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手製皮鞋工場 一針一線一槌 奏美妙最終章

文章日期:2022年01月21日

【明報專訊】上一輩對農曆年尤其重視,不少商戶在收爐前,老闆伙計們都會齊齊整整吃頓年夜飯。

屹立彌敦道美麗都大廈逾半世紀的手製皮鞋工場文華,從前每到歲末,來自上海的老闆都會特意加餸,端上家鄉菜砂鍋雲吞雞,與10多個工場師傅開懷暢飲,慰勞員工。只是這十幾廿年,做鞋師傅們年紀漸大,走的走,離的離,年夜飯桌上擺放的碗筷愈來愈少,此情此景不再,今個農曆新年之後,工場結業,大概那道砂鍋雲吞雞,只可化作回憶中的味道。

走進美麗都大廈,滿佈鏽漬的鐵閘深鎖,信件從舊式郵箱溢出,與鬧哄哄的尖沙嘴街道相比,這兒顯得有點冷清。此時,電梯旁邊單位傳出收音機和敲槌子的聲音,在走廊中迴盪着。拉開摺疊式鐵閘,穿過門口一整列鞋楦,4個做鞋老師傅正默默工作,趕着在農曆年前完成工場最後一批皮鞋。

文華工場在1960年代末由上海鞋匠沈文華開設,專門為遊客製作手做皮鞋。高峰期曾有10多名做鞋師傅長駐,現時只剩下4人留守,年紀最大的76歲,最年輕的都已六十有三。他們鼻樑上都架起厚重眼鏡,埋首製作皮鞋,一針一線撐起香港經濟。

見證香港1970年代飛黃騰達

1970年代香港製造業、旅遊業騰飛,人們對皮鞋需求殷切,現任工場老闆蘇先生做鞋40多年,回憶往昔風光:「當時尖沙嘴有幾十間做鞋工場,單是美麗都大廈都有十間八間。」挾着「東方之珠」美譽,香港作為免稅的購物天堂,不少來港訪客都會專程到尖沙嘴訂製皮鞋,價廉又物美,既可透過圖片揀款式,又可選擇喜歡的皮料,製作出獨一無二的皮鞋。

蘇先生說當年為遊客做鞋的工場分兩類,一類主要服務停泊在香港的艦艇水兵,「上一代(鞋匠)為美軍做鞋很趕的,他們來香港玩3、4日,有些人不試腳、不做腳套,直接按照尺寸製作。時間緊迫,兩日就要起貨,但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支艦隊」。想想也真夠震撼,同時間為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做鞋,且每人未必只做一對,難怪那是香港經濟騰飛的年代。

昔日上門服務 走入派對量尺寸

另一類工場專門服務普通遊客,文華是其中一間。他們在1970年代主要為美國遊客做鞋,到了八九十年代,客人就以澳洲和日本人居多。「那段時間生意最好,年年都有得加人工!」車面師傅勝哥笑瞇瞇說道。高峰期時,工場最多同時為區內4、5間鞋舖做鞋,有些鞋舖開在酒店內,客人消費力高,一次過訂十對八對是閒事。有時時間緊迫,工場先交兩對皮鞋給客人,其餘做好後再寄出。遊客行程緊迫,沒時間慢慢試?當時店舖還提供「上門服務」,甚至到客人的cocktail party為他們量度尺寸,爭取更多生意。「iSquare以前是凱悅酒店,入面有間叫半島的鞋舖,日日都接很多訂單,(鞋舖)不理你能否做到,(師傅們)做到差點發脾氣!」勝哥說有時訂單太多,老闆要找相熟師傅幫忙才「消化」得完。

皮鞋穿得舒適,遊客回國後又會特意來信要求加訂;甚至有客人每次來港都找他們,一次過訂做30對不同顏色的皮鞋,這種狀况足足持續幾年。要應付如此大量訂單,鞋匠基本要天天做12小時,1個月只可放兩日假。有時趕起貨來,一通電話,伙計們都要趕車回來開工,連身為老闆的沈文華都要匆匆吃過晚飯後再趕回工場。生意如此興旺,只因一雙手做皮鞋最合腳形。

