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行為治療 了解情緒感受

文章日期:2019年03月26日

【明報專訊】或許不少人都聽過「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CBT)。早於70年代,美國精神病學家阿倫.貝克(Aaron T. Beck)已提出這種治療方法,而在本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健康情緒中心於2000年公布多項實證指出,CBT對治療抑鬱症、焦慮症、厭食症都有不錯成效,令CBT漸漸為一眾家長所關注。

想法結合行為

臨牀心理學家朱嘉麗也有為小朋友做過CBT治療,主要用於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譜系及有情緒問題的孩子身上。她表示,CBT是一套很有系統的治療法,它把一個人的想法和行為結合,假如小朋友理解到要做一個行為的背後原因,便會願意持續進行。「CBT包括認知(Cognitive)和行為(Behavior)兩部分,舉例說,我們想小朋友懂得分享,若告訴他,如果回到學校可以把糖果送給其他小朋友,就會得到獎勵,這是屬於『行為』。但我們若再跟他說,『如果你把糖果分享給他人,他們會感到很開心,跟你說謝謝時,你又會感到很開心』,這便屬於『認知』,當他明白原來這樣會令自己開心,便較容易持續下去。」朱嘉麗說。

由於CBT中的認知(Cognitive)是跟情緒掛鈎,因此,若小朋友能理解到8至10個不同的情緒感受,便可以採用這種療法。一般來說,小一或以上孩子會較適合。治療時,治療師甚至會採用不同道具,如:情緒卡、情景圖、顯示大小的「度數計」等,讓小朋友可容易說出自己正處於某種情緒和想法。

設計情景 讓小孩代入

朱嘉麗舉例,假如有一個小朋友永遠都想爭第一,永不排隊,治療師可能會設計情景(如用情景圖或布偶)給他看,問他若有小朋友不排隊爭先,其他站在後面的小朋友會感到如何呢?當他認知到別人的情緒和感受後,再在行為上為他訂立一些規則,如在地上畫一條線,請他要排在某個位置,做得到便對他加以讚賞,或讓他自我檢視能否做到。透過認知,提升良好行為。

留意治療師相關履歷

現時坊間並未有一個專門屬於CBT治療師的認可資格,朱嘉麗指認可臨牀心理學家均會接受相關訓練,但亦有部分輔導員進修CBT理論及經實習後,再替個案作治療。她提醒,家長替孩子尋找相關治療時,宜先了解該名專業人員的背景、職前訓練及是否有做過相關訓練等履歷。

朱嘉麗又稱,很少治療師會安排小朋友純粹做CBT,而是當了解孩子情况後,會就個別問題加入其他治療方式,以達最佳效果。「小朋友來到,我會先看看他的需要,例如他根本坐不定,可能要先借助藥物治療;又如果他情緒有很大困擾,會先做遊戲治療,或者一些能讓他放鬆的課堂,讓他先平靜下來,才加入CBT,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未必全部只是CBT,要視乎小朋友需要什麼。」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4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