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血製試劑 食腐改善水質 馬蹄蟹 生態大慈善家

文章日期:2021年04月08日

【明報專訊】天氣回暖,到泥灘走一趟的話,可能會看見一些又像盔甲又像石頭,後面拖着一條長長尾巴的物體伏在淺灘,這些應該就是馬蹄蟹了。別看牠們其貌不揚,又老是被人誤當為蟹,其實是地球上的「活化石」,在這個行星上存活了4億年之久。

馬蹄蟹可說是擁有「貴族血統」,因為牠們身上流着的是貨真價實的blue blood。馬蹄蟹的藍血可用來測試醫療器材有無含菌,在新冠肆虐的時期,便有很多馬蹄蟹「被徵召去捐血」。

馬蹄蟹不是蟹。據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張肇堅形容,牠是「蜘蛛與蠍子的近親」,正式名稱是鱟(粵音:後,學名Limulidae),屬劍尾目,但馬蹄蟹(horseshoe crab)這個名字較為大衆熟悉,因頭胸前部分形狀像馬蹄而得名。全球有4個馬蹄蟹品種,其中2種於香港出沒,包括中國鱟(又稱中華鱟)和圓尾鱟,前者多出沒於潮間帶(潮汐之間露出的海岸)的泥灘等,後者則出沒於紅樹林一帶。在香港,元朗白泥、沙頭角、鹿頸等均有牠們出沒的紀錄;香港現存的中國鱟幼體(即15歲或以下)約有4500隻,圓尾鱟幼體則約有3000隻。馬蹄蟹的壽命一般為20至25年,在4.7億年前的上奧陶紀時期已經在地球上出現,形態至今幾乎毫無變化,「活化石」稱號實在當之無愧。

出生至成年 15年內換殼約17次

跟很多動物一樣,馬蹄蟹常常「金蟬脫殼」,不是為了逃避敵人追捕,而是為了快高長大。 剛出生的馬蹄蟹只有尾指甲那麼小,卻已背起厚重的硬殼,如何長成比人臉還要大的成年馬蹄蟹呢?張肇堅解釋馬蹄蟹換殼的過程,「每次馬蹄蟹要『換殼』,先從舊有的殼裏爬出來;之後趁背部新殼還未硬化,牠就喝大量的水,把身體撐大,到撐大了三分之一後,外殼就慢慢硬化,之後再把水吐出來」。馬蹄蟹每換一次殼就稱為長了「1齡」,與12個月為之1歲的年齡不同,例如中國鱟從出生至成年的15年內會換殼17次左右(即15年已是17齡),直至成年後便不再換殼。

「夫妻魚」固定伴侶出雙入對

除了如盔甲般的外殼,身後長長的尾巴也是馬蹄蟹的標記。海洋公園社區教育經理溫翰芝提到,馬蹄蟹的尾巴能在牠們身軀翻轉時幫牠翻身回來,也能幫助牠改變前進方向。另外,馬蹄蟹的殼下有6對步足,包括像蟹鉗一般的螯足,方便牠「一路走一路攞嘢入口食」。馬蹄蟹以蟲子、魚蝦、貝殼類等作為食物,張肇堅提到,由於馬蹄蟹並不像螃蟹有顎部,所以捉住食物後,要先靠足部壓碎才放進口裏。

馬蹄蟹成年前在泥灘生活,成年後於水中生活,靠鰓部呼吸,每年4至9月的繁殖季節才會上岸。張肇堅說:「(馬蹄蟹)其實是一對對地上岸,雄蟹在後面『掹住』雌蟹的身體一起走上岸,前面的雌蟹先用足肢在泥灘裏挖出一個洞產卵,然後雄蟹把精子排進洞裏體外受精,最後牠們再把洞蓋起,受精卵就被埋在沙裏面。之後這一對馬蹄蟹就去另一個地方,再挖洞產卵和排精,如是者,一晚可能挖幾個洞才回到海裏。」過了十天八天左右,牠們又再爬上泥灘,重複一樣的行動。張肇堅補充,留在泥灘裏的受精卵過了十多天就會孵化出BB馬蹄蟹。在整個繁殖季節裏,馬蹄蟹都會和一個固定伴侶出雙入對,難怪牠們在台灣等地被冠上「夫妻魚」的美名。

