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做紙到裝幀 落手落腳 做獨家書

文章日期:2019年07月13日

【明報專訊】知識經量產方式輸出的年代下,買書不是難事,用手機click幾下,電子書更手到拿來。在讚頌科技發達的同時,關於「實體書價值」的討論也是沒完沒了。或許只有通過親身體驗,製造厚薄不一、觸感各異的紙張,再由零開始裝幀成書,才能真正了解實體書箇中價值。來到書展季節,除了準備入場掃書,何不嘗試動手,由做紙到裝幀,探索這個盛載知識的重要媒介?

都市節奏愈走愈快,生活以方便快捷為上,買書也不例外。以前買書,要親身到訪書局;現在網購即可,懶得等待運送時間的話,電子書是優秀的代替品。若買書只為了讀取當中內容,實體書已變得不再必要。可是,每個閱讀媒介也標誌出版業的一個個突破,若說電子書的價值包含了人類精心鑽研的科技,那實體書的價值就包含人的手藝了。雖然做紙及裝幀都可以機器代勞,但想度身訂做紙張的厚度、觸感、印刷效果甚至壽命,以及製訂配合自己閱讀習慣的裝幀方法,還是人手製作的彈性更大。

回收物料做紙 牛奶盒最柔軟

想親身體驗做紙,其實原材料已隱藏在日常生活間,靜候你發掘。楊慧(Because Yeung)是本地紙品工藝工作室「水木研社」的創辦人,她以回收物料製作手做紙,物料包括紙廠丟棄的紙邊或舊校簿,還有利市封、咖啡濾紙及牛奶盒等等。「原材料最影響紙的質素,硬身、軟身、襟用、易爛,都視乎原材料的纖維。」Because解釋道。所謂「紙的纖維」,就是撕開紙張、紙邊緣的那些「毛毛」了。她解釋,看「毛毛」的長短就能分辨紙張屬長纖維還是短纖維,「短纖維的紙質沒長的好,紙會易爛;長纖維紙會較韌、較柔軟」。據她多次實驗,屬長纖維的牛奶盒做出的紙最柔軟。而每家每戶最常見有印刷的廢紙屬典型的短纖維,廢紙上的碳粉或油墨會令手做紙變色或出現黑點,因此她不建議使用。

手做紙厚薄由自己決定,Because偏好厚身,因為可以突出質感。「厚身紙的凹位效果可以做得更深,用作凸版印刷的效果會更美麗。」厚身也可以用來做書本封面,但就不適宜做內頁,因為會增加書本厚度,無論對裝幀過程還是攜帶都不方便。

有機棉線裝幀 跟上紙張「節奏」更耐用

工藝從來都是易學難精,做紙如是,裝幀如是。自古以來,為了令書本更堅固及漂亮,裝幀方法層出不窮,但主要都是靠縫製或摺紙技術。Because曾跟隨日本、英國及新加坡的裝幀專家學習,現已掌握多款裝幀方法,包括風琴摺、日式和法式裝幀,以及最古老裝幀法之一的科普特線裝。線裝法相對堅固,是現今最常用的裝幀法。「家中有針、線、紙,已可以開始縫製。」她笑稱。

不過,要書本耐用,Because分享了「紙的節奏論」,並建議用的線最好是有機的棉線:「紙本來是有機物,成分是植物纖維,會隨天氣變化而膨脹及收縮。想紙張耐用一點,其他裝幀用的物料都應該要有機,才能跟得上紙張的節奏(自然變化)。舉人工的尼龍線為例,由於不是有機物,紙張變化而它靜止,或會互相摩擦,令書本不耐用。」最近Because獲大館邀請,舉辦手做書工作坊,教授相對簡單的日式線裝及難度較大的科普特線裝,參加者屆時可請她分享更多做書心得。

■「大館101×手造記事本體驗」(日式線裝法)

日期:9月21日(粵語)

時間:上午11:15至下午1:15

■「科普特手造軟皮書體驗」

日期:8月31日(英語)

時間:下午3:00至5:00

主持:楊慧(Because Yeung)

地點:大館A倉工作室

費用:各$180

網址:www.art-mate.net/doc/53867

■做紙步驟

1. 攪碎物料

先以攪拌機將回收物料攪碎成紙漿。若回收物料偏硬或厚,可先浸軟再放進攪拌機。Because示範的是混色紙,因此預備了白色及藍色的紙漿。

2.攪拌紙漿

把有色的紙漿放進裝滿水的小樽攪拌成糊,作染色用。而白色的紙漿則放到裝至半滿水的膠盤內攪拌。據Because經驗,兩球手心大小的紙漿能製作中等厚度的紙,紙漿混到水中時,濃度比較低,貌似稀粥。

3.調節厚度

把抄紙網放到水盤中撈起稀釋的紙糊,然後稍稍左右搖晃,讓紙張厚度更平均。抄紙網可於手作材料店購買,也可以自製,找兩個木製相框,然後黏上過濾網即成。紙張成形前是調節厚度的時機,因此可把抄紙網再次放到水盤中撈起稀釋的紙漿,次數可依想要的厚度而定,緊記同樣稍稍搖晃,令紙張厚度平均。

4.設計圖案

把小樽的藍色紙糊倒進抄紙網。這個時候可以用手或其他工具改變藍色紋路,設計獨一無二圖案。

5.吸水壓乾

把抄紙網上已成形的紙張放在吸水布上,蓋上布輕輕壓乾。吸水時會將布上的紋理印到手做紙上,如毛巾的坑紋,因此可嘗試以不同布類製造不同質感。不過若想做出滑身的紙張,就要預備像圖中一樣滑身的吸水布。

6.自然風乾

吸乾水後,把手做紙貼在平面,如玻璃窗、木門等地方,自然風乾約兩三天就大功告成。不想等的話,也可以用熨斗熨乾;但不建議用風筒吹,因容易令紙張變皺。

文:黃嘉希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