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載英式酒吧 一客豬扒飯連結幾代北區人

文章日期:2021年08月13日

【明報專訊】北區從不是香港的焦點。提起這個接近邊境的區域,大抵就會串連起水貨、珠寶、遊客、藥房,又或是荒山野嶺、美食沙漠等這些字詞。話雖如此,一提起「畢打奧」,相信上水粉嶺街坊無人不知。這間英式酒吧餐廳屹立北區74年,曾是駐港英軍的聚腳地,也是昔日新界人初嘗西式餐飲的地方,她提供的啤酒、炸魚薯條、青口、焗田螺、焗豬扒飯等,連結整整幾代人回憶。

剛碰面,記者與同為北區街坊的適雅餐廳(畢打奧)現任主理人袁栢亮(Stuart)寒暄:「隔籬街開咗幾十年的潮興旺粥粉麵啱啱話要執。」Stuart嘆了口氣。過去10年,社區中數不清的食肆、小店因承不住租金壓力被迫結業。推開餐廳木框玻璃門,一股英國古典氣息撲面而來:餐廳格局沿用英式酒吧風格,用餐範圍與飲酒消遣的吧台完全分開,店內的霓虹燈牌更添復古感覺;深色木地板、栗色桌椅、偏黃暗淡的燈光與鑲滿石頭的裝飾牆,把店內的優雅與門外的喧囂分隔。這間充滿英式風情的酒吧,似乎在水貨店林立的石湖墟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餐廳於1947年在粉嶺火車站旁開幕,後來搬到粉嶺聯和墟,1993年再在上水石湖墟開分店。能在北區屹立74年,大概也算是小小的奇蹟吧。

「我從小就在這裏長大。11歲就在餐廳出出入入,做水吧、執倉庫、整locker,都算係半個維修專家!」Stuart在澳洲出生,小學隨家人回流香港,其後再赴澳洲讀大學。他自言本是愛吃之人,父母年紀大,10年前順理成章回港,接手經營這間老牌餐廳。

退伍軍人開設 英兵聚腳樂園

雖然餐廳名為「適雅」,但若問北區人,「畢打奧」3字更加響噹噹。故事要從二戰結束後說起,1947年,退伍軍人Arthur Gordon在粉嶺火車站旁開了一間酒吧,名字來自一戰時期的著名漫畫Better 'Ole。Better 'Ole意即「安全坑洞」,因西方人相信炮彈不會連續兩次炸中同一個位置,所以炸彈轟炸後留下的坑洞最安全。當時華人不曉洋文,就用譯音「畢打奧」代替。彼時皇后山、石崗軍營有不少英軍駐守邊防,英國人習慣下班後到酒吧歎杯啤酒,與三兩好友談天。在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新界,一間提供啤酒、炸魚薯條、meat pie、chip butty等comfort food的正宗英式酒吧,為離鄉別井的士兵帶來心靈慰藉。

華人夫婦接手 客人「反客教煮」

時光荏苒,1962年Gordon退休回鄉,餐廳需找人接手。祖籍廣東、曾在南北行工作的Stuart祖父在報章看見告示,立馬攬下生意。「我到今天都想不明白為何爺爺會接手餐廳,我好奇他知道什麼是英式酒吧嗎?」Stuart撓了撓頭,笑了笑,「他連英文都不懂,又沒有餐飲經驗。無㗎!咪邊學邊做囉!」爺爺嫲嫲的經營方針就是「唔識就問」,客人也樂於教導不諳異域美食的這兩口子:「客人想吃T骨牛扒,大鑊!唔知乜嚟!客人下次便親自帶了塊T骨,教嫲嫲怎樣做。」

