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數學.專家︰別對孩子說討厭數學 拒絕死操 焗蛋糕輕鬆學數

文章日期:2019年04月30日

【明報專訊】教育局近年積極推動結合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的STEM,其中數學科更被視為建構其他知識的基礎學科。孩子要從小打好數學根基,但有專家表示,「死操爛練」並非好方法,家庭氛圍才是學習關鍵。

專門研究孩子早期數學思維的芝加哥大學幼兒發展與教育研究專家Susan Levine認為,透過家庭互動最易加強小朋友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例如在餐桌上跟孩子一起擺4套碗碟,或者焗蛋糕時教他們下3湯匙水,一樣可以在生活中培養數感。

文︰沈竹君、沈雅詩

即使STEM未出現,數學科在本港學校課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領域,更被視為三大「主科」之一,因此,很多香港家長都希望「操」好子女的數學。例如有些父母要孩子1歲前懂得數算1至100,3歲未滿便要他們熟讀乘數表,5歲就要掌握加減乘除3位數,這些「偷步」學習的風氣已經見怪不怪。不過,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Rebecca Anne Boylan教育與社會教授Susan Levine卻有另一番見解。

1歲可學數 2歲懂簡單算術

「我知道亞洲,特別是香港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學業成績,從小催谷孩子學習不同學科。我不否定自小培育孩子的好處,也絕對認同練習對於掌握任何一種新知識,無論是打網球、彈鋼琴也非常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然而,過於密集的練習,只會令孩子反感。」

Susan在數學發展領域有廣泛的研究,尤其着重研究早期數學思維的個體發展差異,包括數學和空間感、家庭和學校跟小朋友的「數學談話」,以及遊戲活動如何影響兒童在這範疇的學習。

「我早前升任祖母,丈夫在孫兒出生才幾星期就問我是否需要教他數數字,這未免太荒謬吧!我最後還是待孫兒4個月大,才在他身邊說故事、唱數字歌。坦白說,4個月的嬰兒,不會明白你說什麼,不過他們會對聽到的聲音作出反應。一般來說,孩子在1歲起會有學習數字的能力,到2歲時,就開始懂得簡單的算術。」

家長怕數 影響孩子學習興趣

Susan不反對「早教」,但重視培育的手法,「我們主張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例如媽媽可以與孩子一起烘焙蛋糕,又或是擺碗筷,然後用提問方式看看小朋友對3湯匙水、4套碗碟的概念,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數感。我們的研究發現,經常將數字融入生活的家長,孩子長大後,數學表現也明顯較同齡孩子優秀」。

惟她強調,每個孩子各有不同,以學習數學為例,所謂天資數感與後天栽培,在她眼裏同樣重要。「我經常聽到身邊的成年人說自己沒有數學天分,很多美國人連計算應繳稅項、用膳小費等,都相當苦惱,其實這情况很多時也跟天資無關,而是對數學的恐懼感。」

至於本身對數字有恐懼甚至厭惡的家長,Susan則千叮萬囑他們要先行調校心態。「家長的態度是孩子將來成敗得失的關鍵,要培育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就千萬不要在他們面前透露你有多討厭算術,又或是告訴他們你小時候的數學成績如何不濟,因為孩子很多時會在不自覺的情况下跟隨了父母的喜好。換言之,家長對數感的態度,會直接影響他們在學習數學方面的興趣與自信。所以,即使你小時候數學成績很差,你也要相信自己可以培育子女的數感,亦要對他們有信心。」

提問啟發思考 輔以姿勢教導

Susan指出,數感不單涉及計算,還有空間感。利用提問方式去啟發孩子思考,遠比單純命令孩子背誦乘數表或密集式做習作,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利用提問方式,對培育孩子的數字感很有幫助。舉例說,與其告訴一個2歲大的孩子,他的哥哥長得較高,家長不如問孩子:『你與哥哥,哪個長得較高?』因為提問更能鼓勵孩子思考。」

除了善用提問,Susan亦鼓勵家長多用身體語言及姿勢。「例如孩子在拼砌圖時遇到困難,家長可以用語言配合姿勢給孩子提示,如果他需要的是一塊三角形的拼圖,你可以用手指做出一個三角形,然後指導孩子找出一塊有三個角及三條邊的拼圖。我們的研究發現,孩子在實際明白一個數字的意思前,會先明白與那個數字相關的姿勢。」

答錯責備 易對數學恐懼

談到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成績無限放大,Susan認同,亞洲區學童在數學方面的成績或許較歐美學生亮麗,但他們承受的壓力亦相對較大。「其實答案的錯與對並非重點,就算孩子答錯問題,也千萬不要即時責備,又或是連環指出他們的不是。如果就讀小一的孩子告訴你3×4=13的時候,與其向孩子動怒,家長應先了解子女為何會得出這個答案。遇到孩子答錯問題,我建議家長說:『you are very close, let's try again(差一點答對了,再想想吧)』,而非只說wrong(錯)。因為負面反應,只會令孩子對數學產生恐懼;而不斷催谷孩子做習作,亦會令他們更討厭數學,就算孩子在家長密集式操練下得到好成績,他們都不會學以致用,因為數學不是他們衷心喜歡的學科。」

她補充:「學習進度與方式乃根據年齡而定,假若孩子已經是小學生,學習的深度自然要提升,但我現在集中說的是Preschool(學前)或幼稚園的學生。我明白香港生活節奏急促,美國也一樣,但培育數感是一個旅程,而非短時間可完成的事,所以切忌操之過急。」

每晚一App 投入數字世界

對於在職家長,要全天候與子女作數感方面互動,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故Susan與團隊特別設計了名為Bedtime Math的手機應用程式,適合3至9歲使用,幫家長一把。「家長可以利用這個免費程式跟孩子互動,並透過有趣的方式,投入數字世界。其實這個程式某程度上也是針對那些對數學有恐懼感的家長,藉這個應用程序,每天只需5至10分鐘,雙方都可以有效地啟動數學思維,比單純拋下一張習作紙讓孩子獨個兒完成好得多。」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9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