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劏房收納術 用盡上下以小見大

文章日期:2019年11月10日

【明報專訊】搬屋是實踐斷捨離的好時機,作者兩年前將26年的人生濃縮進一個28吋大喼,原來人真的不需要太多東西。由細到大作者都將整理當成嗜好(如果不是癖好),閒時喜歡鑽研衣襪、內衣、牀單,甚至是膠袋的摺疊法,便發現,凡物皆可摺疊,並自行領悟出一套「上下空間使用法則」。見到房間井井有條,自覺身心舒暢,朋友笑我走火入魔,連落街買樽鹽都要鋪好張牀。究竟一個160呎劏房單位如何塞得進Queen Size雙人牀、數碼鋼琴與衣帽架,中間仍然留有寬闊走道?其實只要掌握適合自己的收納術,一個人住劏房都可以過得又chill又舒適。

入伙前決定主色

終於可以暫別惱人的廚房和廁所,和大家分享小蝸居全貌。我家客廳和睡房中間有一道小趟門,曾經想過拆掉趟門,變成開放式studio,令空間更「見使」。但後來慶幸沒有衝動,因為到了夏天便發現冷氣機不夠冷,睡覺時關上趟門溫度剛好,慳電又夠涼。

客廳和睡房幾乎是相同尺寸,各闊175厘米、長200厘米。房子沒有花巧設計,但為保持簡約而花了少許心思,關鍵在於「統一」。入伙前先決定家居主色為白色,並以淺啡色為副色。統一添置淺竹木色家俬,包括牀架、衣帽架、書櫃、牀頭櫃與茶几,其他配件均為白色,包括數碼琴、鞋櫃、儲物盒,而小物盒與調味粉瓶都要統一款式。

上下空間使用法則

上、向天發展

入伙前,業主剛翻新單位,重新粉刷白牆,加添了假天花燈糟。作者於是善用闊30厘米的燈糟位置擺放籃球與排球,並將行李喼打橫平放於燈糟。儲物櫃選用窄長而高身的款式,增加直立式儲物空間面積。為了令居室不要有壓迫感,儲物櫃高度由矮至高,從門口到室內依次放置半身鞋櫃、1.4米書櫃與1.5米衣帽架,這樣便不會察覺右側有一堵高牆。

下、牀底儲物

不少劏房都有內嵌式油壓牀,掀起牀褥是巨大儲物櫃。市面上亦有不少牀架連抽屜可供選擇。在大角嘴落腳之前,作者曾經短暫住過赤柱服務式公寓,100呎房間的唯一儲物空間就在油壓牀下,但要一個女生搬抬起整張牀褥才能拿取物件,實在吃力。如果你也是無殼蝸牛,建議用組合式牀架和獨立儲物盒,比一體成形的連抽屜收納牀理想。這樣便可以隨時應對劏房業主突然加租,拆除牀架即可以隨時搬家。只要量好尺寸,加入儲物硬盒,牀底便搖身一變成為2米乘1.5米的儲物空間。另外,不要忽略一些鬼祟位,例如大門後方雖然狹小,但仍然可以安放薄身鞋櫃。

衣物整理貼士

一、長形摺法

摺衫方法有好多種,最合作者心水的是長形摺法。只要將T-shirt、長褲、內褲、襪子和牀單,甚至是膠袋妥貼地摺成長方形,就可以整齊收納。摺到怎樣為之合格?就是可以令衣物獨立地一件件豎起,方便直立式收納,而非堆疊,一目了然。

二、DIY摺衫板

至於裇衫、長裙、連身工人褲等,要摺得像商店陳列貨架還是需要反覆練習。建議大家不妨DIY一個摺衫板,只需要用一塊硬卡紙(亦可以用紙皮代替),切割成三張高50厘米、闊20厘米的長方形,中間一張上下分成一半,最後用闊身皺紋膠紙拼貼,每塊中間留有0.5厘米空隙,不消幾下功夫就完成了!好過網購現成塑膠摺衫板,慳錢之餘,不像塑膠佔空間。

三、買一件捐一件

近年大熱的日本整理收納師近藤麻理惠提倡只留下令你怦然心動(Spark Joy)的東西,作者自從搬屋後亦好少買衫,因為空間所限,必須嚴守買一件捐一件的法則,才可以維持極簡生活。

儲物盒要識揀

一、建議硬盒

今年4月和香港整理收納師陳杰屏做人物專訪,她分享儲物盒建議用硬盒,作者曾經因用軟盒而後悔不已,因為擺放物件時好難固定位置,而且變形的盒子外表好不美觀。(圖1)

二、DIY包裝盒

陳杰屏亦提倡盡量不要增購收納盒子或物件,免得增加額外垃圾,最好用家中本身有的包裝盒。而趁剛過去的中秋節,作者亦善用公關送贈的月餅盒,改造成兩層式護膚品與茶葉置物架。

三、最忌「散修修」

在作者家中不會見到「散修修」被丟棄在一角的紙張,如非必要都不會帶紙張回家,有用的紙張會用文件夾裝好,書本、小物都按顏色、大小放好。而地上的電線亦用在廿蚊店買的收納夾整理好。只要整理得宜,就好容易看到哪一個角落亂了、哪一樣物件放錯,繼而看不順眼,將物件放回原位。

【劏房生活:客廳篇之一】

文 // 彭麗芳

圖 // 李紹昌、彭麗芳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