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集舊物:達人最愛簡約搪瓷

文章日期:2019年07月02日

【明報專訊】步入阿敏家門的一刻,映入眼簾的是用多個紅酒箱砌成的櫃子,上面放滿杯杯碟碟。與其說「放」,不如說是「陳列」。她有心思地把同色系的碗碟組合在一起,又用公仔擺設配襯,活像雜貨小店的櫥窗。這些並不止是陳列品,而是她的日用品,因為只有使用才會有故事。

阿敏喜歡蒐集舊物,又曾擔任飲食及旅遊記者,因而有很多機會到外地尋寶,更曾創立「小小國貨」品牌,短暫於手作市集擺檔賣國貨。她並非刻意只選購國貨,但她指中國製的產品太多了,不經不覺就買得一屋國貨。她指着桌上的上海鑽石牌上鏈機械鬧鐘說道:「這是在日本的二手市集找到,價錢只是500日圓,40港元也不用,但如果在大陸的古董店就要幾百元。」回到香港,她則多到深水埗地攤或寓所附近的救世軍家品店,尋找心儀的貨品。

阿敏蒐購的多是1949至78年(即大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的工業化產品,包括陶瓷杯碟、手電筒、鐘表、搪瓷器具等等,當中又以上海製的最有質素。「上海有國營工廠專製搪瓷,國營不用左慳右慳,比現在的都厚身多了,還有上海牌手表、鑽石牌鐘、回力波鞋、飛躍波鞋等。」她指從前的工廠多為國營,設計簡約,用色低調,品牌標誌也不會張揚地印在產品上,風格近似現今流行的極簡主義(Minimalism)。「當然他們不是有Minimalism的概念,那時只是想要做實用的東西。」

改革開放前 上海製最有質素

阿敏最喜歡搪瓷,貪其外表簡約,質料耐用。看到她枱面上用作飲水的搪瓷杯內有刻度,細問之下,原來是醫療用的:「搪瓷不易被酸性液體侵蝕,醫療用的搪瓷會更厚身及耐用。」她認為改革開放後的國貨開始轉變,「很多人出來搞生意,競爭大了,有人就諗:產品上印個老翻hello kitty公仔會否更好賣,但效果不好,於是出現很多『岩岩巉巉』的國貨」。

近來本地興起手作潮,大家都說人手親製的產品有溫度,但阿敏不太同意,認為工廠製造也有故事。「有故事的物件一定是很多人見過和使用過,不是說工廠生產的就沒有故事,而是用家使用時會給它們故事。香港人讀書時總會用過中華牌鉛筆,吃過大白兔糖,穿過白飯魚。國貨特別有趣是因為故事大家都知,不用刻意發掘,是生活片段。」正因為這些故事更能代表一個時代,她更鍾情工廠製造的國貨。

時移世易,現在問零零後什麼是中華牌鉛筆、大地牌校褸,他們或會一臉茫然。現今消費選擇多多,國貨的安全問題又令人卻步,中國製已不是現今世代的集體回憶。不賣回憶,國貨對年輕一輩還有魅力嗎?阿敏於手作市集的擺檔經驗使她有新體會:「後生仔不是因故事或回憶而買國貨,而是看該產品的外表及質素。即使那件產品老老套套,他們都懂得自己配襯。很多人來買搪瓷盤放飾物,我又見過很多café用來放薯條及意粉。」她認為看產品不應該只看其identity,舊國貨的實用不應給「中國製」的標籤埋沒。雖然阿敏現在已沒有再擺檔,但她表示有推廣國貨的念頭,希望把國貨的價值傳承下去。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專題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