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科技不賣弄科技 重創意內涵 藝術家「第二層皮膚」創作

文章日期:2022年08月05日

【明報專訊】「藝術科技」近兩年不時被提及,但大部分人仍是霧裏看花,可能覺得藝術難明,科技更難明,對於真正的「藝術科技」作品有距離感。是否要先明白科技,才能明白那件藝術創作?或者「藝術科技」只是沉浸式的視像投影?此時藝發局在中環街市舉辦的「藝術.科技」展覽開幕,能否回應大眾的疑惑?

本版4月初的報道,已提到「藝術科技」此詞是由2020年時任特首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指,「相信只要政府積極推動和支持,藝術科技(Art Tech)在香港大有可為」後,使用率才變得愈來愈高。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藝術科技」再次自成一項目,文件表示繼2020年預留1億元提供相關支援後,將撥款4000萬元鼓勵九大主要演藝團體及中小型藝團探索藝術科技,而東九文化中心更有8500萬元預算以發展成為「藝術科技的重鎮和搖籃」。

政府法定機構,如西九文化區,接下來的表演藝術季將舉辦由香港賽馬會贊助的首個大型藝術科技節「藝創明天」;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在這個下半年,亦舉辦為期3個月的「藝術.科技」展覽,展覽共分為3個不同階段。而因為藝發局的角色是資助、政策及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藝術,更令人期待可否為「藝術科技」提供較清晰的面貌?特別是這兩年已經有大量資金流入「藝術科技」的領域,可預期未來幾年會有更多資金支持「藝術科技」的創作和發展。

5「浪潮」錄像挑戰視覺慣性

藝術和科技,兩個詞都與市民日常生活似近還遠,近一點的藝術,可能人們會想到文創產品,或商場的裝飾雕塑,距離較遠的藝術可能是博物館掛起的油畫與水墨畫;近一點的科技,是我們日日都會用的電腦和手機,距離較遠的科技則可能是機械人與程式編碼等。藝發局這場「藝術.科技」展覽選址中環、灣仔及旺角3個社區,更要回答「藝術科技」對於普通市民的意義。

先在中環街市開幕的,是由新媒體藝術家林欣傑策展的「​​感官編碼」部分。迎接觀眾的是藝術家卡娜的多頻道錄像裝置The Melting Black,作品以5個熒幕顯示不同面貌的浪潮,而各影片播放的浪潮海平線有些垂直,有些橫向,藝術家又會放大浪潮和其拍打海岸的部分,觀眾不期然尋找不同熒幕影片的連貫度,然後會覺得影像的浪潮介乎連貫與不連貫之間。作品挑戰觀眾視覺感官的慣性。以科技做藝術創作為觀眾帶來感官刺激可說是林欣傑今次策展目標。

香港空間有限 適合發展藝術科技

林欣傑提到「藝術科技」其實並不是藝術史的一個類型(genre),他和圈內的朋友最初並不喜歡Art Tech這個名字,「這個詞『爆出來』的時候,我理解其實是針對科技那邊多些,可能施政報告想做很多初創,或者想企業做一些軟件能在藝術應用」。如果從藝術角度看,在藝術史界定這些作品的類型,他會用「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或「媒體藝術(media art)」。這兩詞約在1960年代開始成為廣為人知的分類,現泛指以新媒體科技如電腦程式、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創作的藝術作品。

至於藝發局藝術推廣委員會主席黑國強,則說他比較喜歡用「藝術家科技」一詞,「科技現在變成一種很重要的媒介」,每個年代的藝術家都會用那個年代常見的媒介創作,如原始人就用煤炭在石上面畫畫,現時在藝術呈現的層面上,藝術家開始用電影、音樂、平面視覺上的各種新技術創作,這些技術可能本身已經存在,「明確地被藝術家應用的一種手段,就是『藝術科技』」,更重要是這些技術落到有創意的藝術家手上,能突破技術本身的使用框架。

