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理:血幹細胞自體移植

文章日期:2022年01月10日

【明報專訊】55歲的陳先生,10年前確診高毒性的瀰漫大B細胞淋巴癌,醫生處方標靶藥物利妥昔單抗(rituximab)加多種化療藥物,療效理想。陳先生近日身體不適、食慾不振,並有低燒。正電子電腦掃描顯示腹腔淋巴結腫大,活組織檢查確診淋巴癌復發,幸而骨髓未受影響。

陳先生接受利妥昔加化療,病情再度受控,但估計復發機率仍高。骨髓未見癌細胞,他可考慮接受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降低淋巴癌復發機率。

自體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多用作治療淋巴癌及骨髓癌,療效理想。有別於異體血幹細胞移植(allogeneic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自體移植利用病者本人的血幹細胞,毋須尋找捐髓者。移植前,醫生預先安排從病者周邊血液提取足夠的周邊血幹細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然後超低溫冷凍至零下150℃存放備用。若要收集足夠周邊血幹細胞,必須先提升血液內周邊血幹細胞數量,然後利用細胞分離機收集。

骨髓含大量造血幹細胞(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可轉化成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但周邊血液平常只含微量造血幹細胞。欲提升周邊血的造血幹細胞含量,可注射升白針(G-CSF);在打升白針前,先注射化療藥物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效果更佳。若造血幹細胞數量仍然不足,則可在收集幹細胞前一晚注射培來沙福(plerixafor),有助骨髓釋放更多造血幹細胞入周邊血液。骨髓幹細胞表面有CXCR4受體,骨髓基質細胞(stromal cells)則有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α蛋白,兩者結合,防止幹細胞離開骨髓;培來沙福阻止結合,令造血幹細胞大量入血,有助成功收集足夠數量的造血幹細胞供移植用。

移植前需做超大劑量化療

病者接受自體移植之前,需要先接受超大劑量的化療,殺死體內殘餘癌細胞,然後隔天回輸已解凍的造血幹細胞,可令受化療抑制的骨髓在2至3星期內恢復正常功能;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短暫下降至極低水平,增感染及流血風險。其他副作用包括口腔潰瘍及腹瀉等,或需要接受靜脈注射營養液,以維持足夠養分。病者必須留在隔離病房,接受特殊護理,直至骨髓康復。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標靶藥 化療 淋巴癌 淋巴癌復發 梁憲孫 健康 醫言有理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