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百里何紀嵐 父子情深 爸爸「頑皮」 成就兩代水墨結合

文章日期:2021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牛仔》漫畫中「契爺」和「牛仔」父子情深,「四格」呈現膾炙人口的溫馨片段。本港水墨前輩何百里和兒子何紀嵐也有一段《牛仔》般的深厚感情。父親從不親手教兒子繪畫,待他長大成人,成為藝術家後,一次偷偷在其作品錦上添花,畫了幾隻小舟,成就父子首幅跨世代之作。

記者上次訪問何百里時,他和另一位水墨前輩翁祖清在拍賣行展出一批太行山風光作品,今次伙拍他開畫展的藝術家卻是自己兒子何紀嵐。何百里是香港新水墨畫家先行者,創立風格獨特、中西方藝術交融的「何家山水」,被視為中國山水畫發展的新方向,作品常在拍場亮相。除筆墨風格獨特,原來他的教子方法亦甚破格。

不教兒子繪畫 免被形式限制

「上次接受你訪問時我說不畫城市,因有所為,有所不為。兒子卻『有所為』,繪畫不少本港都市風光。」何百里說。他作為嶺南畫派第4代傳人,大家都以為他會像怪獸家長般給兒子地獄式特訓,傳其衣鉢,他卻偏偏不肯教。「因教人時難免把自己的形式傳給他。當學生被形式所限,便有可能死在老師的模式下。我不教他(兒子),是不想累他!」

何百里發現畫壇有兩個現象:一個是靠食老本,一個是絕少人能超越師父。他沒教授兒子,卻用薰陶的方法,盼望對方將來更出色。「佢(兒子)細細個便鍾意繪畫,我當時教學生,佢就跟住畫。鍾意睇咩就畫咩,風光、人物、卡通。他13、14歲時的作品,當年竟然有人願意付錢買。我冇教過佢,但唔知佢有冇偷師啦!」他說技法也是其次,耳濡目染、多看展覽才是重要心法。「似我就死!學畫不是學外形,而是精神,畫公仔不用畫出腸吧!」何百里說父母沒資格用「似唔似」的標準去品評孩子的畫,因為具象並非唯一的藝術風格。

何百里和《牛仔》中的「契爺」相似之處是除了嘴邊有鬍子,亦同樣了解孩子的性格和需要。「牛仔」在漫畫中常常「嬲豬」,「契爺」激嬲他後又會偷偷逗其開心。何紀嵐說自己小時候是《牛仔》粉絲,每次跟爸爸經過石板街往陸羽茶室飲茶時,必定在茶室門口報攤買本《牛仔》。《牛仔》中的「四格」和石板街的方形幾何,似乎影響他日後的創作風格。「我小時候不明白為何爸爸不教我,長大後才明白。不少藝術家朋友跟老師學畫,沉醉於老師的軌迹,難以抽身,好彩當初冇跟佢(爸爸)學啦!」爸爸帶學生去寫生,何紀嵐便跟在後面通山跑,有時坐下跟着人畫,其間有不少父親的學生給他指導,反而令他集百家之長。看何紀嵐小時候的相片,確有點像「湯碗頭」的「牛仔」,他長大後在加拿大完成純藝術榮譽學士,從事設計和藝術創作。多年前何紀嵐用水墨畫了幅風光畫,何百里卻頑皮地偷偷在上面畫了幾隻小舟。何百里說當時兒子「好收貨」,成就兩仔爺首度合作,自此開展《嵐山百里舟》系列,賣個滿堂紅。

以不同工具創作 「叻過爸爸」

「這是父親對我的肯定,作品令我們兩個藝術家用不同風格作出奇妙結合。」父親作為水墨大師,當然有留意兒子的筆法。「他的筆法多樣變化,有不同長短,我稱它為『游絲破墨法』。由於其筆鋒剛強,我便用相稱的剛強筆法繪畫小舟,令兩者平衡。」

父親為何獨愛小舟?原來他年輕時在土瓜灣居住,每天看遊人乘小舟往海心廟拜神。「我也愛坐小舟,好鍾意搖下搖下的感覺,自此和舟結緣。」何百里不少西貢寫生作品都有輕舟的蹤影。父親靈感源自西貢,兒子的來自石板街,兩父子的靈感都繫於香江。兩人對中國文化有興趣,何百里曾習吳家太極,兒子曾習古箏;兩人異口同聲說想在中國傳統藝術中,找到與書畫的共通點。父親說太極講求肌肉鬆中帶緊;兒子則大談古箏講求左右手協調,齊聲說和水墨陰陽協調平衡之精神同出一轍。

「水墨就是水和墨的結合,作品比用什麼畫筆重要。我起初都唔知佢(兒子)會叻過我。今日我仲未丟棄畫筆,他早已丟了。」何百里說欣賞兒子跳出了筆的限制,以不同工具創作。他從未試過執畫筆教兒子,卻為對方定下「奇怪」的規距——不許用間尺和擦膠。「爸爸說直線不是用間尺畫出來的;另外,他說沒有東西是會畫錯,毋須改正。」何紀嵐至今繪畫也不用鉛筆起稿。「畫中的直線其實只是感覺上直,不是真正的直啊!」記者在何紀嵐作品中細心測量,當中的直線果然有少少彎曲。何百里說小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畫直線是最好。「先在紙上畫架飛機,然後在紙的另一端落筆,向這飛機高速畫一條直線,像『發炮』一樣。如此,這條線便是一條充滿氣勢、速度感極高的『直線』。」

何百里說自己也愛本港漫畫,當年最愛看《財叔》,兩父子在生活中有着豐富的接觸點。

文:呂一心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水墨畫 水墨 何紀嵐 收藏 何百里 每日明報-Life & Styl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