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Q回憶 從無叉無爐說起

文章日期:2019年09月17日

【明報專訊】香港某大電視台的劇集常以BBQ作大團圓結局,雖被譏為新意欠奉,但卻反映出燒烤在港式娛樂中的經典地位。今時今日,日、韓式燒烤餐廳多不勝數,致電訂位快捷輕鬆,但總不及柴娃娃一起買炭、買燒烤叉、買雞翼,勞師動眾到郊野公園「霸爐」來得印象深刻。就趁剛入秋,相約親朋好友到戶外BBQ,製造另一個「圍爐」回憶吧!

昔日石頭砌爐撿柴生火

上世紀中後期,香港經濟起飛,市民開始有空及餘錢投入娛樂活動放鬆一下,當時到外地旅行風氣未盛,留在香港遊山玩水才是主流的假日節目。在郊野公園未正式出現前,很多市民已自行到郊外遊樂,當時他們也會就地生火燒烤,中國香港旅行遠足聯會主席周國強就是其中一份子。1960年代,周國強只是十來歲,已開始跟家人去燒烤:「以前交通不便,燒烤只是去近家的地方。那時住港島東,會去柏架山燒烤。」他指出上世紀60、70年代,燒烤仍是很奢侈的事,並非人人「有叉用」:「燒烤叉不易找的,有時自己用鐵線扭,或是特意出油麻地上海街買。有時就向朋友借,10多人去燒,都是得2、3支叉。」而且香港到1970年代前期,都未正式成立郊野公園,更遑論公共燒烤爐,他在山頭隨手拾起石頭便砌爐,再用柴枝生火。他笑說:「我們會帶火水去,當炭精用,所以燒烤時好大火水味。」

從煨番薯到燒羊架和牛

他說燒烤食物以方便為主,因此早期都是煨番薯、燒午餐肉,後來會自家用豉油、蒜蓉醃製簡單肉類。他的家人更會煲糖水,「例牌」愛煲番薯及腐竹雞蛋糖水,帶到燒烤地點作飯後甜品,清清熱氣。

專門研究香港飲食文化的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欣浩說,他的媽媽1973、74年正在屏山的英昌紗廠(現為英昌工業大廈)工作,那時大約半個月一次就會與工友一起到青山灣燒烤。他引述媽媽說:「青山灣是燒烤熱門地點,又可以游水,大概半個月就去一次。」那時她們會到文具店買燒烤叉,到凍肉店買豬扒、雞翼和腸仔,到了青山灣就用石頭堆起爐,再置上燒烤網及炭,大家便可一起玩足半天,這也難怪BBQ成了後來工廠和不少企業常見的職工聯誼活動。

1960、70年代的燒烤食物種類簡單,經營燒烤場「大尾篤麥師傅」超過30年的麥師傅說:「不外乎豬扒、牛扒、雞翼和腸仔,多年來一直都是賣這些,若要說比較後期才賣的食物,就是羊架、鱔柳、牛仔骨。」無可否認,扒類及雞翼一直是港式BBQ的中堅,還有芝士腸、番薯、牛油金菇、棉花糖加方包,可說是不同年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不過,現時香港人比以前更懂享受,燒烤食物的種類變得愈來愈高級。除了麥師傅提到的羊架和白鱔,和牛、挪威三文魚扒、波士頓龍蝦、越南虎蝦、北海道蟹腳、廣島蠔等都是大家BBQ的熱門選擇。

市民BBQ歎美食的同時,所產生的油煙及垃圾無可避免地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為了在市民娛樂及保護環境中取得平衡,香港郊野公園燒烤場應運而生。「以前有些人會堆石頭燒烤,燒烤後無人清潔,因此有必要管理。」漁農自然護理署前助理署長、1970年代時任郊野公園規劃主任的王福義說。荃灣城門是昔日的郊遊熱點,所以早於1971年就成為郊野公園及燒烤場的試驗場地,直至1976年制定《郊野公園條例》後,各區郊野公園就開始逐步劃定指定燒烤場地,市民必須在指定燒烤爐生火,否則,隨意生火燒烤,即屬犯法。

設立燒烤場 減環境污染

由於市民燒烤時要攜帶很多「架生」,因此燒烤場多設於馬路旁,便利市民出入。王福義強調康樂設施只是郊野公園的點綴,因此設施都只為滿足市民基本需要就足夠,盡可能不影響自然環境。他說:「燒烤爐和櫈,還有木桌用來放食物,空間較大的公園就有洗手間或涼亭,都是視地點而定。」為了進一步減低燒烤對環境的污染,漁護署曾於2004年與中華電力合作,在大帽山、清水灣及馬鞍山郊野公園提供電燒烤爐一段時間,可是由於郊外電力不穩及電燒烤爐的清潔問題,遂於2007年取消。

文:黃嘉希

統籌:陳詠詩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飲食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