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導賞:奧運戰衣設計師:唔係擸件衫就可比賽 「設計到落實,可花兩年」

文章日期:2021年08月01日

【明報專訊】一件奧運戰衣引發連串風波,看到羽毛球「一哥」伍家朗比賽期間一身濕,最後飲恨出局,為他不值的觀眾對他身上的綠衣由顏色到物料、由牌子到區旗,都一一仔細討論檢視:「件衫100% polyester(聚酯纖維)梗係死啦」、「有乜理由網球衫著去打羽毛球」、「Lululemon成最大贏家」……究竟運動衫設計專家怎麼看?曾在Nike工作、為品牌贊助2008年北京奧運中國隊設計戰衣的Eric Leung既解答以上疑問,亦強調運動衫是為幫助運動員表現,而非負累,在他的經驗裏,由戰衣設計、試衫、調整到落實,可以花上兩年時間,「其實成件事,我只可以話係好唔認真去處理,唔係就咁擸件衫就可以去比賽,在他們的level,講緊一個奧運代表,唔係可以咁樣去對這件事」。

為運動度身訂做 試穿再調整

Eric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專業促進中心教授「時裝設計與科技(運動服裝及貼身衣)專業文憑」課程,曾為Nike、Reebok、李寧、Skechers各大運動品牌擔任設計工作,並設計過2008年北京奧運網球、舉重、射擊、田徑等項目中國運動員的戰衣。他談及為各個運動項目度身訂做衣服的經驗,以射擊為例,他會親身觀察運動員訓練情况,有設計意念之後,又會供運動員試穿再調整,「如他們一手持弓一手拉箭,我設計時打算一隻手要貼身些、另一隻手多郁動,就用上不同物料,運動員試穿後發覺硬係唔係好合身,郁來郁去都係爭咁啲嘢,這正正是有時我們所想的設計與運動員感受有落差」。

Eric說「好彩有時間改得切」,時間有多少?「那時距離奧運比賽還有一年多」,而早在2007年已要向中國奧委會報告設計。設計事前要做不少功課,又如舉重,他蒐集之前賽事時發現,運動員有不同習慣,有人只穿背心,有人會在背心下穿一件白色底衫,亦有人雖有Nike贊助,但會因自己所需,攝了件adidas底衫在裏面,結果Nike戰衣外露袖位三條間,為此他在該屆提供有袖、無袖、背心加有袖底衫幾個版本。

「全膠」難吸濕排汗?棉質吸汗難乾

伍家朗在奧運前與贊助商Yonex完約,出戰羽毛球男單分組賽時穿上Lululemon黑色T恤,被質疑顏色及沒印上區旗後,縱然教練出面澄清衣服符合規例,仍要在其後賽事改穿贊助港隊奧運制服的品牌FILA服裝,最後伍家朗無緣晉級,不少觀眾留意到他大汗淋漓,衣服濕透黏身,認為大大影響他的表現,而伍家朗亦坦言雖轉球衣不是敗陣最大原因,但「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就是假」。FILA官網原本列有同款球衣,隨後下架,官網列明衣料是100%聚酯纖維,右邊袖口印有tennis字樣,官方資料則稱適合各種運動場合穿著。有人指出「全膠」兼原本設計作室外運動的衣服,無怪乎羽毛球手穿上失卻吸濕排汗的功能。

「100%膠」,是否一定穿得不舒服?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副院長葉曉雲解釋,論吸濕排汗,我們以為手感最舒服的棉質其實表現最差,「棉是植物性纖維,好吸水,會讓人覺得乾爽,但偏偏棉質不易乾,做運動時棉質衫的表現就不好,出完汗吸水,卻排不走。所以近幾年運動衫吸濕排汗最大的原理是靠一些方法將汗水排出空氣或把它散走,汗水就不會困在運動員與衣服之間,貼住皮膚那邊的物料最好不吸水,像有很多細洞的膠雨褸,可以把汗排走」。她舉例該學院教授范金土研發的紡織物料,是模仿皮膚汗腺功能設計,范金土曾在報道解說,是在棉或聚酯纖維的布料上,塗一層疏水材料及蓋上有小孔的塑料片,將汗導出布料,卻同時可阻水分從外滲入織物。

Eric亦說:「我唔可以話佢(100%聚酯纖維)完全做唔到吸濕排汗,視乎實際產品。」網民提及至少應有「Dri-FIT」,其實是Nike技術,不過被用以代為泛稱衣服的吸濕排汗功能,Nike亦介紹是「聚酯纖維材質」,Eric解釋「棉係咪一定唔得?100% cotton(棉)係唔得,好難做到吸濕排汗,但如果是TC,即60/40,60% cotton,40% poly(polyester,聚酯纖維),就可以做到較吸濕排汗的面料」。棉的好處在於質地軟熟,「為何要混紡,就是取不同yarn(紗線)的好處、特性,poly點織都去不到cotton手感,如果全棉又表現得不好,所以要混些poly入去織塊布出來」。

網球衫不當?關鍵在物料

有說Lululemon運動衫完勝FILA,又真唔真?Eric沒直接評論,但說「Lululemon本身選布可以講緊9、10元美金一碼,為何條legging可以賣到千幾蚊是有原因,若摸塊布的回彈力,它用spandex(氨綸),布的彈性看其回縮率有幾好,以成分來看,有些廉價的可能只有4% spandex,當然不是愈多愈好,視乎什麼運動」。

