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不是懶 動物保命本領!

文章日期:2021年01月19日

【明報專訊】近日天氣寒冷,每朝起牀時都在被窩中暗暗許願——如果唔使起身返工,長期「冬眠」就正啦!有些變溫動物如蛇,或是溫血動物如蝙蝠等的確就有與生俱來的冬眠本領,可以光明正大地瞓足成個冬天;不過,正所謂「你睇我好,我睇你好」,牠們之所以在冬季天天睡,叫極唔醒,完全因為要「保命」,靠着減慢新陳代謝的方式來度過嚴寒天氣,並不純粹是懶惰。

香港「凍極有限」 甚少深層睡眠

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整體氣溫較暖和,即使冬天亦甚少低於零度以下。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首席講師侯智恒表示,由於香港天氣「凍極有限」,即使有變溫動物(俗稱冷血動物)冬眠,如兩棲類的青蛙;爬蟲類的蜥蜴、蛇類;哺乳類的蝙蝠等,牠們在本地的冬眠模式,一般都只是「不怎麼動」、「不活躍」,甚少像溫帶地區的動物一樣會進入一動不動、叫不醒的那種「深層睡眠狀態」,因此即使近來天氣寒冷,我們在郊區仍會看見蛇類出沒。

侯智恒解釋,動物冬眠是一個「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詳見「小知識」)下的結果。多年來,動物經過對外在環境的適應,演化出一個能高度配合冬季環境的生存策略。各種動物選擇冬眠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一般可分為「面對食物短缺」和「抵禦寒冷天氣」兩大原因。一般來說,溫血動物(endotherm)冬眠主要因為冬天食物短缺,而變溫動物(ectotherm)則是外界溫度直接影響其體溫。當中大部分變溫動物及小部分溫血動物會冬眠。

冬眠減新陳代謝 應對缺糧

侯智恒以溫血動物阿拉斯加棕熊為例子,阿拉斯加北部天氣較寒冷,因此當地棕熊每年有約7個月時間冬眠;但在較溫暖的沿海地區,棕熊只有約2至5個月時間冬眠。雖然看起來牠們是因為外界溫度而決定冬眠時間的長短,事實卻不然,牠們的主要食物是草、葉、動物屍骸、魚。當天氣變冷,這些植物被冰雪覆蓋,或小動物躲起來過冬,引致食物量驟減,牠們為了減少對食物(能量)的需求而選擇用「睡」的方式來減緩新陳代謝,渡過這艱難時期。有趣的是,同樣身處阿拉斯加的北極熊,其生活環境比棕熊身處的環境都要冷,但牠們卻從不冬眠,原因是牠們的主要食物為肉類:如海豹、鳥類、魚類等,這些食物的供應量不會因為氣候寒冷而明顯減少,因此北極熊是不會冬眠。

變溫動物遇冷身體機能「停擺」

對大部分變溫動物來說,冬眠更多是基於環境溫度所影響,相對較被動。變溫動物身體的溫度取決於外面的天氣,牠們不會像溫血動物如人一樣,身體會自行調節,保持恆溫以確保身體各個部分正常運作。當天氣寒冷,變溫動物體內的酶會因為體溫過低而無法運作,因而導致身體各個機能陸續減緩甚至停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進入冬眠狀態,這些變溫動物有蛇、青蛙、蟾蜍等,在天氣令牠們冷得不能動之前,就要預先吃下大量食物,為身體儲備能量,尋找過冬的地點。牠們同時也會把體內的「廢物」清空,包括整個消化道的食物、糞便等,避免冬眠期間,這些有機物在體內發酵變壞產生細菌,造成腸道感染,而發酵產生的氣體甚至有可能撐破腸壁導致死亡。

不同物種,各有不同的冬眠方式。漁農自然護理署網站上有特別提及「冬眠」和「半冬眠」這兩個講法,但侯智恒和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創辦人及保育總監沈鼎榮均表示,冬眠和半冬眠並沒有一個絕對定義,侯智恒稱冬眠是一系列降低心跳、身體活動幅度,以至深度睡眠的行為,在不同環境下的物種都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有些動物會深層睡眠,有些純粹變得比較不活躍而已。除了冬眠,動物也有其他過冬模式,如蜜蜂群會輪流交替地休息,候鳥向南遷徙,或是一些昆蟲會以蟲蛹、幼蟲的方式過冬等。

切忌打擾 動物被喚醒可致死

漁農自然護理署提醒,如果市民遇上正在冬眠的小動物,不要打擾。因為冬眠的動物被喚醒,就會被迫消耗牠們的能量儲備,有一些動物甚至會因能量過度消耗而死亡。如遇見一些需處理或是懷疑動物受傷的情况,可致電1823尋求漁護署的協助。沈鼎榮補充,一般野生動物不會無緣無故攻擊或靠近人類,「若碰見的話,只需避開、繞過牠們就好了,始終那是動物生活的地方,是牠們的家,我們享受大自然景色時,同時也應該好好愛護自然生態,保護和尊重野生動物」。

■小知識:遺傳特徵「變異」 適應生存環境

科學界很多時候會用「自然選擇論」來解釋一種生物的適應特徵。沈鼎榮和侯智恒解釋,一般是指生物在遺傳特徵上產生的差異,具有某些生存的優勢或劣勢,再影響繁殖上的能力差異,最終使某一類特徵得以流傳至後代,以使該生物更適應生存環境。

一般最常引用的例子為長頸鹿,相信「自然選擇論」的學者認為長頸鹿的祖先脖子並非這麼長,而是這群鹿裏,只有脖子比較長的個體才能吃到樹上的葉子得以存活,也導致只擁有長脖子基因的鹿才能生存繁殖下去,漸漸地整個生物群體隨着一代又一代「變高」,成為現時我們所見的長頸鹿。同樣地,冬眠這個習性也是經過多年演化而來的適應特徵,會冬眠的個體存活下來的機會較大,繁衍下一代的機會也就更高,多年後,後代都有了冬眠的習性。

文:唐可怡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生態教育 環境 自然 科學 野生動物 生態 冬眠 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