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est:耳機大變身 個人化裝飾 「度耳訂做」耳模 享受私人空間

文章日期:2019年09月04日

【明報專訊】居於這個嘈雜的城市,逃離噪音的最好方法,莫過於戴上耳機,讓旋律帶我們躲進一個耳洞般細小卻廣闊無邊的音樂天地。但手上的耳機總是不夠完美,漏音、隔音、低音不夠厚、高音不夠甜……那何不試試將耳機「大變身」?維修舊病、更改耳模,再換上合意線材,讓一對升級版的耳機,給你在眾聲喧嘩中紓緩片刻,奢侈地休息一下。

「近幾年的耳機潮流直情瘋狂。用家花兩三萬元買雙耳機不是問題。買一部播放器要兩萬多元,一條線最貴更可達5萬元。」專門為客人改造及維修耳機的許進偉(小許)說。在這波耳機潮中,小許憑着耳機改模、維修及訂做的手藝打穩陣腳,全職投入此行已有4年。來到他的工作室,放眼是擺滿各式耳機零件的玻璃櫃,一層是精美得像gel甲的耳模,一層是材質不同、色彩繽紛的耳機線,還有各式型號的播放器、耳機圖鑑鎮守其中,全都是製作改裝耳機的好幫手。

維修耳機 了解物主聽音樂偏好

耳機潮流有起有跌,但對於一直在耳機陪伴下長大的樂迷來說,使用耳機從來不是為了趕潮流。「小時候聽歌的途徑,不是耳機就是喇叭。香港地屋企好難設置喇叭,唯一私人空間就由耳機帶來。」十來歲得到第一部MP3機後,小許迷上Beyond、日本樂隊,然後學打鼓、組樂隊,再成為打鼓導師。2013年,小許初次嘗試修理自己一雙壞掉的耳機,自此開始鑽研,隨後愈來愈多朋友找他把耳機小修小補,他亦順勢而行,開設「Re'Cycle耳機俱樂部」,專門解決種種與耳機有關的問題。

找小許維修耳機的人有三類:「玩音樂的人、聽Hi-Fi的人、要求較入門的人。」他形容,第一種人追求樂器清晰,「低音別太遮掩其他元素。第二類聽Hi-Fi或人聲類的,則追求人聲靚、圓潤,低音有層次感,但不太着重其他樂器,後面的結他彈什麼,他們不太理會。第三類人則追求人聲和低音突出,要求不算太高」。小許在接柯打前,一輪「望問聞切」總少不免,除了為耳機做「全身檢查」,他也要先了解物主聽音樂的偏好。

香港人普遍覺得耳機低音不足

「首先問聽歌語言,根據該地區語言的音域而調校耳機,例如日本人唱歌音域普遍較高,外國音樂的混音又與香港有異。然後再問年代,例如有些人愛聽1980年代流行曲,便要選Hi-Fi類型的耳機,那年代的錄音沒現在精細,口水聲好勁,容易『拮耳』。」那豈不要聽遍各國音樂,才能做好這份工?他謙稱「歌是聽不完」的,好在自己對歌曲錄音時的問題、樂器擺放的相位(phase)有認識,調整耳機時更得心應手。

作為會玩音樂的「第一類人」,小許自言自己做的耳機較突出樂器部分。但他遇上的客人卻多數追求低音,「香港人普遍覺得耳機低音不足,有些人對低音的要求是意想不到」。曾有些沉迷電子音樂的客人,不但追求低音澎湃,還要求震動效果。小許於是將貼在耳外、透過骨頭共振傳達聲音的骨傳導耳機,與原有耳機合併,以達到客人想要的「炸機」般聽歌效果。

小許的芸芸維修項目中,最受客人歡迎亦最吸睛的一環,莫過於原本為專業舞台人士或助聽器而設的耳機改模。人的耳朵天生左右不一,佩戴人人通用的耳機時,耳機總不會完全貼服耳朵,漏音或佩戴不適在所難免,一對訂製的耳機便能滿足他們對佩戴感和音質的追求。

耳朵天生左右不一 訂做更貼服

耳機改模,即是把原有的耳機單元,換到根據個別耳形「度耳訂製」的耳機殼。內裏的動鐵單元可完全保留,保持原有音色;小許亦可應客人要求將單元「升級」,加減動鐵單元,使音質更符合個人心水。更個人化的部分,在於耳模的裝飾部分。小許指這與gel甲原理類似,用的都是UV光固化物料,再加上閃石、圖章、格紋等裝飾,「不少男客人都喜歡在耳模上鑲石」,他笑說。

但談到最考功夫的,還是耳模內的單元設計。將單元放入彎彎曲曲的耳模時,小許要順應彎位而「腦筋急轉彎」:「如客人耳朵不夠大,卻想放入很多單元,就要想辦法如何把單元塞滿耳模。」兩邊耳機的單元分佈,可容許一至兩毫米誤差,若差別太大,音色便會不對應,所以若然兩邊耳模形狀大為不同,就要經過多番微調才能定好單元的擺放位置。

調配單元又是另一門學問,而插頭和線材的應用也會影響音色,改造耳機的確如小許所言,瑣碎又繁複。小許對待這門手藝也異常認真:「能滿足自己又滿足別人。畢竟現在這才是新的私人空間。」他的耳機,正是在這吵吵嚷嚷的世道,為大家建立一個「安耳立命」的世界。

文:宋霖鈴

編輯/陳淑安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