血液遇細菌凝結 可製試劑

馬蹄蟹身上流着藍色的血,不止罕見,亦對人類有重要的用途。由於馬蹄蟹血液遇到細菌時會凝結,因此被用來製作「鱟試劑」,測試醫療器材有否受到污染;由於成本比其他測試劑便宜,鱟試劑至今仍被普遍使用。張肇堅指現時新冠肆虐,對馬蹄蟹血液的需求亦大增,於是更多馬蹄蟹「被徵召去捐血」。馬蹄蟹其他的生態價值也不少,例如成年馬蹄蟹在泥灘產下的蛋,可以成為候鳥在遷移期間的能量補給;馬蹄蟹幼體在泥灘上找食物時候,則會把沙挖鬆,令泥灘裏的含氧量上升,進而有助其他生物的生存。

另外,溫翰芝笑言馬蹄蟹也是生物界的「清道夫」,即使是屍體也吃,「這樣為整個生物鏈做了一個很好的循環;而且牠們為環境移走了一些腐爛的物質,能令水質保持得更好」。馬蹄蟹對人類和生態環境都有如此多貢獻,看來也不止是貴族,更是「大慈善家」了。●

捱過4億年 敵不過微塑膠

馬蹄蟹近年的生存狀况惡化,根據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網站顯示,在2002至2009年間,香港的馬蹄蟹數量大幅減少超過九成。溫翰芝指,白泥的馬蹄蟹比起5年前少了逾半,而在2019年,中國鱟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即短期內有可能絕種。溫翰芝指出兩個主要原因:第一、馬蹄蟹被人類捕食,尤其在中國內地及東南亞國家,幸好香港捕食馬蹄蟹不算普遍;第二、泥灘的生態環境被破壞,馬蹄蟹幼體在泥灘生活,成年馬蹄蟹亦於泥灘繁殖,因此泥灘的生態環境對牠們的生存非常重要。

香港馬蹄蟹減九成 中國鱟列瀕危

張肇堅指,微塑膠是影響泥灘生態環境的一大元兇。微塑膠存在於電子器材、衣物纖維、膠袋、發泡膠,甚至唇膏和美白牙膏中,珠江一帶的城市生產這些產品的時候,所製造出的微塑膠會順水流漂至香港西邊的泥灘,並累積起來。有研究指出,馬蹄蟹幼體吞入某些微塑膠時,更容易導致死亡。另外,人類到泥灘遊玩,例如摸蜆、看日落時,可能不慎踩死馬蹄蟹,遺下的垃圾亦會阻礙牠們的生存空間;張肇堅引述研究指出,若泥灘環境較乾淨,那裏的馬蹄蟹重量亦會上升。

留意馬蹄蟹出沒痕迹 小心誤踩

香港現時並沒有法例保障馬蹄蟹不被捕食,張肇堅和溫翰芝均呼籲,市民除了不要在街市和餐廳購買並進食馬蹄蟹,遊泥灘時也不要遺下垃圾,自己垃圾自己帶走;也不要隨意捕捉和玩弄馬蹄蟹。張肇堅給了一個小提示:若在泥灘上看見長條形的痕迹,有可能是馬蹄蟹移動的印記,可多留意腳下以免誤踩,下次到泥灘時就可以多加注意了。

另外,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除了不時舉辦講座等公眾教育,2009年開始亦和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推行「馬蹄蟹校園保母計劃」,把馬蹄蟹幼體分發給不同中學,由中學生當牠們的「保母」,輪流照顧餵飼、監察水質和溫度等,最後親手把長大的馬蹄蟹放歸大自然,令長居城市裏的學生們對這古老生物和香港的生態環境有更多認識。

一個在地球上存活了4億多年的物種,到了現在竟然面臨絕種危機,溫翰芝認為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由此可見)環境問題真的很嚴重,連一個如此tough的物種也面臨絕種,更脆弱的物種,危機是否更大呢?」

文:鄧捷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生態 馬蹄蟹 鱟血 活化石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每日明報-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