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遊藝鬆一鬆

文章日期:2019年10月29日

【明報專訊】受社會事件影響,每個周末都驚心動魄,我連享受親子活動也會有罪疚感。過去的周末,本來打算放棄出席一個繪本遊藝工作坊,但這是第一次可以放下專業人士的包袱,以家長身分報名,思前想後還是出門上課去。

工作坊是一個研究成效的發布會,針對幼稚園學童三大情緒狀况困擾:憤怒、驚恐和嫉妒,研究團隊透過遊戲與藝術活動,包括繪本故事分享,讓家長更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從中協助幼兒調整情緒,有效提升親子關係。

吸收藝術養分 產生創意

負責帶領研究的何天虹教授本身是社交舞高手,她以愛因斯坦的名言作引旨:「邏輯把人從A點帶到B點,但想像力可以無遠弗屆」。原來這神級科學家熱愛小提琴,如果沒有相對論,他的最大成就應該是古典音樂。音樂的薰陶刺激了愛因斯坦無窮的創意,也讓他在物理範疇作出重要研究,並為後世探索宇宙預先「鋪路」。何教授引述腦神經研究,解釋7歲前的小朋友,右腦與藝術創意相關部分,其實比左腦負責數理邏輯部分更活躍、更成熟,代表生理發育上,孩子未完全準備好背誦、思辨之類的學習方法,相反,他們的腦袋卻已成熟地處理色彩音樂等刺激,所以特別吸收藝術的養分,產生創意。

教授用了最經典的遊戲Peek-a-boo來解釋創意的重要,這個由嬰兒開始玩的遊戲,無限次逗笑幼兒,簡單的遊戲背後已開始訓練多種求生技能: 每一次打開雙手見到媽媽的臉都是一個「意料之外」,他們學會等待期待、觀察思考、把握時機作出適當的回應,同時面對打開雙手的「未知世界」,可以是笑是喊或發呆,都是要靠腦袋反覆經驗,然後整合環境刺激……小腦袋在一個簡單的遊戲裏原來已經練習怎樣處理一連串複雜的數據。小遊戲已經要那麼多「腦力」,可想而知其他遊戲藝術活動能為幼兒帶來多大的效益!

講故事大量互動 增投入感

以阿媽「用家」身分去想,知道理論之後便很實際地問:「如何在玩耍過程之中融入藝術遊戲?」時間所限,工作坊針對性地分享了一套繪本,故事內容主要讓家長反思兒童情緒問題,講者建議父母講故事時,要加入大量互動元素,務求令小朋友代入故事。例如邀請他們為主人翁改名、多一點對答幫助孩子「入戲」。除了「揭」故事書,也可請孩子一起設計動作去「翻書」,譬如「吹起」每一頁,目的都是希望小朋友投入,在半遊戲半聽故事的狀態下,領略情緒管理的技巧,懂得安全地表達以及接納個人情緒。

當然還有更多說故事技巧未能盡錄,有機會再在未來幾篇文章跟大家分享這個有趣經歷。我也是時候計劃一下和雞蛋仔的遊藝活動了!

文:彭梓雅

作者簡介:前懲教主任,放棄鐵飯碗轉型全職主婦,兼職實習社工督導/繪本伴讀導師/家庭輔導員。興趣廣泛,不務正業。最大成就是生了一個「雞蛋仔」,置了一頭家。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65期]

相關字詞﹕名人KOL 彭梓雅 自在講媽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