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FOCUS.採訪手記:誰迫使小學生談政治?

文章日期:2019年10月22日

【明報專訊】作為一個小學生家長,我經常在家長群組裏接收到不同的資訊,近日看到最多的是政局看法。由於我女兒就讀的學校設有中學部,中小學生共用同一間校舍,因此,有些家長對於部分中學生在校園作政治表態十分反感,斥責如斯行徑會「嚇怕」、「教壞」師弟妹;又指政治複雜,遠超學生所能理解,應該專心讀書就是了。當然,亦有家長支持學生,認為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年頭,很難再期望年輕人乖乖做書獃子,他們有想法、有訴求,也無可厚非。

家長們的討論,衍生出今期《Happy PaMa 教得樂》的封面故事——學生不談政治?跟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曾擔任通識教育科課程委員會主席多年的趙永佳談過,他說中小學的處境有些不同,中學由於有通識科,學生論政不能避也不應該避,「即使從建制的角度去考慮,在目前政治環境下,如果不想年輕人接觸到『有害』資訊,更加應該在成年人指引、監督下,把這件事拿出來傾,而並非滅聲。否則沒有師長幫他們解讀,情况更加危險」。那麼小學生又應否談政治?趙永佳認為沒有所謂「應不應該」,他的原則是「問則講,不問則不講」。

記者也有跟女兒談政,不是我特別熱中,而是在學業上有實際需要。小女今年讀小四,其實早在三年級時,常識科已經提及《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等。猶記得女兒曾經問我,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那麼台灣呢?於是,我便要簡單解釋一下內地與台灣雙方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今個星期有常識科測驗,女兒讀到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中國在1842年割讓香港島給英國,1860年再割讓九龍半島,最後,英國在1898年租借新界99年。最初她不太明白「割讓」與「租借」的分別,於是我打了個簡單譬如:「『割讓』是你答應把東西送給同學,永不取回;『租借』是你把東西暫時借給同學用,約定某一段時間後,同學就要把它歸還給你。」女兒聽罷若有所思,又問:「媽媽,那麼為什麼現在特區政府不是只管新界,英國繼續管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呢?」天啊!到底是誰迫使家長要和小學生談政治呢?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64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