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嚼 溝粗糧 低GI 患糖尿也有飽飯吃

文章日期:2021年04月12日

【明報專訊】兒時玩伴鋒仔得了糖尿病,他的太太下了一道「戒飯令」,說因為鋒仔每餐飯後,血糖都會飈升。

米飯是使血糖飈升的罪魁?以前有人說「女人未到80歲都唔好畀飽飯佢食」,怎麼到了我們這一輩,變成「男人一過60就連飯都無得食」!

「Edward,吾老矣,尚能飯否?」

實施多月的限聚令難得稍為放寬,由2人增至4人,晚間堂食可延至晚上10時。老同學鋒仔終於按捺不住,相約飯敘。我和太太欣然赴會,打算與鋒仔鋒嫂齊齊吃餐豐富晚飯。

坐下不久,正要點菜,鋒仔申明:「我不食飯!已戒飯半年。」

「吓!你不食飯?」

太太下「戒飯令」控血糖

鋒仔不吃飯,真有點不可思議。他是我小學同學,小時住在我家隔鄰唐樓。我們常常一起玩,是正牌「糖黐豆」。他家開了一個小小車衣工場,白天總有一兩名工友在家裏車衣。每逢到吃飯時候,鋒媽就會往天井大喊幾聲:「開飯啦!開飯啦!」鋒仔無論玩着什麼,一聽到個「飯」字,就會放下一切,一溜煙跑回家。鋒仔自稱是吃飯高手,有本事吃贏同桌所有大人。他說用的策略就是「快、狠、準」。除了快吞之外,就一定要留前鬥後。第一碗飯不要盛太滿,太滿,吃完就會遲;遲了,就沒機會再盛第二碗。因為同桌工友、哥哥和弟弟全都不是省油的燈,吃起飯來,從不會你推我讓。因此,「鋒仔好食得飯」的印象已植根腦海幾十年。一時之間,怎會變了「鋒仔不再食飯」呢!

「是我不准他食飯。」鋒嫂向我們招認。

吓?以前只聽人說:「女人未到80歲都唔好畀飽飯佢食」,怎麼到了我們這一輩,現實卻是:「男人一過60就連飯都無得食」。正想追問老同學為何會落得如斯田地,鋒嫂已急忙指出:「他患上糖尿!飯後篤手指,血糖10度。怎可以讓他吃米飯呢!」她接着解釋:「老爺患糖尿病多年,至今出現腎衰竭,我們正煩惱應否安排他洗腎。醫生說老爺因為沒好好控制血糖,我不想阿鋒步老竇後塵,所以要他戒飯。」

成年發病多遺傳 肥胖致胰島素阻抗

驟耳聽來,鋒嫂的決定頗有道理。米飯是澱粉質,吃下會變成糖,直接導致血糖上升。而且醫生亦總會吩咐糖尿病人盡量避免進食引致高血糖的食物。他們要戒糖、戒甜品、控制食量、減少澱粉質、注意體重及監測血糖指數。既然米飯是使血糖飈升的罪魁,病人第一時間想到將「罪魁」剷除,盡量減少吃飯,甚至戒飯。

不過,未剷除「米飯罪魁」之前,先看看為何會有糖尿病。因為體內胰島素功能下降,不能把糖分分解。糖分留在血液中,形成糖尿病。成年後發病的糖尿病多是因為家族遺傳;其次,肥胖亦可引致胰島素阻抗。因此,醫治糖尿病,可從幾方面着手。首先,建立理想體重;其次,透過食療調節食物種類及分量。第三,要恆常運動,保持身體靈活;最後,接受藥物治療,包括口服藥物及胰島素注射。在幾管齊下,有望有效控制血糖。

所以,病人一經確診糖尿病,首先要注意體重。若是肥胖,務必要減肥。因為過多脂肪細胞會導致胰島素阻抗。只有減少阻抗,胰島素功能才可望回復正常。我有不少病人,單是把身體多餘脂肪減掉,維持標準體重,便能大大改善血糖指數,更可能毋須服用藥物,只需調節飲食就可以。

