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est:法國書蟲 買癮難斷 扎根香港 為古籍尋伯樂

文章日期:2019年09月11日

【明報專訊】藏書者的舉動,有時可以用病態來形容。19世紀起有「藏書癖」(Bibliomania)一說,患者大花金錢,重複購買同一本書,誓要將初版、精裝版、不同語言的版本收歸己有。他們喜愛嗅到書香、托着硬皮書脊、撫摸不同觸感的紙材。這次訪問的古籍書店店主,亦自言對讀書、買書上癮,藏書近30年,他視收藏的書如身體髮膚、糟糠之妻,直言:「賣書,是為了買更多書。」

在香港賣書不馨香,賣古書更是天方夜譚,更何况專賣法國古書?法國古書店Indosiam Rare Books卻在香港屹立了17年。這家棲身於荷李活道的上樓書店,由68歲的法籍店主Yves Azemar主理。按下電閘門鈴,拾級而上,Yves已在等候開門,請記者脫鞋內進。清涼的空氣中播放着小聲的古典樂,浸淫其中的是一列列釘裝精緻的厚皮古書、過百歲的舊報章、老相片,Yves走到裝滿東南亞古籍的書架前坐下,書桌上的桌面電腦,還停留在買書網站頁面。

客人曾問Yves這兒是否博物館,又有人問這是否他的家。但與其把這典雅得來帶點家居感的空間簡化為一個「家」字,不如從功能上說,它是Yves以賣養買的地方:「賣書,是為了買更多書。」店中約5000本書,只佔其藏書量五分之一,其餘都在家中和倉庫,只藏不賣。若找到藏書的其他副本,便會連同專為客人喜好蒐羅的古書,和一些Yves沒興趣收藏的典籍,落入待賣的行列。

鍾情遠洋亞洲文化

店中的古籍年紀比他大,例如1906年10月7日出版的法國畫報Le Petit Journal,全版報道釀成萬人死亡的香港丙午風災,人仰船翻的慘况;另一本大書《民間之圖像》高約兩呎,1926年出版,是全店最貴的書,「這本太罕有了,現時在二手書交易網站上售15,815美元」。揭開布面精裝的封面,是一頁頁由人手貼上的中國剪紙、年畫、圖騰、對聯,以法文闡述當時的北京民間風俗。

而Yves更珍愛的,是記錄東南亞作為法國殖民地的史料。店名叫「Indosiam」,正正代表他專門收藏以Indo-China(中南半島)和Siam(泰國舊稱)為主的法文書和英文書,尤其是遊記、記者寫的諷刺作品,以及批判社會的作品。

Yves反覆提到自己不喜歡法國人,反而對亞洲文化情有獨鍾。遠洋的風貌,從小就在書本和母親口中聽聞過。廿來歲第一次去泰國旅遊,從此愛上這片大陸。任職法國國際學校教師的他,輾轉到過泰國和大溪地任教,最後於1992年來香港教書,一留17年。

在那港人急着移民的年代,Yves卻選擇在此定居,隨之開始認真收藏古書。及至2000年,香港還是一家古書店也沒有,「當時我想做第一人,滿腔都是與人分享古書樂趣的熱情,所以我沒等到退休,便問校長我能否開一家只於周末營業的書店」。有六七年,Yves一星期打兩份工,退休了,他才全心營運古書店業務。

「任何收藏家也是一個成癮的人。」Yves笑言自己上了幾種癮:讀書癮、獵書癮、藏書癮。源頭可追溯到他年幼時在摩洛哥生活,自小見母親在自家打造的小小藏書閣書不離手。到14歲時,他才真正沉迷起讀書來,「打開了書,我從不輕易合上,零用錢從不花在食物衣服香煙,都用來買書。」升上大學文學系後,每星期看4至5本書,他說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書癮纏身 幾乎每天買書

問他為何喜歡讀書,他說是因為知識浩瀚無涯,於是他無法停止閱讀,「書本比你來自更遙遠的地方,在你出生前出現,但又存在得比你久。某段時間的交叉點,它令你再度成為學生,這使人年輕。」直至現在,Yves還是幾乎每天買書。到頭來,花在獵書的時間比讀書更多。為了獵到心頭好,他緊貼網上的交易動態,亦很珍惜每年回法國幾次到訪古書店的時機,接觸實體古書,和賣家討價還價,並與愛書者互相分享收藏。

對他而言,收藏的書不是死物,而是組成他的一部分。小時候至今的書,他全都保存下來。「每本書都給了我知識,它就像身體裏的血肉,我不想遠離它們。」漸老的他,不時和朋友談論藏書的歸宿,「可惜無人有答案。當然可以將書拍賣,但這就像賣掉思想和靈魂,想也不敢想」。本來Yves打算趁夏天回法國整理自己的藏書清單,作個點算,但時間推了又推,最終計劃無限期擱置。

今年夏天,他第一次在定居香港後沒回法國。原本書店客人就不多,多則一天三個,少則一星期一個。撇除有兩個月在老撾度假,六月起竟然一個登門造訪的人也沒有。他淡淡然道:「現在是一個歷史的時間點,我倒不太介意personal business。」但在這段清幽的時間,他再次在窗前貼起了「for sale」,打算把這小單位賣出,「我倒是把租金設得很高,那就暫時不會賣得出了。」Yves喃喃的說,「去年起我把告示貼了又撕,撕了又貼,否則一旦售出,就什麼都回不去了。」

文:宋霖鈴

編輯/陸亮瑋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