點不同,請大家待我如常人,繼續跟我談話,做我的朋友。這是對我最大的幫助。」

聽畢,我滿有感觸,「待我如常」聽似很簡單,但實踐起來,絕不容易,因為大家慣常用特別的標籤放在他們身上。我們首要學習的是尊重不同,用最平常的心待之,不用刻意的關注才可消弭他們的焦慮。

文:譚蘊華(特殊教育老師)

作者簡介:擔任特殊學校老師逾廿載,現任教於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盼藉特教生涯的經歷,宣揚「有教無類」的精神。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5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