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愈關心社會 讀書成績愈好?

文章日期:2019年09月03日

【明報專訊】社會事件延續多月,此時此刻探討如何培養對社會將來懷有希望的文明孩子,尤為重要。不論各方的政見如何,持續爭議聲音已經讓社會各階層感到震耳欲聾;即使家長擔心孩子會過分擔心或投入,然而孩子欲關注事件發展,自然是避無可避。

根據2011年一項超過5000名初中生參與的歐洲研究,孩子與家長多討論有關社會、政治和民主的議題,在學校各主要科目表現較好;原來是因為當自己關心社會,孩子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能夠明白社會不同觀點的人(亦即是同理心),因而引發更大動機去為升讀大學而學習,裝備自己,將來成為一個能為社會發展出一分力的人。

因此家長倒不如讓孩子在品性發展上反客為主,主動地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良好公民意識、關懷社會,同時品學兼優的文明人。以下「3D三部曲」可為家長在日常教養上提供方向:

D1. Discussions:

日常討論的習慣

家長對各種孩子、家庭甚至社會事務,均可持開放而包容的態度,凡事大家有商有量,習慣在心平氣和的情况下思考與討論,總比事事獨行獨斷來得好。大事如社會事件(例如:對罷工罷課的看法),小至開學事務(例如:是否需要一個新的功課袋來整理功課、通告等),家長都可以自小培養孩子思考分析當中的因果、利弊、重點和影響。

D2. Decision-making:

參與家事的決定

家長事事自己作主肯定容易,但要培養孩子如何作「好決定」,就需要有讓孩子一同參與作決定的過程。如果家長讓孩子從小參與家事的決策,小至晚餐吃什麼,大至家庭旅行、搬家裝修等,能夠共同討論及作決定,均能讓孩子感到自主和尊重。

遇上意見不同,孩子在解決困難過程中能夠同時學習如何聆聽、分析和接納其他人的角度,以及採取不同方法來解決歧見(如投票、輪流作主、互相遷就等),實是培養孩子日後參與公民社會的重要過程。

D3. Development (of intimacy):

建立親密的關係

作為成人,家長想影響孩子的想法和行為無可厚非。家長能否成功影響孩子,取決於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否足夠親密溫暖——親子關係好,孩子傾向將家長的意見演繹為「關心」;親子關係不好,孩子傾向將之演繹為「管束」。

親子關係中,想孩子真心「聽大人講」(相對於「受威迫聽」或「敷衍聽」),自小必先走過以上的討論(D1)和作決定(D2)兩階段,就可能建立親密關係(D3),將來再進一步成為「愛社會、品學優」、對社會仍抱有希望的好公民!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

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57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