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融入城市 愛蒲油尖旺

文章日期:2020年01月07日

【明報專訊】我們每天走出家門,在鬧市的不同角落都會發現小小身影——麻雀。麻雀是香港最常見,亦最為人熟悉的雀鳥之一,有如便利店般「總有一隻在附近」,與人類距離如此接近,但我們對這些「鄰居」又了解多少呢?8月28日報道:短片:麻雀「碌地沙」洗身驅蟲 觀鳥會解讀麻雀日常3行為

我們常說的麻雀,其實是雀形目雀科麻雀屬27個品種的統稱。香港觀鳥會高級研究專員彭俊超表示,香港有紀錄的麻雀共有3種,而且都是原生鳥,「香港最常見,亦佔絕大多數的麻雀是樹麻雀(Eurasian Tree Sparrow)。另外還有兩種遷徙鳥——山麻雀(Russet Sparrow)及家麻雀(House Sparrow),相對非常少見」。樹麻雀是樹棲性鳥類,不太怕人,多於地面上覓食,牠們的喉部及雙頰帶有黑斑點,很容易辨認。至於山麻雀及家麻雀,前者主要棲息在山區,是香港罕見的冬候鳥。後者分佈非常廣泛,於歐、美、亞、非、大洋洲都能找到牠們的蹤影。

喙部有力如鉗 都市吃「廚餘」

麻雀的主要食糧是禾本科植物的種子,如小麥、稻米、玉米、大麥等。彭俊超說:「麻雀的喙部厚而短,像鉗子一樣有力,方便牠們吃有硬殼的食物。不過,牠們捕取的食物亦會隨時間而轉變。」原來一到繁殖季節,為了提供幼鳥容易消化的蛋白質來源,麻雀父母會大量捕捉蟲子以餵養下一代,當中一部分亦成為牠們的食糧。而有趣的是,在都市中生活的麻雀,也學會吃人類拋棄的各種食物屑。

幼鳥成鳥相似 靠喙部黃圈區別

麻雀大約於每年的4至6月開始築巢生育下一代,每次大約會產下4至7隻蛋。麻雀蛋的體積非常小巧,大約只有2厘米長。但不要以為麻雀幼鳥同樣小巧,原來到了學飛階段,幼鳥的體型與成鳥差不多大,只有喙部的一圈黃邊能區別。而我們常說的黃口小兒,原來是一種生存策略。彭俊超解釋:「幼鳥喙部的黃邊很容易辨認,當幼鳥打開喙部,其父母便會知道牠們需要食物,進而餵食牠們。」麻雀是一夫一妻制,一方負責照顧和保護幼鳥,另一方覓食,輪番交替。由於關係到下一代的生存,所以麻雀對伴侶的忠誠度要求相當高。

彭俊超指出,一般而言,愈是城市化的地方,當地麻雀數量會愈少,但香港的情况恰恰相反,全港最高麻雀密度的地方是油尖旺區,而且有超過九成的麻雀都選擇在建築物外牆築巢。彭俊超估計有4個原因造成這個現象,「首先,香港很少聽到有人會打殺麻雀,對麻雀而言是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其次,鬧市有很多『食物源頭』——餐廳,食物的供應量充足,有利麻雀生存」。

愛外牆築巢 2、3樓最適合

第3個原因是有適合的「築巢空間」。彭俊超指出,麻雀喜歡於一些垂直而表面凹凸不平的地方築巢,香港的建築物,特別是舊式建築正正具備這個條件,提供了很好的築巢空間。而麻雀對築巢位置的高度亦有一定要求,「為了避開其他動物,麻雀會選擇於一定高度的地方築巢,但又不用太高,大約2、3層樓高的位置」。

最後一項因素,是麻雀具備了較其他鳥類有明顯優勢的特質——對人類生活的適應能力。彭俊超指出,大部分鳥類都不親近人類,麻雀是少有能融入城市的雀鳥,他說:「香港以至全世界都市化的歷史最多都只是百多年,面對如此劇烈的環境轉變,麻雀相對很快就能適應及融入其中。」

他又以生物學中「生態位」的概念進一步解釋。生態位泛指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物種為維持生存所消耗的資源,以及其對維持生態系統起的作用。都市化帶來與以往不同的生態環境,麻雀相對迅速地學習到如何從中取得相對穩定的食物來源,在食物獲取上佔據了有利的位置。麻雀的「親民」,成為牠們相當有價值的生存優勢。

建築物「轉型」成繁殖危機

彭俊超笑言,麻雀能夠適應香港人的生活,在港基本上沒有什麼威脅,但逐漸「轉型」的建築物確實為麻雀的未來帶來一定危機。他說:「現在有很多新的建築物採用幕牆設計,外表平滑沒有太多凹凸不平的表面,亦沒有冷氣機槽,麻雀很難於上面築巢。」如果一個城市裏有太多類似的建築物,對麻雀的延續的確有很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亦同時會反饋到人類自身和自然環境中。「當一個城市沒有雀鳥,沒有鳥聲,整個休憩環境會變成如何?對人的心理健康又是否最好呢?」彭俊超鼓勵建築師於建樓的時候,把對野生動物的親善度也納入考慮中,締造人鳥共融的環境,對人、鳥和自然才是最負責任的做法。

文:Miss K

統籌:陳詠詩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生態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