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多用途「街市大廈」 地盡其用

文章日期:2019年05月28日

【明報專訊】熟食中心於市政大廈內落地生根,要從英殖時期建立的室內街市說起。城市研究學者何尚衡指出,開埠初期,英國政府認為華人市場難以管理,衛生惡劣,是不少疾病源頭,從1970年代開始,便有意把戶外的檔販搬到室內,「除了便於管理衛生,亦可收取租金。室內街市的概念,第一步就把濕貨及乾貨統整起來」。

到了1973年,市政局改組,正式確立該局自1935年起逐步承擔的公眾衛生和文康服務的功能,並享有財政自主權,「局方可把金錢投資在現代城市的建設,成為市政大廈陸續落成的主因。加上市區人口增長加速,土地不敷應用,政府想地盡其用,便將不同用途的設施建在同一片地」。 由於這種公共大廈初期只提供街市及熟食服務,故早期只以「街市」或「街市大廈」為名,其後新建的陸續增設文娛設施或政府辦事處,80年代初開始改以「市政大廈」命名。

1979年,鵝頸街市啟用,二樓的熟食中心亦投入營業,是全港首個設有熟食中心的街市。而1983年啟用的香港仔市政大廈,更成為後來市政大廈發展的藍本,何尚衡說:「佈局大致釐定,以魚、肉、家禽為主的濕貨攤檔由於上落貨及清洗頻繁,故設於地下,乾貨在一樓,再上一層便是熟食中心,文娛設施則安置於最高幾層。」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飲食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