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兵樂園 凝住上世紀風情 分域碼頭靜享最後時光

文章日期:2021年04月27日

【明報專訊】灣仔海濱一角,高樓林立的鬧市中有一座淡藍色4層建築,外牆略顯破敗。這個曾負責接待14個國家海軍、屹立灣仔半世紀的分域碼頭,今年就要與公眾說再見。政府2019年宣布會收回碼頭用地,將港灣消防局搬到這裏,所有商戶須在年底遷出。近年訪港水兵人數大不如前,碼頭風光不再,不少舖位早已丟空,不過仍有一群在碼頭商場內開店近30年的店主選擇留下,與這座曾經記錄香港繁華一面的碼頭同行最後時光。

記者在一個平日午後到訪,步入商場的一剎那,恍如穿過隧道,時光凝結在1990年代。商場沒有訪客,只能容納約4、5人的珠寶店亮着燈,老闆卻不知哪裏去了;儘管沒有客人,旁邊的瓷器店仍照常營業。在理髮店工作的叔叔,穿著正裝,坐在椅子上閉眼小憩,3層高的商場裏只有售賣意大利食品的超市的雪櫃嗡嗡作響。地上長長的裂縫,據稱是沙中線沉降的痕迹,而牆上數十個掛着來自各國船隻的紀念章,默默訴說碼頭過去幾十年的輝煌時光。

只餘十數間商舖營業

分域碼頭最初是19世紀末,位於莊士敦道的一個私人碼頭,後因灣仔填海工程,於1953年搬至告士打道,附近設有China Fleet Club,為到港的各國海軍提供餐飲、娛樂、消費等服務,這個俱樂部亦帶動灣仔一帶發展,建構了酒吧街的「蘇絲黃的世界」。1970年代,分域碼頭遷至龍景街現址,而俱樂部內的商戶如理髮店、瓷器店、西裝訂做專門店等其後遷至灣仔新鴻基中心繼續營業。至1993年分域碼頭宣布擴建,而附設的海軍商場(Fleet Arcade)亦於1年後正式於碼頭開幕,商場裏設有快餐店、理髮店、紀念品店、餐廳、書店等。這個屬會員制的商場由有68年歷史的非牟利機構香港軍人輔導會負責管理,在過去接近30年,曾接待超過14個國家的海軍,為他們提供飲食消閒旅遊消費等服務。根據2012年一份由軍人輔導會向灣仔區議會提出的修葺建議匯報文件中顯示,在2011年間,商場共接待了超過36,500名海軍訪客,並指他們到訪期間在港的消費總額超過2億港元。而曾經人流如鯽的海軍商場亦分得一杯羮,可惜商場如今只剩下約10間商舖仍在營業,2019年尾更傳來政府不再續租的消息。

裁縫駐守30年 火紅時排長龍

「做了接近30年,叫我們走,我眼淚水都流得出㗎!」今年70歲的裁縫王文虎(Tony)是少數仍在海軍商場經營的商戶之一。在加拿大長大的他有着西方人的熱情,剛進門就急不及待讓記者試穿一套手工精細的旗袍。操一口流利英語的他在1970年代回流香港,繼承父業,並於1990年代做起水兵生意,幫他們度身訂做西服。

舖頭堆滿不同顏色、材質的布料。從普通西裝,到結婚用的高級禮服,甚至軍服、機師服,他都手到拿來。說罷,他拿起掛在一旁的機師制服外套,面料厚身,穿上去顯得人筆直挺拔。「好的裁縫就像心理學家。第一,要了解客人想project什麼形象。第二,了解客人的身形,寒背、大肚腩,做法都不同。第三當然是裁剪的工夫。」細心的他只要看水兵的職銜,心裏就大概就有個底:「普通水兵老是跑來跑去,身材比較fit;階級高或退役的captain,很快發福,衣服就要做得鬆動些。」

「做了多少衣服,不記得了,但是做到無停手。」Tony說,生意最火紅是1998年,他記憶中那年共約160艘船停泊香港,最小的舊船有400名水兵,大型航空母艦則有5000人。他回憶,船隻一般在港停留4至5日作補給,時間緊絀。而等着度身訂做西裝的水兵則在他店舖門前大排長龍,門市從早上10時開至凌晨,製衣工廠更要開足24小時才能勉强應付需求。

