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力﹕互動「傾多些」 子女口齒伶俐

文章日期:2019年03月05日

【明報專訊】想子女口齒伶俐,學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的培訓更是不可或缺。言語治療師鄭文琦指出,父母和子女從小開始「傾多些」,有助訓練他們的表達能力。她建議家長日常可多用以下的3個溝通方法,幫助小朋友說話更流暢,更清晰。

閱讀、玩接龍學詞彙

鄭文琦解釋若小孩詞彙不夠,找不到合適字眼,自然說不出心中所想,舉例孩子吃了星洲炒米後覺得好味,想稱讚時,但不知道這食物名稱,便會令說話斷斷續續。而且子女在學習詞彙方面,爸媽跟他們的「說話」是相當重要,鄭文琦說:「家長平日和小朋友說話時,應多運用不同詞彙,少用意思含糊的字語,例如『這些、那處』等,要說出意思明確的句子,舉例:『我們去那處食東西』應改說成『我們去茶餐廳食午餐。』」耳濡目染下,子女會學到更多詞彙。

除了日常對話,她也提供其他學習途徑,包括閱讀。家長應多和子女一起看圖書,從故事中學到新詞彙。遊戲也是另一個好方法,建議可以玩「接龍」,即由第一個玩家說出一個詞彙,下一個便要根據上家最後一個字,說出以這個字作開首的詞彙; 又或是訂立一個主題如水果,請大家鬥說得多水果的名稱。

開放式問題打開話匣子

小朋友聽多些,講多些,有助增強表達力,但有些孩子本身寡言,鮮會主動說話。這些情况下,家長可先用問題作開場白,誘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鄭文琦補充:「不過問問題,也要用開放式問題(open question),例如:『你的午餐如何?』否則問上封閉式問題(closed question),『你午餐是否吃了雞腿?』子女只需簡單答是或否,這就未能延續話題了。」

當打開話題後,鄭文琦指父母應減少發問,否則可能令他們覺得有壓迫感,不想溝通。父母可以分享的形式,陳述自己意見,增加對話之間的互動,提升子女溝通的興趣與技巧。若果子女本身多說話,父母毋須以問題打開話匣子,應直接用陳述句與子女溝通。

協助重新組織句子

子女偶然說不出完整句子,如說出「午餐三文魚好味」,若家長即時指摘「不是這樣說的」,她認為可能會令子女失去說話的興趣。她建議家長應間接地糾正子女,例如說:「你想說你午餐時吃了三文魚好好味,我也喜歡食」,協助他們重新組織句子,令說話內容更清晰和連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1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