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雞四大迷思

文章日期:2019年11月02日

【明報專訊】1. 浸雞過程要做浸抽動作?

由於雞腹腔中充滿空氣,而空氣具有隔熱作用,這會令雞內部與外部有溫差,極易出現外層過熟,但內部未熟情况。改為將雞浸入熱水後,定時做抽起浸下的動作,可令雞內部與外部溫度一致,是煮出靚滑白切雞最重要的步驟之一。

2. 只煮半隻雞效果一樣?

由於將雞斬半後,受熱面積有所改變,會令肉質較薄的地方容易變得「嚡熠熠」,同時由於雞皮破損,亦令膠原蛋白流失,白切雞的風味因而大打折扣。

3. 做白切雞要用新鮮雞?

廉價冰鮮雞由於生長期短,平均只有大約45日,因此肌肉及脂肪都未完全正常生長,雞味及肉質都會較差。而新鮮雞飼養時間為90日,有足夠時間長出肌肉及脂肪,雞味及肉質相對較好。

4. 雞骨有血才算最好?

坊間不少人指雞骨有血,雞肉才算嫩滑,但雞血流出有可能會在斬件時污染雞肉。所以在烹調白切雞時,雞骨不滲血才能保障食用者的健康。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