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暖達人}Husnain、Cindy 震後照出發 觀光變賑災 敘利亞之旅 雪中送炭

文章日期:2023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終於飛得啦!滿心歡喜準備遊歷異國,但出發前數天,目的地竟然發生大地震,去定唔去好呢?梁紫婷(Cindy)和朋友Husnain非但選擇照去,還決定背負80多公斤的行李和40多人的捐款,踏上一趟「賑災旅行」。他倆與同行友人一行3人全無賑災知識,「兩日內要搞掂所有嘢,所以係好攰好攰好攰,但好rewarding(有得着)」。

深入重災區阿勒頗

2月6日,土耳其南部發生7.8級地震,鄰國敘利亞同受重創。此時距離Husnain等人的敘利亞觀光旅行團出發僅僅1個星期,他憶述:「visa(簽證)全部搞掂咗,Cindy佢哋都買好機票。我又覺得機會難逢,好難會再搵到人一齊去。」他們立即向當地旅行社查詢,獲回覆行程可以繼續,遊客在城市內穿梭不會有太大問題。擔不擔心人身安全?Cindy這樣說:「其實都會驚,但係嗰陣覺得最嚴重嘅都發生咗。咁我哋就博嗰兩日一夜,應該唔會有啲咩特別嘅。」Husnain補充指旅行社已派人到災區了解,亦不會安排前往最危險的區域,確保他們的安全。

3人很快決定如常啟程,而原訂行程亦包括地震重災區、敘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Aleppo)。「好少人喺啱啱地震發生一個禮拜就到災區,咁我哋都想把握呢個機會。」他們並非來自賑災專業,不過Husnain去年11月在巴勒斯坦有一次個人賑災的經歷。他當時以遊客身分、在當地人介紹下得以入住難民營4天,並在社交平台邀請朋友捐款。最終籌得的幾萬元用作購買食物和衣物,他再親手向難民派發物資包。「有咗呢個經驗,我就同Cindy佢哋講有無興趣咁做?」

時間回到土敘地震發生之後,Husnain再次在社交平台發起籌款,僅僅4天半就收到至少40多人響應,籌得8萬港元。反應熱烈當然值得高興,但都令他疲於奔命。「有時我每計完又有多啲人捐,我又要計計計計計,嗰時就好麻煩。」他秉承着一顆責任心,所以很仔細核數,又逐一向捐款者解釋自己在敘利亞的計劃、善款會如何利用。他說捐款不是愈多愈好,「得我哋3個人,實際上可以買物資、做到嘅嘢係兩日左右。就算畀多100萬我,我哋兩日內係使唔到100萬」。

海關驚暖包係炸彈

有別於巴勒斯坦,敘利亞受限於美國制裁,外國人不能在當地使用信用卡及提款服務,所以Husnain必須事先把8萬元捐款「變現」。麻煩的是他當時正身處希臘,提款當天是銀行休息日,走了很遠才找到匯豐銀行的提款機。「好好彩畀我撳好多錢。我撳多次、撳多次,差唔多最後就話『this number too large』(這銀碼太大)。我撳完之後佢就out of service(暫停服務)。」

那邊廂Husnain在希臘街頭拿着一大疊歐元,Cindy正在香港這邊蒐集舊衣。「Husnain嘅network (人脈)多啲,我就(負責)衫。」有心捐贈當然不是盲捐,他們事前向旅行社查詢所需的物資,得到的回覆是嬰兒奶粉。不過,Cindy考慮到奶粉或難以通過海關,最後決定從衣物入手。她參考了土耳其領事館的呼籲,集合自己和身邊親友潔淨的冬天衣物、衛生用品和暖包。啟程時行李高達80多公斤,與3個紅白藍膠袋、1個行李箱和1個背囊踏上旅途。

「點解你帶咁多衫?」

「真係瘋狂畀人抽查,『點解你帶咁多衫?』個個都非常之好奇,覺得你好似好奇怪咁。」Cindy及同行友人先從香港飛到埃及,翌日轉飛黎巴嫩,再經陸路過境敘利亞。過程中行李引起海關人員懷疑,「黎巴嫩嗰陣佢拎咗暖包出嚟問係咩嚟,因為佢哋未見過呢樣嘢,都驚係炸彈」。Cindy搓搓手,「我就話係hand warmer(暖包),咁做gesture (動作)畀佢哋睇」。幸好他們最終順利過關,於2月15日、大地震後9天由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出發,乘車前往災區阿勒頗。

敘利亞人不止面對地震這個災難,頹垣敗瓦中呈現多年內戰留下的傷痕。「你想像吓三四個鐘車程,過萬間屋係炸晒。10年來無能力重建或拆走,由佢喺嗰度。當呢啲屋10年都修葺唔到,咁(地震)喺阿勒頗整爛嘅屋,又要幾多個10年先整到?」Husnain亦感慨外國制裁的影響很大,當地人面對通脹、貨幣貶值,進口商品亦僅餘印尼撈麵和百事可樂。「好多網頁都要用VPN,唔係政府自己封鎖,而係外國唔畀你上。例如我要知道足球比賽嘅比數,嗰啲網站都用不到。」

