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們要好好過日子!

文章日期:2021年01月04日

【明報專訊】剛過去的 2020 年,對很多人來說都過得辛苦及難堪。辛苦在於慣性生活方式一下子被打亂了,我們實在是措手不及;難堪在於一直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於城市內逐漸被丟棄,我們感到痛心無奈。

原以為自己比常人多見生離死別,會對「無常」有多些參透。但當它來襲時,我仍是困惑。無常使人焦慮,但當明白到人生本無常,我們唯一可做的是:放下,自在,盡量活好每一天。

縱使困難,2021 年,我們要好好過日子!

2020年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無常。你習以為常的、你安排妥當的,可以在全沒預警之下消失。已安排妥當的一切可突然被取消:籌備已久的老年學國際會議、期待多時的觀鳥野生團及旅遊計劃、無數工作會議,甚至是侄兒的婚禮也無法如期,全都停擺了,其中還有趙素仲老師「天上人間:我們的往返」畫展。

素仲老師是積極人生的榜樣,她勇於活出屬於自己正面人生的態度,實在使人敬佩。她認為30年為一世,60歲便開始人生的第三世。她於60歲離開多年的工作崗位,積極把握時間實踐心願,努力習畫寫字。於70歲時,她用了3年時間完成50篇短文,配以50幅畫作,籌劃了「天上人間:我們的往返」畫展,打算在2020年12月舉行。我答應了擔任畫展講座《怎樣活得好?》的嘉賓講者。

奈何,新冠疫情第四波爆發,限聚令收緊、晚市禁堂食、美容健身院停業、公眾活動取消,中央圖書館也閉館了。「天上人間:我們的往返」畫展唯有擱置。心覺可惜。不過,在2020年被殺個措手不及的人和事,又何止一項呢!望着早已準備好的講稿,正想丟棄之際,想到不如節錄下來,讓它輪迴,不至消失吧!

活好第三世4件事

「怎樣活得好」確實是一個很大課題。美好生活能夠界定嗎?幸福人生能夠追求嗎?好生活究竟應具備什麼條件?若要深入探究,聚集各方專家幾天幾夜的討論,也未能釐清。人怎樣才活得好?什麼是最重要?金錢?家庭?朋友?夢想?專業?健康?不同階段應有不同焦點。或許我是醫生的緣故,我認為身體健康是美好生活最重要元素。沒有健康就沒有生活。所以,注重身體、保持健康是我們的功課。踏入第三世的我們是絕對懶不得!

首先,三高要不得!

「三高纏身,百病叢生」。三高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定時量血壓 改善作息

第一高,高血壓是都市人最常見慢性病,研究發現65歲以上有三成人患高血壓;有家族遺傳及年齡愈大者,發病率便愈高。美國Framingham Heart Study說明,過往40年由於高血壓的有效治療,令人類壽命延長了不少。因此,醫治高血壓是絕對需要,從50歲開始要定期量度血壓,每年最少3至4次。如有家族病歷,應早在40歲開始。定期量度血壓可以讓我們好好掌握血壓狀况。何謂高血壓呢?國際慣用指標是收縮壓(systolic)高於140,舒張壓(diastolic)高於90 。度數一旦跳升20度或以上,便需及早求醫。確診高血壓者,應頻密及定時量度血壓,一星期2至3次,定時於起牀或晚飯前量度,並將度數記錄下來,覆診時交給醫生參考。醫治高血壓除了靠藥物之外,還可用非藥物方法,飲食少油少鹽、多做運動、保持輕鬆樂觀心境,一般能把血壓降低5至10度呢!

年過半百 驗血糖血脂照大腸

第二高,高血糖即糖尿病,亦是常見病。40歲以上患者佔人口10%至15%,若有家族病史,發病時間會更早。雖然典型糖尿病病徵是口渴及多尿,但過半數年老患者都缺乏這些典型徵狀,出現併發症才發現患有糖尿病,所以50歲或以上人士應定期檢查血糖。現時標準指標是空腹血糖不高於6.9度,每半年作一次空腹血糖檢查。一經確診糖尿病,應嚴控飲食,戒甜點、減食量、勤運動、服藥物;肥胖者更立志減肥。真是缺一不可呢!

第三高,高血脂。高血脂會引致中風丶冠心病、血管閉塞、血管性認知障礙症及腎病等,是心臟及各血管疾病主要元兇。當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過高就會引致血管粥狀硬化,因而導致各種器官的病變。為了及早知悉及醫治,50歲後應每年抽血檢測血脂,若發現過高,應接受飲食及藥物治療。

第二,檢查避不過!

大部分老年疾病包括:中風丶冠心病、血管性認知障礙症、心臟衰竭、腎機能衰退、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等,若能及早識別和增強防禦便能適當控制。因此,踏入50歲,應該定期檢查身體,若要活得好便絕對不能避。因為50歲後患癌患慢性病的機率較高,但有些癌症若及早發現可成功阻截。大腸癌就是一個好例子,大腸鏡檢查是有效預防大腸癌的方法,及早移除腸瘜肉可防止病變。因此50歲以上人士應定期作大腸鏡檢查,歐美及日本等已早有此安排。若家族有大腸癌病史,更應從40歲開始定期做大腸鏡檢測。至於女性常見的乳癌及子宮頸癌,都可以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

多攝鈣質、做負重運動

第三,骨質蝕不起!

骨質疏鬆是更年期後婦女常見疾病。女性更年期後,荷爾蒙逐漸流失,一般在10年內便會出現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一個無聲疾病,很多時病人骨折後,方知患有骨質疏鬆。然而,這個病可致背痛、寒背,亦可致手骨、 股骨、脊椎骨骨折,令胸腔及腹部器官受壓等,最終影響患者活動能力。所以,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查十分重要,確診者要接受藥物治療。無論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應多攝取鈣質及勤做負重運動,以收預防之效。

第四,疫苗少不了!

談到疫苗,我相信是20世紀醫學一大突破。透過疫苗注射,天花病在世界上絕迹了,小兒麻痹症、麻疹、肺結核病等傳播亦得以遏止,大大減低了對健康的威脅。因此,小孩一出生便要接受不同疫苗注射。至於年長人士,也要適時接種疫苗,包括:預防流行性感冒、肺炎鏈球菌丶破傷風、帶狀疱疹(生蛇)等,都能有效地減低疾病的傷害。至於萬眾期待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希望大家能於2021年安全接種,盡快趕走夢魘,生活回復正常。

文:梁萬福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骨質疏鬆 疫苗 身體檢查 三高 人生下半場 梁萬福 快活梁心 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