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到!濕度溫度合脫水 風乾臘肉 化合物提升味道

文章日期:2020年01月04日

【明報專訊】在冬天,臘味是不少家庭飯桌上的「常客」,簡簡單單一道臘肉炒芥蘭,臘肉的油香加上濃郁的肉味,是整碟餸的靈魂所在。不少人都知臘肉是由五花腩肉脫水製作而成,但其實在製作過程中,蛋白質及脂肪都有不同的變化,才能變成具有獨特口感和香味的食材。

臘月符合天氣條件 成功率較高

傳統智慧中,臘肉要在俗稱「臘月」的農曆十二月才可以製作,中華廚藝學院及國際廚藝學院課程經理(食品科學)吳亦詩解釋,最主要原因是天氣的溫度、濕度都符合肉類脫水的基本要求,「製作臘肉時,環境必須符合3個條件:包括相對濕度要在60%以下;溫度在20℃以下,才能減少細菌滋生,避免豬肉變壞;第3點是要在通風的環境下風乾,令豬肉的水分含量由大約61%減低至約30%。在臘月時正值冬季,天氣較容易符合以上條件,因此在這段時間製作臘肉的成功率較高」。

過度氧化有「油膉味」

吳亦詩指出,純粹令豬肉脫水,並不會產生臘肉的獨特風味,最主要是豬肉內的蛋白質出現變化,才會出現與鮮肉截然不同的味道。「在風乾過程中,肌原纖維蛋白會分解為縮氨酸及氨基酸,而蛋白質、氨基酸及還原糖又進行『梅納反應』,並產生了多種化合物,令到肉質變成深色及產生特別的香味。不過,這個反應的過程相當緩慢,需數天才有足夠時間產生。另外,脂肪部分亦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產生反應而氧化,令顏色變黃,而過度的氧化,便會產生醛、酮及醇3種物質,亦是我們常說的『油膉味』。」

放進真空袋減細菌滋生

不少要長期保存的食物,都需要使用鹽來防腐,吳亦詩表示臘肉亦不例外,「鹽及豉油除了增加風味之外,鹽還具有加快脫水的效果,亦可令到肉近表面的自由游離水分子減少,因而減低水活性。由於大部分的微生物都需要水分才能生長,所以當肉表面的水活性降低時,微生物的生長亦受到抑制,因而延長保質期」。臘肉在製作完成後,保存時間可達6至12個月不等,但需留意存放位置,「存放環境的濕度要低過60%,而溫度約在20℃以下,才能令肉質保持乾燥,而想延長儲存時間,最好放進真空袋並放在陰暗處,因為真空袋能隔絕大部分氧氣及水分,減低脂肪氧化及細菌滋生的風險」。

文:勞耀全

編輯:梁小玲

■有片睇

教你風乾臘肉bit.ly/2MHc1cP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