碳水化合物不足 反加重病情

不過,糖尿病並非肥胖的人獨有,很多體重標準甚至過瘦的人也會患病。當尿中失糖、胃口欠佳、食慾不振,有些糖尿病人會一下子消瘦10至20磅,呈現營養不良。因此,對糖尿病人來說,盡量保持標準體重很重要。我仔細打量坐在面前的老同學,本來已不胖的鋒仔,現在看來好像瘦了整整一個圈,他應該是太瘦了。

「對呀,我1.6米高,只得50公斤。我想肥一點。」鋒仔說。

調節飲食一定要參照自己的體重及日常活動來衡量。能量攝取不足會影響生活及工作。一般50至60歲的人,每天所需熱量約1400至1600大卡。如果碳水化合物長期不足,胰島素分泌量和敏感度會隨之下降,繼而減弱葡萄糖降解功能,使糖分滯留血液,直接導致高血糖。因此,碳水化合物不足反會加重糖尿病風險。其次,拒絕米飯及澱粉質,容易使人產生飢餓感、身體不適及精神散漫。事實上,腦細胞需要葡萄糖作為能量。美國曾有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可能令供應腦細胞的葡萄糖不足,對學習力、記憶力和思考力造成不良影響。

戒飯易精神散漫 影響記憶思考

「但,他每次食飯後,血糖就飈升。無符呀!」鋒嫂不安地說。

飯後血糖指數較高很正常。如屬前期糖尿病患者,可透過改變生活習慣、轉換飲食方式、多做運動、養成良好習慣等來避免病情惡化。但如鋒仔屬遺傳性糖尿病,若只想單靠減食來控制病情,並不大可能。相反,若缺乏適量澱粉質,身體轉而消耗蛋白質及脂肪,更會形成有害物質,影響健康。所以,適量米飯對糖尿病患者還是重要的。米飯並不應被視為「罪魁」。

放慢吃飯 防血糖急升

這時一直沉默的太太,也來分享她的經驗:「Peggy(鋒嫂),不如試試買low GI rice給阿鋒食,去年女兒懷孕患上妊娠期糖尿,轉食low GI rice後,血糖得以控制,似乎有點效。」

Glycemic index即升糖指數,簡稱GI。Low GI rice即低升糖指數的米。糖尿病患者選擇食物時,最好選低升糖指數食物;以水果為例,高GI有榴槤、釋迦、龍眼等;而低GI就有番石榴、雪梨、奇異果、番茄等。

「還有,Peggy,可試試煮飯時加入一些保留較多纖維的全穀雜糧,如糙米、紅豆、燕麥等。我家煮的白飯長期也有加入粗糧。」

是的,同住的岳母患有糖尿病多年,我家白飯早已調節,選擇較多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除了可以滿足人體對碳水化合物基本需求之外,豐富纖維還增加飽足感、延緩血糖上升、幫助減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除此之外,減緩吃飯速度亦是一個方法。因為吃飯節奏放慢後,可避免在短時間內攝入大量澱粉質,防止血糖過快升高。而且,增加咀嚼次數亦有較大飽腹感。所以,我建議鋒仔大大調整他的食飯策略,由「快、狠、準」轉為「慢、雜、低」。

但他聽後只搖頭嘆道:「唉,不要再提什麼策略。記得小時候,嫲嫲曾經對我講:『阿鋒,畀心機讀書,長大後,你日日都有雞食!』但原來長大後,日日食雞,已非所願。不過萬料不到,到了今天連『日日有飯食』都不可以。」

是的,世事每每在變。進入人生下半場,無論身體狀况、生活空間及社會角色都在急劇地轉變。要活得快樂自在,唯一方法就是好好學習適應這些必然的轉變。

文:梁萬福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老人科 梁萬福 血糖 人生下半場 戒飯 快活梁心 糖尿病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