以展覽而言,林欣傑說藝發局今次嘗試「講清楚件事」,用Arts and Technology而不是Art Tech說明展覽,凡是用科技做藝術創作,都納入Arts and Technology這個圈,亦不定義其為藝術類型。有政策讓更多人關注以科技做的藝術創作,林欣傑覺得對藝術發展是好的,他挑選很多年輕藝術家作品,覺得他們的世代用科技創作「不是刻意去用,而是反射條件去用」,科技就像媒體理論宗師麥克魯漢所言是「第二層皮膚」。黑國強認為在藝文界特別是年輕藝術家之間,出現如原始人發現可用煤炭畫畫的興奮感,藝術科技是新的曙光,因其「適合香港空間成本高,或只有比較狹窄環境創作的城市」,而香港特色就是在有限空間能創作概念在全世界通用的作品。

林欣傑策展時,作品刻意選擇不賣弄科技,回到藝術創作內容本身。他說︰「不知你有無這個感覺,多了很多藝術與科技的展覽,多到滿瀉,但每次去這些展覽你都覺在看電腦展,或者去了科學館。」他不喜歡作品「兜口兜面話你知自己用高智能科技」,覺得這樣的作品尷尬之處是「你作為一個藝術家做創作,要用力告訴其他人我用的科技是什麼的話,究竟你是講究科技抑或講作品內容本身呢」?所以想看「高科技」作品的觀眾,來他策展的「感官編碼」展覽,可能會失望,甚至覺得作品「低科技」。黑國強亦同意藝術科技作品,內容和創意最重要。

與「鼓」互動 演繹「語言就是音樂」

林欣傑以吳澤霖和樓佳的作品The Interpreter為例子,從外觀看來這個作品不是熒幕、電腦等組成,而是重新組裝過的鼓,但它可與觀眾互動,走過去對着接收器隨便說一句,裝置會把語言轉換成節奏和音調,再由樂器演奏。這個裝置埋藏了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程式,林欣傑形容是入門版的人工智能;為了發展好裝置的演算法,藝術家、語言學者與兩名程式設計員合作,最後想帶出信息是「人的語言本身就是音樂」。這件作品亦是黑國強認為能夠在全世界通用的作品,因為不同語言可以轉化為全世界共通的音樂。

林欣傑指出,展覽另一個特色是藝術家來自五湖四海,他們不一定讀藝術(fine art),藝術和科技是跨學科,有人讀創意媒體,有人讀建築;他特別提到新進藝術團體N A T P,成員​​皆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平時他們為演唱會或劇場表演做燈光音響設計,這些技藝能否發展成獨立展品在展覽中展出呢?看Into the Void這件作品,林欣傑指是用燈光和音響創造一個空間,讓觀眾在安寧、平靜的黑色空間,也就是虛空之中感受感官刺激;有些人可能會聯想到沉浸式體驗,林欣傑卻指此詞出現了幾十年,其實很老套,而且並不是有很多投影包圍觀眾,又可以打卡,就是沉浸式體驗。他特別欣賞這件作品沒有用科技轟炸人,而是提供原始的感官刺激。

黑國強策劃這個「藝術.科技」展覽時,亦希望貼近大眾,展覽第二、第三部分分別是在灣仔茂蘿街7號舉辦、梁基爵策展的「激發的細胞連在一起」,以及在618上海街由曲淵澈策展的「虛空之地」,這些展地都是受保育活化的歷史建築,黑國強希望藝術科技能「進入大家視線中,而不是單單以博物館式或藝博會式場所去呈現這些作品」,而藝發局有責任和義務,因應藝術科技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方向,為藝團或藝術家提供項目與機會;現時支持項目的資金未必足夠,但可以由小做起,希望作品將來能走出國際。林欣傑亦同意藝術作品要走入社區,而不單是高高在上的事物。

林欣傑希望其他組織做藝術與科技展覽時,也不要太依賴科技關鍵字如人工智能、沉浸、環迴、機器學習等做市場推廣,他指有內容的作品才能為觀眾帶來新感受,例如董永康的作品《無用失所》,是一個不斷撞向白色牆的皮箱。從這個不斷掙扎的皮箱,觀眾在不同情况下或聯想移民的欲望,或疫情滯留在港的鬱悶,或面對社會不公的堅持等。這個作品並沒有任何說明文字,讓觀眾自己解讀和享受。

■「藝術.科技」展覽——感官編碼 ⁣

日期︰即日至8月13日

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8:00 ⁣

地點︰中環街市1樓

網址︰bit.ly/3bqP11r

文:胡筱雯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中環街市 展覽 科技 藝術 藝術科技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