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耕達人}黃如榮 移英農夫拆藩籬 建耕種共同體

文章日期:2021年10月17日

【明報專訊】過去兩星期對農夫來說甚為折騰,兩個颱風接連令農田水浸,政府又要新界土地拆牆鬆綁、土地共享,耕地前景堪憂。歐羅有機農場的農夫黃如榮人在「英國分部」,亦惦掛着「香港總部」和農友。他於去歲隆冬抵英,在倫敦西南部新莫爾登定居,訪問時香港大雨傾盆,他那邊風柔日暖,展示着後院井然排列的蔬菜,語調徐緩地憶述一年前上機時的惶惑。

在英國種菜 「天氣幾正!」

「香港去英國、這樣放下農場過去的農夫,暫時只得我一個。」農夫與他們撒播的種子一樣,是落地生根的職志,種下去便是一輩子,「以前人們常說農夫怎可以遷徙?農場搬不走,遷徙對農夫來說是個好大的轉變」。但他亦為兩子之父,為了兒子的教育,決定隨家人移民英國,放下香港的鋤頭和深耕10年的農田、大學跆拳道的隊員與學生及並肩多年的新界農友。「用走難心情離開香港,當時英國疫情最嚴重,都唔知會唔會就咁染疫,條命有幾長都唔知。」上機前一秒仍忙着跟姊姊和徒弟交代農場事宜,起飛後手機沒有信號,他才猛然抬頭問太太:「『落機之後跟住係做咩㗎?會去咩地方?』對於我嚟講,準備工夫係『零』到咁樣,當然我太太有準備。」他笑得憨厚。本以為人生推倒重來,開荒捱世界,但在機艙看到以前受訪的節目,又七上八下:這樣決絕放下理想,是否唯一選擇?既然已「連根拔起」,可否在英國由種子重新開始?其時英國實施封城,人人在家工作,他求職無門,便找來鋤頭和蒐羅種子,在後院試種一些港人慣吃的蔬菜,如韭菜、西洋菜、菜心、唐生菜、小棠菜、葱和薑等,開始在英國當全職農夫。

倫敦多雨 如天然灌溉系統

常說農夫看天吃飯,歷經了英國四季的他誇讚不絕,再三說那邊天氣「幾正」。香港夏天要面對酷暑、豪雨,遇上颱風一般折損三成收成,有時連種植棚、儲物室及灌溉系統等設施都遭殃。冬天本是黃金種植季節,很多菜款要在18℃以下生長,但近年氣溫上升,便少了選擇。相反,英國夏天的溫度接近香港的冬天,而且長達八九個月,變相令農夫有更多時間種植。而英國於12月踏入嚴冬,但農作物仍可存活,只是進入休眠狀態,他當時種的西蘭花、椰菜和芥蘭都成功過冬,「種些長時間或跨年的作物,休眠期長,只不過時間攤長了,多了農作物,塊田不用荒廢,是不錯的經驗」。他順勢把冬天種下的椰菜做冬菜,外葉用來曬菜乾,讓身在英國的港人都吃到他香港農場的招牌貨。而在香港啃掉不少十字花科收成的跳甲(又稱狗虱仔),在英國也相對少見,可能是寒冬凍死了一部分,加上夏天涼快,便減少了病蟲害,頂多有鼻涕蟲和蝸牛。

連旅人們一般討厭的倫敦雨水,他都說「正」:「最初看到他們的田,想為何不見灑水系統?難道用直升機澆水?」當地人答他既有雨水,泥土也有水分,從來不用澆水。待久了他才知道這邊三兩日就下毛毛細雨,「落下停下,好似個天然灌溉系統,唔似香港咁畀個黑雨『歎』下」。故當地常見薯仔和番茄等粗放作物,不用打理,天生天養,定時挖掘或採收便可。目前他參照香港冬天耕種的數據種植,但仍須依英國的夏天日照時間而調整,因其長度比香港多出三分之一至一半,對部分作物的生長周期未必有利。過往他復育過「鶴藪白」等香港菜種,希望他日有機會在開農場時培植。

英國依賴入口果菜 「農墟無農夫!」

見氣候如此宜人,他又思考英國何以不見港人吃的蔬菜品種。他相信這與飲食文化有關,大抵英國人不好煮食,沒那麼多「特色菜款」。另一原因是菜葉作物屬「手工菜」,即使天雨也只能灌溉八成,要靠人手照料,對他們而言是較辛苦勞累的種植方式。香港的自給率長期偏低,2020年本地農產只供應全港所需蔬菜的1.6%,最近內地暴雨成災,供港貨量大減,市民又得「捱貴菜」。但原來英國同樣倚重入口,英國環境、食品及鄉郊事務部報告顯示, 該國於2020年的蔬菜及水果自給率為56%及16%,來自西班牙、荷蘭及南非的果菜唾手可得:「平價入,好似香港超市入口大陸菜,變咗靠人哋。」他眼見英國資源豐富,陽光、水分充足,想在此推廣「本地人食本地菜」,「應該想方法種合乎這邊天氣環境,又切合生活需要的農產,自己要負責本地的糧食,不要把責任放別人身上」。疫情影響物流運輸,糧食價格波動,足證糧食自給(food self-sufficiency)的重要。

開放自家「農地」供港人參考

他在香港時躬耕不輟,又擺墟市、派菜上門,搞粟米助養、有機導賞,展現香港人的效率和幹勁。他來到英國也不懈怠,不時開放「英國分部」供港人參考,又去參加新莫爾登每月一次的農夫市集,約30檔檔口中,竟只得他一個農夫,「見到香港人在農墟擺檔已有新鮮感,而農墟居然無農夫,我是第一個在這擺檔的。終於有個農夫了,是個好開始」。各地區情况不一,或許這城鎮剛好不近農場。其他檔主都在賣手工藝品、自製的麵包、甜品、餅乾等,唯獨沒有農產品,但這倒折射出當地對「農夫」(farmer)的印象,正是一門慢工細活。客人得悉他是農夫後無不感到驚訝:「他們說香港是高樓大廈,在金鐘、中環怎種菜?想不到香港有農地。」

