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超越顏色的精彩「黑色」作品

文章日期:2020年07月31日

【明報專訊】#BlackLivesMatter之前,美國影視界這幾年已經吹了一陣子「黑風」,有更多圍繞黑人社群的題材。2017年電影Get Out一炮而紅,將黑人面對的種族問題再次帶回主流,翌年Marvel的Black Panther則正式改寫英雄只能是白人的定律,全球大熱。然後主流電影電視亦漸見多都圍繞黑人社群的作品,到2020年,我們終於見到一部真正洗牌的作品:I May Destroy You。

由演員、創作人Michaela Coel自編自導自演的I May Destroy You取材於她自己幾年前被性侵犯的經歷。劇集主角住在東倫敦的Arabella,是新晉冒起的作家,用Twitter成名,推出了一本受歡迎著作,現正埋首完成新作。她的死黨Terry是在尋找機會的演員;另一好友Kwame亦活躍於網上男同性戀App Grindr。在其他英美劇集,通常這3個角色都會是白人出演,是白人背景,但在這劇中他們全都是黑人。

沒有硬銷「黑人文化」調子

黑人社群在電視電影上仍然常被定型,黑幫爛仔罪案,仍是最常見的題材。不是說那些題材一定非真實,但它們就是已經被探討太多次了,同時總有種硬銷「黑人文化」的調子,像Top Boy當然精彩,但重心依然是那班脫離主流、被迫選擇歧路的邊緣黑人社群。看I May Destroy You則不同,角色沒有被「異化」,全只是普通的年輕人,是你與他都會找到共鳴的角色,皮膚的顏色僅屬其次。劇集成功寫出了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心態、社會的現况,尖銳大膽地討論很多重要議題,例如社運、文藝界的虛偽、性侵犯、社交網絡風氣及黑人種族問題。

I May Destroy You某程度與近年同樣在世界大熱的Fleabag很相似,都是用一種很親密的手法表達女主角的故事與思路。Fleabag讓Phoebe Waller-Bridge一炮而紅,成全球搶手編劇,相信比Fleabag更精彩,在各方面都更嚴謹、突破的I May Destroy You,一樣會讓Michaela Coel成為全球icon。

Michaela Coel早已在2015年在她首部電視劇Chewing Gum中嶄露頭角,贏得BAFTA中的突破演員與最佳喜劇女演員殊榮。在Chewing Gum中她亦自編自演,同樣從她自己的親身經歷中取靈感。劇集講述在極度傳統的天主教單親家庭成長的黑人女主角Tracey在倫敦的公屋生活。她24歲卻對性一無所知,直到與一直操控她的天主教男朋友分手後,她才正式認識真實的世界。

Chewing Gum是一部爆笑卻不簡單的喜劇,笑料全是取材於她對自己黑人身分及遭遇的觀察,當中很多爆笑場口其實暗藏無數眼淚與內心掙扎。像她說她極之想掙大錢去整容,那她就可將豐厚的嘴唇變薄,可以戴上巴西幼滑的假髮,看似搞笑,但這渴求其實正是源於黑人在白人世界每天遇到的壓力,是一種要改變自己迎合外在世界的悲哀與無奈。

Michaela Coel被前Channel 4的喜劇部總監Phil Clarke形容為real deal artist。確實,在電視上看到這麼有血有肉,這麼真實的劇集不是常見或簡單的事。她將個人掙扎與經歷寫進作品中,用電視讓大家窺視到黑人社群真實的另一面。I May Destroy You將自己經歷及社會議題融為一體,這已超出娛樂——徹徹底底是藝術。

文:陳Damon(chandamon.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