他又解釋運動衫少用棉,尼龍成分可令衣服手感更好,「尼龍比poly更fine,看Lululemon這些價錢較貴的衣服,尼龍成分會多些。內衣多數用尼龍,運動衫就多些poly」。

網球衫就不適合打羽毛球?Eric認為問題反而在物料,「點解佢著件衫可以濕到撻住個身㗎呢?出汗就一定㗎啦講真,好似佢咁樣,有打過羽毛球都知,一陣間就會濕晒,濕到撻住又無得換,一定唔舒服」。他在設計運動服時會觀察各項運動如何郁動,如舉重動作最多不是把槓鈴舉過頭一刻,而是不斷稍舉放下,因此會講究腿部布料。「而佢(伍家朗)拉手、舉板,要求同一般人爭好遠,手腕扭多兩度(打出的球)已經好大分別,一定要最fit最好狀態,唔好話件衫濕晒,要揹多200g(揮拍)都死啦。」運動服不等如比賽服,他指出在比賽場上的戰衣,與品牌在坊間售賣的運動服裝,即使同款亦可能不是同一件。他曾為NBA球員設計服裝,「我做李寧時,NBA球員著那對鞋亦不是在坊間買到那對。唔會話臨時臨急先至求其掹件衫畀你著上去打波」。

贊助商資源各有考慮

以他所知,不同贊助商各有考慮,面對運動總會亦「牙力」不一,因此投放在運動服的資源會有差異,「運動員是專注在運動,某程度上應該總會、球會去傾(合約),唔係自己再去搞」,「贊助能投放番幾多錢在比賽服,就好睇贊助商如何跟總會deal,做李寧時,通常是federation(運動總會)阿頭話事,個design唔OK就拎返去改,Nike主導權可能又大些」。贊助也分得細,如港隊制服由FILA贊助,在個別項目如羽毛球混雙球員謝影雪和鄧俊文,穿上的是Yonex服裝。「視乎贊助商的市場目標,如少見Lululemon在奧運有贊助,或因它的品牌目標不在此,看Nike的brand statement是要推動自己去到最top,就算不戰勝人也戰勝自己,但老實,係咪著咗你件衫一定攞金牌?唔係,其實努力是在運動員,這是marketing的手法。而FILA贊助港隊制服,就為攞個曝光率,但看它係咪真係咁sport?真要分的話,這個品牌(售賣的產品有)是運動服,但不是比賽服。」他提及FILA在內地走奢侈品牌路線,「定位、價錢上高過李寧、安踏」。說到底,贊助都為宣傳品牌提升銷售,今次卻在風波中得到「負面效果」。

往訓練場了解運動特性作設計,並非贊助商指定動作,因當年Nike將北京奧運項目視為重要項目,Eric由設計到讓運動員試穿,走完內部審批又往美國總部匯報的流程,歷時約兩年,而他說簽約期往往5年、10年計,因此他亦疑問伍家朗在賽前完約,應一早知悉,為何匆忙得無法為他準備奧運球衣?設計運動衫是以功能行先,是運動員的助力而非負擔,「一件衫可以說唔係好大所謂,當運動員真係無所謂,著件底衫去打都得,但當件衫影響到他的專注力、影響到他的情緒,只要佢一aware、一分心,郁多少少,就係嗰少少,就好難會贏」。

奧運戰衣特色

Eric說奧運戰衣是form follows function(形隨功能),理大教授葉曉雲亦介紹一些香港奪獎項目服裝特色:

1. 劍擊

「張家朗所穿的是德國牌子Uhlmann,有用上full stretch fabric(高彈力布),讓服裝背面有些彈性,劍擊時背脊會伸前伸後,從企直到向前伸,布料都要有延伸性,拉力和彈力要好,布料不易拉鬆,企直時亦有回彈力,去返原本位置。另外劍擊服裝多是白色,好易變黃,一件衫以千元計,耐黃程度亦會高一點;布料亦會好密,以保護劍手。但裏面那層要有舒適感,吸汗功能較好,貼身而不粗糙,布料做了抗菌處理,即使出好多汗,衫都不易霉及發臭。」

2. 游泳

「游水衫最好是可減低阻力、超輕,如可用黏合方法做衣,沒了縫線就更薄更貼;運動員要向前,布料兩邊有拉力就不太好,所以布料向前有拉力,打橫就無乜拉力」,科技上較勁要顧及公平,「有些古靈精怪的設計,如有國家的選手服曾在臀部開孔,令他們贏了,但愈來愈追求高科技的話,有些國家不能承擔,所以又會再立規矩,曾有人用類似安全套那種很薄的物料,現在就要求至少要是布料」。

戰衣存在性別不公?

今屆服裝值得留意的,還有德國女子體操隊穿上延伸至腳踝的連身衣,打破體操比賽服開高衩的慣例,亦令人關注在體育比賽場上的戰衣是否存在性別不公。挪威女子沙灘手球隊早前在歐洲錦標賽棄比堅尼、穿短褲被罰款,引來挪威文化部長稱規例「完全荒謬」;而將參加殘奧的英國短跑選手Olivia Breen亦因被官員批評穿得太暴露而引發輿論。英國傳媒The Independent便刊登「奧運裝束的性別歧視」報道,回顧從1900年巴黎奧運女性首度出賽,女選手被要求穿上長袖高領的過膝長裙,至1908年倫敦奧運獲准露腿、1912年可參與游泳項目,到近年「遮與不遮」的演化。當我們注視選手表現時,也可多留意他們如何在細節上發出爭取公平公義待遇的呼聲。

文˙ 曾曉玲

{ 圖 } 曾曉玲、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