工序繁複 最少合4鞋匠之力

一雙訂製的手做皮鞋售價起碼千多二千元,比機器做的貴。如此昂貴,只因一針一線縫上的是鞋匠的血汗與心機。無論什麼腳形,長短腳、大小腳、腳背拱起、腳掌寬大,鞋匠都能精準做出一對適合你的皮鞋。老闆蘇先生說:「手做鞋尺寸合適,款式眾多,訂藍色、紫色、淺藍色都得。不喜歡這種皮,選第二款也可以,買鞋就缺少這種(靈活)。」要做出一雙合腳皮鞋,背後工序繁複,蘇先生捧起一隻皮鞋,比劃出整個工序:「一對鞋從改鞋楦(即鞋的模型)、出鞋格、車面、做底,起碼經過4個師傅的手,需時大約兩日。」

鞋舖接到客人訂單後,會將畫有腳樣的單據交付工場,鞋匠先做腳套讓客人試腳形,「哪裏不夠闊就加一點,闊過頭就減一點」,在鞋楦上加減皮革,改至合適的尺寸與形狀,再依據客人挑選的皮料、鞋款,繪畫皮鞋紙樣,行內俗稱「出鞋格」。

從平面轉化成立體,一雙鞋需要經歷車面和做鞋底兩大工序後才能逐漸成形。勝哥接力講解:「車面師傅之後將紙樣鋪在鞋面上,這裏車線,這裏𠝹開,這裏攝入去,跟着鞋格縫紉。」完成後再交給鞋底師傅。「做鞋底最精髓兩件事,錐孔和上線。」機製皮鞋靠機器縫緊,刻板死實,人手上線則保有一定柔軟度,皮鞋可隨着腳部活動而穿鬆,較為舒適。蘇先生一手拿錐子,一手執蠟線示範,一下把錐子刺入鞋底,另一下把蠟線勾出、拉緊,手法熟練快捷,不消兩分鐘已縫好整個鞋底。他右手遞出皮鞋,另一負責做鞋底的權師傅左手接過,替皮鞋打磨、塗黑水、打蠟等,最後套上鞋楦定形1日,確保不會變形後就能出貨。

「1970年代後一個來學師都沒有」

做鞋靠一對手,蘇先生中指纏着膠布,10隻手指頭都有大大小小的厚繭,攤開手掌,掌紋、指甲卡着黑色污垢,「你睇到都驚啦」!勝哥則嘆道:「做這行比較辛苦,時間長、搵錢不多,所以很少人學……1970年代之後一個來學師的都沒有,最後一個徒弟,做了幾個月就不做。1970年代都已怕辛苦,後來還哪有人來學師呢?」

手製工藝後繼無人,運動鞋的普及更加速行業衰退。「2000年開始見式微,客人不斷減少。波鞋流行後,皮鞋(銷量)始終差一點。」蘇先生說。以往跟文華合作的鞋舖、訂做鞋楦的店舖,都逐一關門大吉,遊客訂單亦很久未收到,「他們可能都已不在了」,勝哥幽幽說道。周遭的人與事一一被時代浪潮覆蓋,工場消失,只是遲早。

敵不過新冠 農曆年前結業

捱過半世紀,工場始終敵不過疫情帶來的旅遊業寒冬。這兩年試過1個月訂單只有十對八對,終究支撐不住,今個農曆年前將會結業。人生大半時間與鞋為伍,勝哥嘆道:「我們這個年紀不需要養家,出來過日辰,希望有個地方聚一聚、閒聊一下、走動一下,但現在工場做多幾天就沒有了……」不捨之意溢於言表。

離別在即,蘇先生大讚共事40多年的師傅:「與阿權做了三四十年師兄弟,大家多年來都合作愉快。」然後指着勝哥:「這個師傅是很好的拍檔,樣樣都很好,人又好、肯幫手。」雖然幾個男人笑笑鬧鬧,離別愁緒卻填滿了這個300多呎的空間。「得閒飲茶」成了大家最後約定,下次再聚該是何時呢?

●後記

留下最後紀錄

是次訪問,由工場創辦人沈文華的兒子Michael幫忙牽線。現任老闆蘇先生說本來怕麻煩不想受訪,但沈家人很好,多年來幫過他不少,本着為工場留一個最後紀錄,才答應記者的訪問要求。「唔好影我,你哋影吓呢啲鞋楦」,說完自動讓位予攝影師;「想唔想影打磨機?」記者臨走前,他又繞到門口,特意把機器打開。雖然口中說着無意受訪,卻是比誰都更想為工場留下最後點滴。

蘇先生站在鐵閘旁道別,轉身走回工場做鞋。收音機廣播、槌子敲打聲逐漸遠去,從此美麗都大廈,大概再難聽到這些舊時代的聲音。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工場文華 夕陽行業 手工皮鞋香港 鞋匠 手工皮鞋 皮鞋工場 香港歷史 每日明報-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