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木桶釀出陳年熟成味道? 新世代威士忌酒廠湧現

文章日期:2021年02月10日

【明報專訊】威士忌文化在近10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由剛開始沒太多人留意單一麥芽,到忽然間日本威士忌狂熱帶動了全世界對這款酒的關注,然後各大品牌陸續嘗試推出更多引人注目的新作,甚至在這兩三年連普通飲家都開始留意相對偏門的獨立裝瓶,變化不可謂不大。但在整個業界幾乎停擺的2020年,跑出的黑馬卻是出乎大部分人意料之外,他們是一群剛成立不久,作品才剛剛「足秤」的新酒廠。

要知道在多數人認知中,以及大部分國家的規範下,穀物蒸餾酒在木桶陳年3年以上才可叫作「威士忌」,而我們熟悉的品牌大約都在10、12年,或是更高年份才會把作品推出市面,即使是特別版也很少見到選擇只有數年就面世,哪知道對新酒廠來說,年輕不單不是一個問題,甚至是吸引眾人的賣點!而且這些新酒廠的數目,絕對比你和我想像都更為誇張……

酒廠近10年飈升

以蘇格蘭為例,首個威士忌熱潮源自1823年政府對蒸餾牌照申請的放寬及稅項的減免,令威士忌的製造由私釀模式變成正規化;其後已經是19世紀末因為Blended Whisky的興起,引致更多不同新酒廠的誕生。但在其後的這百多年來,似乎都沒有一個新的轉捩點,直到近10年,突然間威士忌似乎獲得了全球飲家的關注,不論已在業內壟斷多年的一些跨國集團、原本只是依賴外界作品的獨立裝瓶商,以至一些從來沒在業界參與過的新公司,都紛紛建起了自己的新蒸餾廠。

單說最近10年,蘇格蘭威士忌酒廠的數目已由大部分人認知中只有百餘間,上升了差不多五成!雖說這些生力軍大部分規模都相對較小,甚至還未有任何作品面世,但近年幾乎每個月我們都可以找到一兩單有關新酒廠準備動工的新聞。而且整個熱潮還不止在蘇格蘭發生,在我們比較熟知的日本,和一些原先沒有生產威士忌的歐洲國家,以及相對沒太多酒友留意的美洲,都漸漸多了一批新的蒸餾廠。而我了解當中最為誇張的是澳洲,從無到有突然就湧現了超過200間蒸餾廠!

出乎意料的定價和炒風

當大部分人都覺得年份愈高價格才會相應上升,這些新廠卻是反其道而行,這些新酒的定價已經超過尋常接近18年的作品;更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價格不太相宜,這些酒款卻是每逢推出已被搶購一空,也難怪有人笑說取得蒸餾牌照已是獲得一部印鈔機一樣。

像蘇格蘭的Dornoch、Isle of Raasay、Ardnamurchan;日本的厚岸、嘉之助、靜岡;倫敦的Bimber和愛爾蘭的Waterford等,這些在最近剛落成,大部分在去年才真的有第一款作品面世的新酒廠,連定價都已經接近1000元的關口,有些還要抽籤才買得到。再誇張一點,在售完以後,這些酒款已旋即在其他拍賣網站以兩三倍的價格成交。

固然他們因為背後集團的名聲,或是歷史、地理、做法等緣由,在未開始生產以前已經匯聚了大量人氣。同時由於產量遠遠不如其他大品牌,甚至每個批次推出的數量也可能只有數百瓶左右,以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但若然3年作品幾乎是平常近30年的價錢,這樣誇張的狀况亦令人不禁想到,如此熱烈的追捧是否值得?

還是要由味道說話

這些新酒廠在品質上能否真的媲美現有的作品?事實上有個別款式的確有讓人驚艷的一面,像是用全新木桶可以做出陳年熟成的味道,或是以重煙熏泥煤的感覺作為賣點,都可以做出讓人驚喜的效果。縱然如此,做法再破格、宣傳再特別,很多時候也不太能掩蓋年份低的一些瑕疵,很多時候喝起來不是太嗆口就是過於平淡。在相若的價錢下,或許我仍會偏向一些令我較有信心的品牌。雖知道想支持有心人的念頭大家都會有,但最終若想繼續下去、還是要憑品質說話。

我不怕嘗新,一直探索威士忌的更多可能,甚至明明知道會「中伏」也繼續……或許年輕的他們仍未能盡善盡美,但試試留給這些新酒廠更多空間,或許在日後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Tony Leung

fb專頁「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版主,專欄作家,一個醉多過醒的酒徒。為了有更多機會嘗試不同佳釀,近年用盡辦法令更多人鍾意威士忌。

文:Tony Leung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foodie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Food & Beverage]

相關字詞﹕愛爾蘭 倫敦 日本威士忌 蒸餾廠 蘇格蘭威士忌酒廠 蘇格蘭 酒廠 威士忌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