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督逆流踩車 無敵海景伴遊 訪世外漁港

文章日期:2022年05月24日

【明報專訊】假日踩單車,從沙田去大美督一向是熱門路線,今次〈由我帶路〉就反其道而行,跟着澳門單車隊總教練蔡俊明(蔡sir)「逆流而上」,由大美督出發踩往大埔,最後以沙田公園為終點。「逆行」路線單車流量較少,騎起車來更輕鬆。沿途海景相伴,還可尋訪歐式湖畔靚景,和三門仔的漁港風情打卡位。

近10年來,蔡sir不時穿梭沙田大埔單車徑上,指導新手、高手踩車技巧,對整條路線瞭如指掌。他說看到不少單車新手慕名而至,橫衝直撞,險象環生;每逢假日,路上單車多,汀角路一段又有不少車輛由小路駛出,增加意外風險。綜合多年觀察,他建議大家「逆流而上」,由大美督向沙田進發,同線單車流量較少,騎車更輕鬆。全程約22公里,需時約2.5小時。

我們先由港鐵大埔墟站乘搭綠色小巴20C或九巴75K往大美督總站,在巴士站附近的龍尾村,可找到多間出租單車的店舖,部分容許在不同地點還車,包括大埔海濱公園、沙田或大圍,毋須走回頭路。

船灣淡水湖主壩熱身

往沙田方向出發前,蔡sir先帶大家沿單車徑經過巴士站、燒烤場,再由大美督水上活動中心旁邊的大斜路向上走,不消5分鐘,便到達第1個checkpoint:船灣淡水湖主壩。長約2公里的大壩,視野廣闊,可遙賞八仙嶺,遠望馬屎洲。

眼前這個容量達2.3億立方米、全港第二大的水塘,是1960年代的創舉——全球第一個在海中興建的水塘,以堤壩攔起海灣,抽出海水再注入淡水,工程龐大。主壩路面筆直平坦,適合大家先在美景中慢踩熱身。

離開主壩,原路折返租車處,沿單車徑踩往大埔方向。蔡sir提醒在汀角路單車徑須格外留神,因路旁有多個燒烤場,假日時特別多私家車由分岔路口進出,踩車時須特別注意路面。

遠離一眾燒烤場後,汀角路段回復平靜,單車徑兩旁有樹蔭,清風送爽;在蓊鬱翠綠的不遠處,可見到慈山寺高達70米的素白觀音像屹立山中,微微垂頭,如像俯瞰蒼生。

汀角路遙望觀音 賞百年豫章堂

沿單車徑前行,過了映月灣不久,就到第2個checkpoint:豫章堂。這座三級歷史建築,見證着大埔滄桑變遷,翻查古蹟辦資料,位於大埔布心排1至3號的豫章堂,建於1936年,樓高兩層,設計中西合璧。3間房屋只剩最左1間較為完整,中間及右邊兩間的屋頂及樓面已經倒塌,只剩正面外牆。中間屋頂仍見半圓形牆身刻有「豫章堂」和「1936」字樣。蔡sir提醒,豫章堂位於狹窄路口之上,駐足觀看時最好停在行人路上,避免堵塞交通。

沿單車徑經隧道踩至三門仔路口,左邊是比華利山別墅。蔡sir着大家在交通燈位的分岔路口左轉,尋找隱世打卡靚景。由於離開單車徑,轉入三門仔馬路,他建議新手在行人路上推車,約走10分鐘,便看見對面馬路有條隱蔽小堤路,此為第3個checkpoint:船灣防波堤1號梯台。這個小艇停泊處,平日除了船家,人迹罕至。可沿防波堤靜賞兩邊停泊的船,遠望三門仔,感受漁港風情。

吐露港花園3區 看海休息

原路推車折返交通燈位,再沿單車徑經大埔東消防局在大埔工業邨外圍前行,過馬路後落第2條隧道,出隧道左轉,踩向大埔元洲仔公園。由公園踩向沙田方向,單車徑的路面較寬闊,兩旁有大樹遮蔭,望向左邊更可盡享吐露港無敵海景。途經吐露港花園時,車友可稍事休息兼在海旁打卡。其中,蔡sir特別推介吐露港花園(3區),這個休憩區較1區、2區大,有六角亭供大家休息。或許是吐露港海景太吸引,極少人會留意到花園旁有條小路,可引領大家到一個別具歐陸風味的靚景。

鑽進寧靜小路,氣氛與喧鬧的單車徑截然不同,慢踩約5分鐘後到達第4個checkpoint:大埔白鷺湖互動中心。位於大埔滘紅林路的白鷺湖互動中心,近年經翻新,其中Lake House的純白歐式建築最為吸睛,加上美麗湖景,讓人恍如置身外國度假。不過,從前在建築物向外望會見到不少白鷺在湖中停留,翻新後,湖中未見白鷺影蹤;反而從原路折返,在小路入口處、吐露港海邊,見到逾百隻白鷺棲息在石灘上,享受日光浴。

科學園散步 地標「金蛋」念高錕

繼續沿單車徑向沙田進發,途經科學園,蔡sir提醒不要忘記入園尋找第5個checkpoint:金蛋(高錕會議中心)。這隻「金蛋」是科學園地標,位於科學園二期的中央位置。推車入科學園,向右轉入科學園內行人區,就會看見這座以光纖之父高錕命名的會議中心,由於外形像一隻金蛋而得名。科學園現時設有不少餐廳,喜歡的話,可在此吃點東西、休息一下。最後返回單車徑,一路往沙田進發,沿城門河一直踩至終點的沙田公園單車亭。蔡sir稱此路線易走,分岔路不多,只是假日人多單車多,踩車時須格外注意安全。

文:王惠芳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船灣防波堤 高錕會議中心 科學園 白鷺湖互動中心 豫章堂 船灣淡水湖主壩 三門仔 單車路線 大美督 本地遊 每日明報-旅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