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演變

文章日期:2020年08月04日

【明報專訊】■1945年 木桶製成

東京通信研究所(Sony前身)研發的電飯煲以木桶製成,但因穩定度欠佳失敗收場,沒有正式成為商品。

■1955年 自動操作

東芝推出全自動操作的電飯煲ER-4,從此煮飯邁向全自動時代,毋須「睇火」。

■1959年 引進香港

信興集團創辦人蒙民偉引進樂聲牌直熱式「自動電飯煲」來港;1960年代初加設透明頂蓋,方便用家察看白飯烹煮情况。飯煲發熱原理是利用底部鋼磁盤傳熱至內鍋把米煮熟,當鋼磁升溫到特定溫度時,磁力消失,下方的彈簧就會彈起「跳掣」。

■1980年 電腦化

快思邏輯電飯煲面世,內設微型電腦,電腦會感應水和米的分量,調節烹調時間。近年的IH電飯煲更先進,利用IH技術發熱,加入壓力、抽真空等功能,令煮出來的飯更「完美」,而且飯粒軟硬度可自由選擇。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