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幀相片 時光倒流60年 劇照大師捕捉新浪潮活力

文章日期:2019年11月08日

【明報專訊】祖與占橋上奔跑大笑,法國新浪潮的氣息一同湧至。新浪潮正是走出廠景、實驗電影,以及體現一批年輕影人的敢試精神。迎來新浪潮60周年,香港法國電影節將放映經典作品,以及舉辦昔日「御用」劇照攝影師Raymond Cauchetier大展。另一邊廂,康城電影節將於維港旁舉行亞洲首個Festival de Cannes Film Week,直送6部得獎作品,一展各地好戲。

「當時我收到法國駐港澳總領事館轉寄的電郵,Raymond Cauchetier信中提及『我是一個攝影師』,平實地介紹自己。」策展人Xavier Mahé說。提到法國電影新浪潮,高達、華妲、積葵丹美等名字在腦海閃過。策展人幾年前收到Raymond Cauchetier的電郵,亦沒有太為意這個名字。90多歲的攝影師「牀下底」翻出一批1950年代在港拍攝之照片,彌足珍貴,聯絡領事館欲遠洋舉行展覽,輾轉找到Xavier Mahé。直至策展人伙伴到達攝影師的家,見到一張女星吻着男星的劇照。她一眼就知,「這是《斷了氣》(1960年),高達第一部拍的長片。」一句天啊!「這是你拍的嗎?」與新浪潮中重要一員相遇。

惹高達不滿的傳奇一刻

1920年出生的Raymond Cauchetier從未就讀藝術或攝影學府,第一次真正拍攝竟在戰爭。法國1930年代曾經舉辦一個大型的殖民地博覽會,展場就在小男孩家附近,為期數月。當然展覽具殖民主義宣傳作用,惟小男孩看見模仿吳哥窟的展館,被聖殿鬼斧神工迷倒。後來爆發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First Indochina War),越南、老撾、柬埔寨爭取獨立。Raymond Cauchetier當上士兵,被派往當地為軍事攝影師,捕捉紀實現場,可謂自學成師。

1954年戰爭結束,攝影師立即展開遊覽東南亞的旅程,拿着相機四處拍攝,亦趁此時到過香港及澳門。Xavier Mahé解釋:「當時他拍很多小人物,例如簡陋木橋上的女孩,他用很謙卑的心情,稍稍從下而上拍,捕捉到人物的美。當時他與柬埔寨王室關係很好,王室邀請他在當地開一間攝影學校。如此有趣他卻拒絕了。他不想要這樣的任務,因為要保持獨立創作。」

「當時在荷李活或一般電影,劇照攝影師只要站在攝影機附近按、按、按就可以。劇照主要用來宣傳,亦用以核對場景連戲之用,只是技術人員。」Xavier Mahé解釋。1959年法國一群創作者嘗試挑戰傳統電影模式,新浪潮掀開序幕。Raymond Cauchetier回法國後,經朋友介紹,答應為仍未算很著名的年輕導演拍劇照——高達(Jean-Luc Godard)。

Raymond Cauchetier受紀實訓練出身,他也隨之跳出固有框框,當上不一樣的劇照攝影師。其中一張照片,他正面拍下電影攝影師及旁邊的高達。Xavier Mahé說據指此照令高達當下很不滿,因為他即將叫action,多數劇照攝影師都不敢擋在鏡頭前礙事,破壞流程。不過,攝影師有其觸覺,亦「相對年長,亦有獨特經歷」,大家對他帶點尊重,才得以拍下傳奇照片。

巧思拍出《斷了氣》經典「劇照」

「他是新浪潮的見證人。」Xavier Mahé續道。新的拍攝語言、敘事手法、觀看經驗,透過劇照可見到新浪潮的改變。策展人表示今次展覽有約35幀作品,全由攝影師親筆簽名。他指一指《斷了氣》主角並肩走在香榭麗舍大道的照片:「很多人以為此是電影一幕,不是的。」新浪潮其中一個特點是棄用廠景,保持真實感。主角Jean-Paul Belmondo、 Jean Seberg在街上拍攝時,吸引途人蜂擁而至。休息期間Raymond Cauchetier主動邀請兩人,靜靜遠離人群去散步,讓他也隨意拍拍,成就經典「劇照」。另一張照片可見高達向Jean Seberg解釋劇本,新浪潮不少導演改為「飛紙仔」,臨場才提供對白,對演員來說是個新挑戰。