新景點:慈善機構飯堂

到了阿勒頗,3人入住的酒店沒有太受地震影響,但旁邊的建築已經倒塌。Cindy說連屋內的生活痕迹都一覽無遺,「見到幾張櫈,有張枱,有個chandelier(吊燈)」。Husnain則留意到災民急於為生計打算,「可能嗰度死咗好多人,但為咗生存,佢哋要喺瓦礫開檔擺賣,呢個情景令我好傷心。」導遊每隔一兩星期都會帶團到阿勒頗,Husnain這團讓他在地震後首次重返當地。他指着一處倒塌的大廈,向團友介紹這是朋友的住所。「跟住佢就眼濕濕……你想像住喺元朗、深水埗,行嚟行去都係嗰條街,但你之後返去突然咩都無晒。」

Husnain在阿勒頗親身經歷一次餘震,晚上靠着牆刷牙時感受到震動。這是他人生第一場地震,想起的是外面僅用數支木柱支撐的建築。「無擔心過自己,但好擔心嗰啲樓都冧,令更多人受傷。」一行人最終在18日離開敘利亞,剛好避過兩天後一次6.4級的強烈餘震。

他們事前向旅行社表示希望在災區做一些慈善工作,「sight-seeing (觀光)唔係重點,重點係我哋要兩日內使到8萬蚊」。因此導遊更改了在阿勒頗的行程,首站到訪與眾不同的景點:一間慈善機構的飯堂。Cindy等人想在動用善款前確保機構是做實事,「睇完、信任佢,後續先會繼續做」。Husnain本來打算像在巴勒斯坦一樣,親手將物資遞給災民,可惜今次只能在阿勒頗逗留1天半,行程太倉卒致未能成事,「係有啲失望」。對他來說,親自派發有很大意義,「你可以100%肯定佢哋係攞到呢啲物資。佢哋會知道有人關心……我哋唔係NGO(非政府組織),只係外國嚟嘅小市民,但係都有人關心佢哋」。

雖然不能親手派飯,但他們堅持要親自購買物資。 在阿勒頗的第二天下午,3人前往市集「血拼」,按慈善機構的清單採購製作飯盒的食材,例如米、牛油和香料,「基本上我哋就係負責畀錢」。此外,他們向導遊介紹的藥店老闆買入數十箱藥物,捐贈予藥物銀行,並親自跟隨送貨。Cindy等人在所有交易上都親力親為,並要求店舖提供單據。「唔想得失人哋嘅錢,所以都盡量要諗邊樣嘢好、透明度會比較高,邊樣嘢收單據會比較容易。」

導遊協助不遺餘力

去旅行不外乎購物和飲飲食食,他們這天為了購買物資,直至夜晚7時才食到第一餐。一齊無啖好食的還有導遊,Cindy大讚他有求必應,提出想參觀慈善機構飯堂、領取單據等要求統統都做到,「無咗佢完全work唔到」。原來導遊本身有災害管理的經驗,而且在當地人脈甚廣,慈善機構和藥店老闆都是由他接洽。有無擔心過他是否可靠呢?「非常信佢,對咗4日感受到佢好愛呢個地方……佢好有幫人嘅心,落晒奶力同我哋一齊做。」採購過程中導遊會替他們講價,希望善用捐款買最多的物資。他們本來打算買牀褥和被鋪,不過因商店叫價太高而作罷。「導遊勁嬲,覺得幫緊你哋都抬咁貴。」這個中間人的角色對於賑災行程非常重要,Husnain憶述在巴勒斯坦難民營時,同樣有一名「熟路」又熱心的當地人幫忙,帶他到價錢實惠的地方採購物資,節省不少時間。

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8萬元和80多公斤的衣物可以幫到敘利亞災民幾多?Husnain籌得的善款只夠用於短暫援助上,而導遊透露當地最需要的是重建社區的長遠支出,例如屋租和行政費用等。Cindy最初認為他們的力量很小,但災民的反應改變了她的想法。「藥物我哋買咗幾十箱,醫生都話真係非常之多謝,因為佢哋好少收咁多藥物。 」Husnain亦肯定個人賑災的意義,「雪中送炭,嗰一刻你幫到佢哋,令佢哋開心,已經係一件好好嘅事」。

買土產肥皂回港籌款

Cindy希望離開後仍能繼續支援災民,所以從多間店舖購入享負盛名的阿勒頗肥皂,回港向親友籌款。這個來自中東、盛滿肥皂的行李箱難免惹來香港海關的關注。「第一次畀海關留難,開晒個篋,逐個拎出來睇。」她如實告知來源及用途,「海關都有興趣,『吓,敘利亞,你哋去旅行?』」70多塊肥皂的銷情不錯,Cindy返港至今已經籌得超過5000元。她很感激有些人對自己無比信任,「我都話畀番捐款收據,佢哋都話得啦唔使,信你。有啲人係齋捐錢唔要貨」。因應地震災情,美國政府暫時放寬對敘利亞的制裁,允許美國銀行處理賑災相關交易,為期180天。Cindy希望趁這段時間盡快把全部善款轉帳予當地導遊,代為向慈善團體捐贈。

面對天災人禍,有心人可能選擇捐錢,或是全力投身賑災工作。Cindy和Husnain機緣巧合下開拓了第三條路,在旅行期間加插賑災的行程。過來人有什麼建議?「困難嘅,要量力而為,因為始終有人捐錢,係一個好大的責任。 」Husnain在這趟賑災旅行完結後,主動於社交平台交代善款的去向,並附上物資的照片,希望讓身邊的人看到自己的經歷。他早前分享為巴勒斯坦難民營籌款及派物資的故事,引起一名香港朋友的興趣,在他牽線下造就另一趟賑災之旅。「一個NGO做完影相畀你睇,同你一個朋友、認識嘅人做完話畀你聽,個感覺係好唔同。」

文˙ 朱令筠

{ 圖 } 朱安妮、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