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藝術家大集合 用作品說「教」

文章日期:2022年08月12日

【明報專訊】「傳導/蛻變——七位香港教學藝術家」,是一場集合7名教學藝術家的藝術教育討論。教學相長,在藝術教育中教師傳授知識,他們也因學生對藝術了解更多。有人認為藝術教育就是勞動,要默默耕耘,要對作品有更高要求和自覺;有人教學生挑戰媒介,有人教學生創作要實驗與研究。20多年創作教學生涯,7名教師見證時代改變,學生有更多資訊卻常「捉到鹿唔識得脫角」,教師如何做「脫角者」?

展覽中的7名香港教學藝術家,包括何兆基、林嵐、譚偉平、鄧凝姿、謝明莊、黄麗貞和余偉聯。有人現於中大和浸大藝術系任教,有人已遠赴加拿大和澳洲,亦有人仍在他們相識的地方任教——就是20年前左右,剛成立的香港藝術學院。

從學生看法 見藝術寬容

今次展覽沒有特定主題,因為教學藝術家這個身分就是主題。所以7人從個人出發創作,媒介包括雕塑、陶瓷、繪畫、影像等。作品不一定明刀明槍講「教育」,只是細問又會感受到作品或多或少與教學經驗有關連,他們對藝術教育的看法都各有不同。

當中,余偉聯的作品《備課中》最直接回應主題,左邊一幅油畫,右邊有錄像裝置。余偉聯多年來以繪畫媒介探索文字、圖像、物件、空間的關係,此作利用「上」、「課」這兩個字的結構畫出一幅抽象畫;而右邊的錄像,是余偉聯在自己的畫畫課室架設相機,拍攝自己備課的「勞動」,如收拾房間、搬好畫架和木椅等。油畫與錄像並置,象徵了余偉聯心中創作與教學之間的關係,兩者在視覺上分開,卻又是交叉的,「是在我身上發生了兩件喜歡的事情」。

對教師來說,創作與教學如何互相影響?對余偉聯而言,教學讓他整理自己對藝術的看法,而從學生對藝術不同的看法中,又讓他明白藝術的寬容和可能;同時藝術關乎情感表達,當人如此多元亦自然有表達的欲望,藝術亦是豐富的。

譚偉平的錄像作品《仨》,影片中有3個相同的人,代表自我的3個層次,並在互相對話,關乎人的意識及其如何影響人的思想與行為。對譚偉平而言透過教學多接近年輕人,可以「剝洋葱」般了解他們的想法,從他們的經歷認識他們的家庭,又從家庭認識社會。他說:「這種經驗不是一種藝術,但這樣理解和接觸人很重要。」記者感覺到,他對人的關注貫穿創作與教學。

其實「教學藝術家」這身分,也會為教師帶來創作上的自覺。例如林嵐,她說自己創作時會覺得作為教師「做嘢一定唔衰得」,所以有些展覽邀請她參與時,如果展覽不夠好她也不會接。「我份人要求比較嚴格,對學生(作品)細節都很苛刻,你苛刻對其他人時,對自己的作品都要好小心,所以在香港做展覽會很嚴謹。」這次參展她帶來雕塑作品,由一橫一直兩個部分組成,吊在空中橫置是《躺寂》,以打磨得光滑的回收松木創作;垂直是《站寞》,看似教堂的彩繪玻璃,用回收傘布拼成。她的作品多啟發自對政治社會環境的思考,是次關注移民議題。

教學理念上,何兆基藉兩件雕塑裝置《移山》和《填海》來表達。愚公移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何兆基而言教學需要「長時間堅持」;精衛填海中每塊石頭跌入茫茫大海中就不見了,亦正如教學未必見到即時的成效。他之後將做行為演示,背負《移山》往《填海》作品的銅盆並丟入木屑,整個作品才算完整。他教學時,強調學生在低年級要學好基礎的理念與技巧,高年級時則要因材施教,他們做畢業作品時要考慮自己有什麼話想說,正如所有藝術家做創作時的自我詰問,教學藝術家只是比他們更多創作經驗的人。

陶瓷講「控制」 反思藝術規限

謝明莊視每次教學為創作過程,每年學生不同,教學會有不同考慮,正如每次創作時重新考慮物料、時間、資源等。他的新作《舞照跳》是對應他回歸前的作品《馬照跑》,在當下回顧25年來的生活點滴。鄧凝姿作品如《那地方(三十三)》,是西方繪畫如何回應中國山水藝術的實驗,用上多視點、顏色對比等技巧。她教學生時亦指做藝術要探索理論和做實驗。

黃麗貞的《鶴咀》是記者最觸動的作品,她把從當地收集的泥土標本淋在瓷紙,竟然呈現出國畫中山水皴法的效果,如泥土自己在紙上畫畫一樣。她其實只能控制泥土磨得多幼細、稀稠程度等,瓷紙經燒製後成為展出的模樣。她由此反思︰「陶瓷好多時是講『控制』的媒介,但藝術本質是什麼?我教藝術是否要『控制』呢?是告訴學生要怎樣做,抑或提供平台讓事情發生?」她在香港藝術學院專注教陶瓷,重視物料過程,和學生一起挑戰陶瓷媒介的可能之餘,亦會小心拿揑給學生的思考角度,太明確的話怕學生直接跟從,但又要適時挑戰他們想法,最後交由學生決定,說他們多數「捉到鹿唔識得脫角」。

時代轉變,20多年來7人見證藝術教育的更迭,何兆基由海外讀書歸來,覺得能給學生西方藝術的新資訊,但現時學生接收的資訊太多,反而要教學生做選擇。黃麗貞對香港學生的觀察,就是近幾年很多年輕人有需要講自己感受,認為藝術是表達情感的好方法與經歷,學生入讀學院的時間是人生一段重要歷程,多數會有成長。策展人歐陽憲提出更切身的問題,古代的藝術教育主要走師徒制,但現時藝術教育多屬現代化高等教育機構的一部分,作為教學藝術家,如何面對大學行政和本地法律的要求和壓力?展覽以外,活動將有數次講座,讓學生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交流切磋。●

傳導/蛻變—— 七位香港教學藝術家

日期:即日至8月29日(周日休息)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6:00

地點:嘉圖SKW(筲箕灣東大街17號成昌樓2樓)

網址:bit.ly/3oY2Tn2

文:胡筱雯

美術:謝偉豪

編輯:朱建勳

相關字詞﹕藝術展 藝術 展覽 文化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