熱血——Raymond Cauchetier更看到新浪潮較少人注重的一面。當年年輕影人互相幫忙,齊齊投入電影的覓尋,活力十足,Xavier Mahé說:「新浪潮不止是作品,這也是友誼,是一班同行者的故事。」攝影師拍下一台擠滿攝製隊成員的老爺車,恍如三五成群去旅行。惟他們絕非在玩耍,導演Jacques Rozier坐在車頂,正在拍攝其名作《再見菲律賓》。原來攝製隊從車上拍攝推軌鏡頭,眾人加起的重量才可令車身穩定,方法「土炮」。

一直以來,攝影師本人則似乎跟《祖與占》導演François Truffaut至為感情要好,合作多部作品,直至1968年《偷吻》。當年初夏法國爆發近代最大規模社會運動之一的五月風暴,學生要求改革貪污政府,全國大罷工及上街。不用多說,高達熱烈地參與其中,連拍攝手法亦大幅改變。惟Xavier Mahé指未曾聽聞Raymond Cauchetier訴說有否參與,他當時差不多50歲,亦跟高達等人沒再合作,似乎不太投入其中。1970年後攝影師脫離劇照行業,但繼續以攝影為生,四處旅遊及着迷於拍攝教堂建築。由於電影版權問題,他一直未有舉行有關相展。

從照片的生命力可知,新浪潮不是品牌,而是精神。為慶祝一甲子,香港法國電影節同時挑選13部舊片,包括《天使灣》、《四百擊》、《男歡女愛》等,重探can try態度。電影節另帶來約30部新片,當中The Truth(2019年)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將其幽默看羈絆的態度,放入法國家庭之中。《走佬小棋王》(2019年)則講述由孟加拉逃亡到巴黎的國際象棋神童,遇上鐵漢柔情師父,一局棋側寫難民問題。由昔日至今日,創作仍是認知世界的窗口。

■第48屆香港法國電影節

日期:即日至12月10日

法國新浪潮60周年——

Raymond Cauchetier電影劇照展

日期:即日至11月24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00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3樓實驗畫廊

門票:免費

查詢:www.hkfrenchfilmfestival.com

康城「回來」香港

康城電影節在香港?Festival de Cannes Film Week首次在亞洲舉行,電影節官方與K11 MUSEA合作,下周(11月12至17日)於尖沙嘴舉行。影節方面,亞洲地區的釜山國際電影節已成龍頭,台北電影節繼續多元有彈性,香港平台受到激烈「競爭」。今次康城電影節的招手,不是把整個影節搬過來,而是主辦單位為戲迷「揀戲」,於本年5月第72屆電影節的佳作,精選6部在港首映。

電影節主席總代表Thierry Frémaux表示,亞洲電影在康城電影節佔重要席位,每年迴響熱烈,例如去年日本的《小偷家族》及今年韓國的《上流寄生族》均獲得金棕櫚獎。而電影周選址香港,緣於約2年前跟K11集團創辦人鄭志剛交流,他又形容香港影壇臥虎藏龍:「香港是在亞洲舉辦電影周最理想的地方。因為王家衛、杜琪峯、許鞍華、徐克等有份建立康城電影節的傳奇,能『回來』是很高興的事,此處亦可連繫來自全球的觀眾及影人。」

6部選片分享影人視角

「整周的活動希望凝聚一眾創作者,增加各方交流。6部選片除展示文化歷史瑰寶,我們亦想透過作品分享影人如何看現今世界。」Thierry Frémaux說,選片來自法國、比利時、巴西、美國,影人用各自眼光及表達手法,回應時下的問題。他本人研究及實驗不同的電影表達手法,今次更會就個人作品《堤韋費雷莫》舉行大師班。而獲最佳導演獎的《少年阿默》(2019年),導演尚皮雅戴丹、路克戴丹更會首度來港。故事講述阿拉伯裔穆斯林少年對宗教日漸狂熱,欲刺殺跟猶太人約會的老師,探討信仰與人性。據指主辦單位曾與香港法國電影節洽商,現時有兩部「撞片」,戲迷則可歎整月法式品味。(cannesfilmweek.k11musea.com

文:劉彤茵

編輯:梁小玲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