Tony服務過無數水兵,在地球的另一端,熟客們仍記掛着他。在YouTube搜尋「Tony the tailor」,就能看見他對着鏡頭娓娓道來店舖的歷史。有幾名舊客在影片留言:「We love you man! You offer a great service and have a wonderful shop。」憑着來自英國的上等布料與一雙巧手,Tony熟客無數,更有人因疫情無法來港做衫,要求他做好幾套西服郵寄至美國。

Tony是個念舊的人,店內玻璃桌上仍保留不少軍人的名片,收銀台旁則掛着他兩父子與名人合照,包括與美國前總統列根的女兒的合照。當年Tony在碼頭商場裏認識了一些美國官員,後來對方邀請他赴美為國會議員度身訂做西裝。老主顧與Tony友情不斷,關係更綿延至下一代。「他們叫仔女來香港時,也要跟我打聲招呼,做一套靚西裝,好長情㗎!」

昔日水兵掃瓷器 一買十多套

跟Tony一樣念舊的,還有經營瓷器店的黃種鑑(Alfred)。1981年,18歲的他從福建來香港的瓷器店打工,後來老闆打算結業,他索性接手舖頭繼續經營。他在貨架旁,用一口半鹹淡廣東話吐出一連串外行人聽不懂的數字:「1699、8221都賣得很好,多到忘記賣了多少車貨了。」1699、8221都是店內瓷器貨品編號,40年來,他依然記得哪幾款是水兵最愛的瓷器。Alfred回憶,1990年代,一套瓷器售價約320港元,豪爽的水兵一買就是十多套,一箱瓷器上百斤,他時常被箱子的鐵皮束帶割傷手。後來訂單多了,便改用大貨車裝箱直接送上船,累積熟客後,更直接用貨輪發貨至菲律賓、關島、日本的海軍基地。

2010年後,水兵訪港人數大不如前,瓷器生意也一落千丈。「舖頭近十年都蝕錢㗎,貨倉入面的瓷器積了不知多久,無人買。」雖然他目前主力在內地經營另一盤生意,但仍願意在這裏繼續經營,有空就回來冲杯熱茶消磨時間。某年颱風襲港,碼頭門口的大榕樹差點被吹塌,Alfred與一眾商戶冒着風雨,好不容易用鐵支撐起。瓷器店不僅承載Alfred的青春,也見證了他5個子女的成長。女兒Ella小時常在店裏幫忙,現已結婚生子,有時也會帶着孩子來碼頭,和下一代訴說過往與海軍的趣事。「就算沒有人來也好,這裏也是個歷史見證,對我們來說是不可磨滅的回憶。」Ella說。

年底須遷出 土地重置消防局

見證歷史的分域碼頭其實就像一座孤島,雖是「碼頭」,卻因填海被石屎地包圍。香港軍人輔導會總幹事Ted Algire說,早在2009年輔導會已提出重建現址,2016年獲政府批准,一直與政府商討重建方案細節。但在2019年尾,突然接到通知,政府將終止短期租約與象徵式租金,商戶要在本年尾全部遷出,以騰出空間讓港灣消防局進駐。Ted對政府決定感到非常震驚與失望,並稱輔導會已參考外國例子,提出消防局與商場共存的設計方案,惟遭政府拒絕。

距離遷離限期尚有不足8個月,Tony與相處了近30年的老友們或要各散東西。生意清淡時,Tony會與眼鏡舖的店主、看更坐在門口談天。「怎會捨得走呢?就連清潔姐姐我都會掛念的,but life must go on。」Tony無奈地笑了笑,淡淡地說。

◆分域碼頭

地址:灣仔龍景街1號

註:公眾須在碼頭櫃枱申請成為會員才可進入

文:沈晴

編輯:梁小玲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Feature]

相關字詞﹕消防局 瓷器店 西裝店 海軍 軍人輔導會 灣仔 分域碼頭 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