「阿爺教落,餐廳菜式一定要大眾化。」祖父母接手畢打奧後,旋即為餐廳改了中文名字:適雅餐廳,寓意舒適又典雅。除了保留扒類等原有英式菜單,袁氏夫婦亦加入中式元素迎合本地口味,例如番茄焗豬扒飯等典型豉油西餐;而Stuart祖母最拿手的那道充滿異域風情的南洋椰奶咖喱,更讓一眾在北區工作的外籍法官、公務員、探長等讚不絕口。到了1960年代,一群在船灣淡水湖工作的法國工程師,為畢打奧帶來一道意想不到的美味。當年淡水湖正由海灣改建成水塘,「這些法國人清理水底時發現好多青口,每天都拿一大袋給嫲嫲,讓她幫忙煮」。肉質飽滿的青口,用番茄與祖傳秘方烹調,番茄帶出青口的清甜,是上佳的佐酒美食。後來因找不到合適的青口,這道菜有幾十年不再供應,直到Stuart接手後,無意中發現祖母的食譜,決定重新推出。他選用新西蘭真空大青口,鮮嫩無渣,簡單調味卻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焗蒜蓉田螺 牛油汁都飲清光

另一款極具特色的食物,是從1970年代末開始供應的焗法國田螺。Stuart說,當年最摩登就是吃法國田螺,嫲嫲為了把潮流引入新界,再度聯絡當年傳授青口食譜的法國工程師。大隻田螺釀滿烤得金黃的蒜蓉,剛上桌,那股香味馬上鑽進鼻孔,饞得讓人流口水。侍應送上一個專用小夾,先夾住田螺,再用叉子一挑,肥美、充滿彈性的田螺肉就從殼裏鑽出。現在供應有殼大田螺的餐廳不多,牛油浸入殼內,令螺肉更入味。而蒜蓉牛油本是perfect match,田螺的鮮甜,加上剛出爐熱焫焫的薯蓉,誇張點說簡直驚為天人!識食之士當然不會放過任何一滴「精華」,有客人索性拿起螺殼,像飲酒般把剩餘的牛油一「飲」而盡。「半打不夠喉,我自己飲酒都最少吃一打!」Stuart邊說邊拿起啤酒啜飲一口。

陪伴老街坊度過特別日子

到1970年代末,為配合九廣鐵路電氣化工程,畢打奧搬至粉嶺聯和墟。熟客依舊捧場,生意愈做愈旺,1980、90年代分別在大埔、上水開分店,將英式酒吧傳揚開去。在未有連鎖卡拉OK店的年代,畢打奧已在大埔店引入這個當時日本最潮的玩意,雖然只有10首歌,依然大受歡迎。可惜到了2007年,為配合社區舊樓重建,業主收回了聯和墟的舖位,粉嶺店被迫結業,無奈遣散員工;後來大埔店也難敵時代巨輪的輾壓,現在只餘上水店仍在經營。

英軍薪酬福利待遇好,自然覺得畢打奧的菜式物美價廉;但對當年的本地人,尤其是新界居民來說,卻不是天天能上的餐廳。不少生於1960至80年代的客人,第一次到餐廳歎豪華西餐的經驗仍歷歷在目。「有個快退休的客人曾經分享,第一次來吃是因為學校旅行,當時吃的是肉醬飯。還有個90多歲的客人,以前風雨不改,每個星期定要來這裏吃兩餐。」訪問期間,Stuart剛好碰上熟客李牧師。「我60歲了,來這裏吃過多少次飯,不記得了!同老婆拍拖都在這裏,北區最有特色嘛!」。Stuart插了句嘴,「可能牧師來餐廳的次數比我還更多」!引來哄堂大笑。畢打奧在不少街坊心中有種特殊情感:考試攞A,爸媽獎勵來餐廳鋸扒;18歲成年,第一次落bar飲啤酒;與另一半拍拖,到結婚生子,帶下一代來吃自己當年朝思暮想的豬扒飯。今天的畢打奧,不再是幾十年前那間要在特別日子才吃得到的高級餐廳,但要找一處能連結幾代人回憶的地方,似乎只有這兒才尋到。

● 適雅餐廳(畢打奧)

地址:上水符興街35至39號

查詢:2639 2286

文:沈晴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foodie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飲食]

相關字詞﹕法國田螺 豉油西餐 集體回憶 酒吧餐廳 酒吧 粉嶺 上水美食 畢打奧 適雅餐廳 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