拆圍欄 邀鄰居共耕

在香港務農得瞻前顧後,前不久多項釋放農地的政策出台,「對農業很大衝擊,現在水深火熱、好緊張,要留意事態發展,大家心情都是撐得多久就多久……我們整個農場範圍都是不同的祖堂地」。而一般市民想種菜也苦無空間,在新界租格仔田亦無暇照料。來到英國,泊車位和後院是平常基本的住宅配套,他家也有約400呎的後院:「(移英港人)沒這麼多藉口了,以前在窗邊放個花盆都沒位置,現在有陽光,日照圍着你走,塊田開多大都可以,環境條件不同。」不過,這職業農夫最初曾為後院苦惱,要知道他在香港的田有20多萬呎,人手有上10個,現在英國只有他一人,「平時喺個大農場走動,見咁啲啲地點種呢?種棵樹都種唔到」。他想起在香港時已提倡的「歐羅有機共同體」,即連結村內農友的力量,建立共同銷售網絡,城鄉連結。他便把這概念延伸,利用各家後院的土地,合力試驗多種作物。他後院的圍欄已經拆掉,正與鄰居共同耕作。

花藝會贈菜苗 做「到會農夫」推廣種菜

在英國推廣後院種菜,沒想像中容易,港人和英國人都有不同看法:「香港朋友連踏出後院都有啲卻步,話好多蚊蟲,有鼻涕蟲好核突,又驚開咗後園門,有蚊飛入屋。」英國人則視之為花園,令生活環境美觀,一般用來種花,要不就任它長草,修剪成草地,甚少在後院種菜。他去參加社區的花藝會,那裏聚集了一群熟悉泥土和種植的愛好者,他便主動提供菜苗,讓他們嘗試在草地開闢角落種菜。在每年一度的花展中,他看到竟有薯仔、番茄,就向主辦方提議下年帶來香港菜,「明年花展就有菜心、生菜,有我們香港人食的菜」。不少人提醒港人移民,不要整天把香港掛口邊,要融入當地和吃當地食物,他卻發現當地人樂於接納他引介的香港蔬菜:「喺呢邊,香港人無特別,只係背景,國界呢樣嘢好低好輕,但會覺得係特色,有呢個心胸去接受,唔會好抗拒。」他甚至入屋當「到會農夫」,幫其他人打理後院,設計田地排列、建議時令蔬果、照顧作物、改善種植環境。這與修剪花草,維修花園建設的園丁不同:「佢哋好知道搵個gardener(園丁)打理後院係咩回事,但無farmer(農夫)打理後院呢個概念,開頭未必分得清楚。」故目前主要靠朋友轉介。

西方的分類回收系統和「農場到餐桌」(farm to table)概念向來為人稱頌,但他接觸當地環保團體後,便認為實際執行時未夠成熟和欠實效。例如回收物料都會倒在一起,不像香港分三色桶,故之後的分類和去向不明。「都交給市政府(council)處理,用這麼多資源做環保項目,這部分我覺得不環保。為何不在生活裏面減少?他們每周都回收,我在這住了10個月,沒丟過一次廚餘,全部用來後院堆肥。」人們習慣到超市買塑膠包裝蔬菜,種花多用化學肥料,故他見到尚有推動有機耕種和減少碳足迹的空間。另外,他在英國認識一些剛到埗的香港人,最初都覺得蔬菜只需花少許金錢購買,「因以前完全沒接觸過種植,來到這邊有環境可給他們種植,就體會到照顧作物不簡單,為何在香港買菜這麼貴」。他們跟黃如榮抱怨種菜艱難,蔬菜給蝸牛、鼻涕蟲吃光,有的反覆嘗試幾次成功後,會視自家蔬菜為珍貴禮物般贈予別人,中秋節想念在港親友,也透過黃如榮向「香港總部」訂菜,把菜送上門,「香港親友也知他們在英國學種菜,然後他們又送上種菜老師以前在香港種的菜,關係拉近了」。

目前收入足應付耕種支出

後院不能批量生產,他就賣菜苗、賣農夫的專業和技術。目前有過百戶向他訂購菜苗,協助後院種植和打理的約有40戶。他當年在香港耕田一年就有盈利,已經創造紀錄,目前英國的規模小得多,收入只應付耕種支出,故平日生活簡樸,以單車或步行為主,推着滿車菜苗到農墟擺賣,有時靠客戶開車接送。大家都在後院種菜的話,以後誰去買他的菜?他倒過來想:「人們常說我喜歡種菜,其實我不是想耕田,不是想種菜。」他想推廣農業,但如果只說不做,光游說別人做這樣艱苦的行業,便顯得沒說服力。「大家都做到、生活到,我就不用耕田。不一定要扛在自己身上,做老闆、做農場主人才是成功,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做什麼?)歎世界囉!我未歎過世界。」他粲然一笑。除了後院,他也到社區農田(allotment)試驗,觀察不同品種的生長環境,為開設農場作前期準備,打算兒子畢業後,搬到郊區。但即使分部拓展,他也不會結束總部。香港像一塊本來肥沃的有機田,現在很多沙石和破壞,「未必一直差落去,唔會病一世,會好番」。他又說,將來不應分香港或英國,他農場的名字「歐羅有機共同體」就源於歐洲共同體下的歐羅貨幣體系,不分國界,推動全球農業,「現在像回歸歐洲,將概念帶回來」。

文˙ 梁雅婷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