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不穩 買金保值要識揀

文章日期:2019年09月10日

【明報專訊】金器除了是有體面、貴重的飾品和禮物,不少人尤其是長輩認為,當社會不穩或戰亂時,它較貨幣更有安全感,隨時隨地可變賣應急,是最佳保值工具。近期港人飽歷社會動盪,加上預計美國有可能減息,掀動不少人買金避險的念頭。

金飾專家指出,我們較常接觸到的黃金、鉑金和K金,各有不同價值和用途;另外,佩戴不合適的「金」製造的飾物容易變形,送禮送錯金器甚至會得罪人。

擁有逾40年金飾業經驗的和盛金行資深店員梁紹康、謝瑞麟副主席及首席策略暨財務官伍綺琴,以及justgold鎮金店分店副經理Don,為讀者分享買金、戴金、存金的貼士。

傳統智慧:賣舊買新對冲差價

梁紹康解釋,逢社會不穩定或戰亂時,不少人會考慮買黃金,回憶數十年前曾遇上不少來港的越南難民把從家鄉帶來的黃金變賣。他說買金保值是人類的傳統智慧,1980年代初飾金價約每両4000元,最近已升至約1.6萬元。「不少長輩買金器時,會同時變賣數十年前於低價購入的金器,以對冲當中的差價。」他提醒飾金和金粒的出入差價不盡相同。「因金飾的售價包含人工成本(約數百元以上),珠寶店回購金飾時只會計算黃金的重量,還會按情况扣減折舊成本。」而金粒設計簡單、手工成本較低,所以出入差價一般較小,會較保值。

伍綺琴指珠寶店的金價差別不大,但不同店舖的手工價錢和店佣收費各有不同。「珠寶店有時會推出手工半價或免店佣等限時優惠,趁這時候購買會較划算。」若有意出售金器,她建議帶同單據向原屬品牌查詢,因大部分珠寶店對自家出品較有信心,對其他寶號的產品需多花時間了解。

Don指出,近年珠寶店開始流行以實際價錢標示金飾售價。「一來年輕人不擅長按重量換算,珠寶店希望以透明度高、簡單的計算方法鼓勵他們買金;二來不少時尚款式的成本有部分包含了鑲嵌手工及首飾設計,產品很難純粹用金屬的重量來衡量價值。」

避險工具:黃金最佳但沒利息

伍綺琴說黃金市場國際化,在不同國家都可按國際統一的公價買賣,所以具保值功能。「雖然不少人視黃金比鈔票為更理想的避險工具,但要留意收藏黃金並沒有利息,而且實物若擺放在保險庫等安全地方也需要成本。」她說在太平盛世時普遍人對貨幣較有興趣,因可存進銀行戶口,一般又有利息收,不過預料未來美國有可能減息,黃金又再次受到關注。「近10年黃金走勢『大漲小回』,2011年飾金價曾登上每両1.8萬港元的高峰,至2014年一度回落至1.1萬至1.4萬元,目前約1.6萬元。」她說作10年以上的保值,投資黃金是不錯的選擇。

硬度比較:黃金柔軟 鉑金夠堅

「黃金相對鉑金和K金,質地較柔軟,製作外形纖薄的飾物容易變形,例如薄身的黃金小吊牌易被壓彎;駕駛人士長時間緊握軚盤,亦有可能把手指上的黃金指環壓扁。」梁紹康認為,傳統黃金有好意頭,最適宜製作送禮用途的飾物,如龍鳳手鐲等,而日常佩戴則建議選鉑金飾品。

鉑金硬度比黃金高、不易變形,可製作幼細、耐撞的鑲爪,適宜用來鑲鑽或玉石。而設計簡約、車花簡單的鉑金手鐲或指環亦適合日常佩戴。不過,鉑金飾物較少用來送禮。梁紹康解釋,一直以來大家習慣把鉑金(Platinum,中文同音字是「薄金」)通稱成「白金」,讀音和「帛金」相同,送給人意頭不好。

Don解釋,目前也有黃金加上寶石元素的設計,但手工要求相對高,以精湛技術把琉璃或寶石固定,防止它脫落。他說這類設計極考驗工匠手藝及設計師心思,推出市場前須經嚴格檢測。

新款設計:體積相若成本減少

梁紹康表示,舊日的金飾設計成本較高,他以龍鳳金鐲為例,傳統款式的鐲身較粗、圖案花紋手工精緻,加上扣口設計較複雜,打磨時會耗費不少黃金。「新款式設計大多數用機器壓模,而先進的車花機可準確車出花紋,簡便的扣口設計亦利減省成本。」他說傳統認為龍鳳金鐲愈「墜手」愈有體面,但近年較重視新娘戴上手後的外觀。「流行的新款式把金片壓得很薄,用較少分量的黃金可打造體積相若,甚至看起來更大的款式。」

配襯貼士:宜接近皮膚色調

Don表示,選購金飾時可留意自己的膚色,建議配襯接近皮膚色調的款式,如白淨的人可配襯有珍珠、淺色水晶的金飾,而皮膚深色的人可配襯鑲嵌深綠、深藍色寶石的金器。「近年長輩們很新潮,對多姿多采的款式亦感興趣,很難按年齡選款式,建議以場合作考慮。體積大的款式較適合宴會等隆重場合,幼線條則適合日常佩戴。」

文:呂瑋宗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好生活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