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抗疫奇譚

文章日期:2020年03月11日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肆虐,市民減少外出用餐,中環尖沙嘴等平時的旺區,不少餐廳酒吧都門可羅雀;但有趣的是,一個英國男子居然聲稱,喝了經典威士忌雞尾酒Hot Toddy治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在匪夷所思。久不久就有傳說指威士忌或烈酒可治病,到底為什麼?

先戴一戴頭盔,雖然以下談及威士忌的殺菌功效,甚至會引用一些醫學文獻,但這一篇文章並不是專業學術討論,大家可以當作是偏方雜談看待;有病,最好還是看醫生。

蘇格蘭人感冒還飲威士忌?

當然,不是所有人一有病就會看醫生,假如是不太嚴重的感冒,有些人都只是睡多一點、喝多點水,讓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病毒;蘇格蘭人則有偏方——早在17世紀便以威士忌加上熱水、蜂蜜及檸檬汁做成現時稱為Hot Toddy的熱飲,他們相信可紓緩感冒徵狀。

蘇格蘭人認為威士忌有藥用效果,或因為15世紀的蘇格蘭王占士四世(James IV)曾命令修道院士用麥芽製作「生命之水」,那時並不是為了釀酒,而且蒸餾技術未成熟,所以製造出來的只是酒精,並不是用來飲用,更像是作為醫藥用途的實驗品;到1505年之後,便開始有文獻記載,這些威士忌的「始祖」可供飲用,而且藥效多達數十多種,甚至當時傳聞威士忌可以治療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

古代藥酒 「一家飲一里無疫」

飲酒避疫也是中國的風俗。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提倡以藥酒預防瘟疫,所謂「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宋朝王安石亦有詩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其中屠蘇便是指屠蘇酒,那時每逢正月初一,全家老少喝過屠蘇酒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以「驅邪」和「避疫」。相傳屠蘇是三國時代「神醫」華佗的秘方,而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則記載了配方:「用赤木桂心七錢五分,防風一兩,菝葜五錢,蜀椒、桔梗、大黃五錢七分,烏頭二錢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三角絳囊盛之,除夜懸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數沸,舉家東向,從少至長,次第飲之。藥滓還投井中,歲飲此水,一世無病。」

威士忌殺菌?

雖然現在看來,這最多僅屬生活經驗而沒有醫學根據,但近代不少研究顯示,威士忌確有一定殺菌作用。早前科學商業期刊Springer便刊登了一項有趣研究。大家很多時愛喝加冰的凍飲,中醫經常反對這樣做,原來也不無道理,據該研究顯示,將含有多種細菌的冰塊加到不同飲料中,以測試細菌在冰塊的存活率,結果發現原來冰塊的溫度對細菌的存活率影響不大,反而飲品的種類才是關鍵:可樂、Tonic、伏特加和威士忌,猜猜哪飲料最「殺菌」?答案是威士忌!研究雖然有趣,但又戴頭盔說多句,大家不要用威士忌當消毒酒精殺菌啊。

之前我在《福布斯》還看過一篇關於威士忌的文章,也可以分享一下。有個叫Grace Jones的婦人,是英國最長壽的人瑞之一,她曾分享自己活了110年的秘密,就是60年來每晚來一小杯威士忌才入睡(她的選擇是相對廉宜的The Famous Grouse blended)。那威士忌與長壽真有關係嗎?文章就這樣寫:威士忌或可減少患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應對感冒等。雖然當中引用了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哈佛大學等的研究或論文,不過其醫學功效始終成疑。

但文章中有一點倒是真確:威士忌不含脂肪、碳水化合物,甚至不含糖。不像啤酒含碳水化合物和糖,會招來「啤酒肚」。威士忌不含脂肪、碳水化合物,如果沒有添加色素的話(有不少酒廠為了讓人覺得陳年較久,會加入色素以加深酒體顏色),甚至不含糖;而且因為以蒸餾製作,威士忌亦是無麩質(gluten-free),而無麩質飲食近年亦成為飲食潮流……

以酒入藥,在中國是自古以來已有的事,班固的《前漢書.食貨志》便稱:「酒為百藥之長。」英國士兵在殖民時代用Gin Tonic來對抗瘧疾,也是眾所周知;甚至,威士忌在1920年代於美國是被當作藥品引入,是在藥房而非酒吧售賣。只是,若說威士忌可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恐屬誇大其辭,或許跟李居明說全港電視台播日本動畫《龍珠》可抗疫沒有兩樣。酒,平時淺酌無妨,但都是那句:有病就睇醫生啦。

■Profile

胡蘇

開威士忌酒吧,到現在淺談威士忌的皮毛,目的,只為交流。

文:胡蘇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