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三行打拼 暮年鑽研書法 六五尋道未嫌遲 八十揮毫成大師

文章日期:2020年01月06日

【明報專訊】「我倒吊沒有半滴墨水,只會倒出英泥沙、木糠。」八旬書法家劉紹棠謙虛道。年輕時做盡粗重工夫的三行師傅,退休後習書法、學對聯,竟後來居上,一鳴驚人!練書法不過1年便入選全國比賽,在社區中心教班,靠的是百二分熱情、百二分努力。他還靠着百二分勇氣,在古稀之年找回少時夢伴,共度暮年。

從職場上告退,劉紹棠並沒選擇退下、休息;反而在不同賽道上,勇往直前。

「為尋書道未嫌遲,六五星霜習帖碑。讀典從師祛陋蔽,交賢觀展廣聞知……」劉紹棠攤開卷軸,緩緩讀起這首10年前寫下的七言詩。年屆八十的他,架着老花鏡,一臉和顏悅色,念起詩來中氣十足,「寫我65歲有白髮才學書法,也不會嫌晚,更勤於讀經典、觀展覽、參賽、廣結同好」。

攻篆書隸書易突圍

退休後執毛筆,並非「攝時間」的休閒活動。他是書法班上最老的學生,也是最投入的一個:「起初早午晚都練字,朝早飲完茶寫,食完晏歇一陣又寫,幾乎天天如是。」猶如學武之人,四處拜師汲取各家大成,他不斷涉獵相關技藝,「學了幾個月書法就報讀對聯班,我不想只抄唐詩宋詞」。一頭栽進書法世界後,他深深沉迷,幾乎沒有一日離開筆桿子。

書法壇中這股凌厲「後勁」很快受注視。劉紹棠2004年頭始學書法,年尾已入選全國首屆自撰楹聯書法大賽,兩年後更贏得全港長者書法賽冠軍,獲多個興趣學會招手加入。他不諱言,來得快的成就,源於自小性格好勝,「我鑽研一件事,一定鑽研得通透,學書法也與他人不同」。別人臨摹古詩詞,他要自創對聯;行書、草書多人寫,他便專攻要常查字典的篆書、隸書,因為少人寫易突圍。回想起來,這份遲來的書法成就,有八分是退休後催生的,另外兩分,在劉紹棠年輕時已顯現。

一手好字 造就好際遇

劉紹棠生於戰亂的年代,在廣州出生,出身貧寒,母文盲父早逝。窮小子家境不好,為了不讓人看扁,讀書運動都拼到盡,練就一身用錢買不到的才藝,字寫得漂亮、體能絕佳,「小學至初中畢業未考過第二」,更是學校中的紅人。初中畢業後避難來港,小伙子愈窮愈拼,棲身於唐樓單位廚房上的閣仔,白天送外賣、掘馬路。後來當上地盤雜工,老闆讚他字寫得規矩,要他負責寫單,他從而認識裝修材料價錢明細,送完貨順道觀察師傅做工,晚上趴在閣仔把所見記下來,好一副拼搏的獅子山下模範。

在沒有電腦打字的年代,一手好字能造就好際遇。25歲時,有人介紹他到香港真光中學當校務員。「有些國文教師的字寫得不好,要我幫忙寫成語卡。校長看我的字寫得好,要我試試負責文書工作,得用鋼筆刻蠟紙油印。」在真光一做就是6年,但胞兄罵他在真光「沒志氣」,驅使他決定離校闖蕩。

與富豪巨商交手

劉紹棠做回三行,乘着經濟起飛的1970年代,事業開始平步青雲,「有公司請人便去應徵,(服務過)好多大客戶,董建華爸爸董浩雲、總統戲院,後期的廣州中國大酒店,到上海首3座五星級酒店都是我接」。每次僱主接到他的手寫求職信,都會質疑:「你寫字咁靚,都唔似做裝修。」在三行打滾20餘年,劉紹棠成為上市建築公司的中國業務經理兼工程總監,後來跳槽,再升為總經理。轉眼青絲成白頭,1999年他榮登花甲,既然見盡氣派裝修,也與富豪巨商交過手,看見行業轉變:「當時大環境變了,集體貪污愈來愈普遍,我從不肯枱底交易。」於是選擇退休。他旋即迷上太極,學了5年,同樣是「劉式」專注。「有年武術節,太極團體要派人,同期學生中學齡最短是我,但只有我被選中作為表演代表隊之一。」

「寫字和書法是兩回事」

65歲時,一場在藝術館雙年展的巧遇,劉紹棠接觸到帶他入門的老師黃日燊,自此將太極拋諸腦後,專攻書法。新手轉眼成師,踏入80歲,他仍樂於開班授徒、題字參展。「不認識書法的人,常認為寫字寫得好就是書法,其實寫字和書法是兩回事,寫字是實用,為了說明和溝通;書法講究內涵,最大挑戰是要汲取古人智慧的精華,又創有自家風格,得到行家認同。」字海裏,蘊藏着內涵、意境、文化素養的美,是劉紹棠一生追求的美。

文:宋霖鈴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人生下半場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