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國貨 那些年生活故事

文章日期:2019年07月02日

【明報專訊】大地牌校褸、菊花牌內衣、扇牌洗衣皂,若你可以琅琅上口說出以上品牌,或許都經歷過國貨在香港的黃金時代。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貨不是一種選擇,而是生活需要,實惠又耐用。來到現在,國貨依然在市場存在,但卻帶有設計老套、質素參差的觀感。國貨的黃金時代真的遠去了嗎?貼上「中國製」的標籤下又埋藏什麼意義和價值?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經濟還在起步,洋貨價格高昂,非普羅大眾所能負擔,因此國貨成為主流選擇。改革開放後中國輸出更多國貨,在本地掀起一陣「愛祖國,用國貨」的熱潮,本地國貨公司的數量由1950年代的4、5間,增加至1979年底的70多間。

昔日靠便宜掀熱潮

國貨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務,集中發售民生用品,是不少市民購買生活所需的場所。裕華國貨於1959年開業,今年剛好踏入60周年,是本地的國貨始祖之一。對當年消費者來說,國貨既便宜又易買,但對商家來說,引進國貨卻非易事。那時內地的出口公司不會來港,香港商家又無法直接跟內地的工廠或出口公司取貨,因此很多港商會依賴本地分銷商。裕華國貨高級經理蘇兆永表示,那時他們不單依靠本地分銷商取得藥材和食品,更「有幸」經廣州交易會的渠道取得國貨。

廣州交易會創辦於1957年,一年兩度,每次為期約大半個月,至今仍是中國大型的外貿活動之一。會上可供採購的產品多元,包括大型機械、家庭電器、日用品、衣服、食品等應有盡有。「能夠參與廣州交易會是一種特權,我們每年春秋各去一次,在那裏得到第一輕工業部生產的民生日用品,所以價錢比較便宜。」蘇兆永說。到改革開放後,取貨渠道不斷增加,他們也日漸跟內地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得到固定的直接供貨渠道。他們又會到不同省份舉行展銷活動,洽談引入可以出口的工藝品、藥材、食品及牀被用品等等。

今日主打高質 中成藥成生招牌

來到現在,洋貨是主流選擇,中國製品反而在年輕一輩成為「設計老套、用料不佳」的代名詞,本地多間國貨公司如中僑國貨、新中聯國貨,也相繼退出消費市場。不過,國產品牌至今依然佔裕華國貨所有貨品的八成。既然便宜貨不合時宜,裕華就改變營銷策略,以高質產品留住顧客。「坊間很多羽絨外套,花款多、價錢相宜,的確搶掉不少生意。我們只能以高價的真絲棉作主打,吸引其他客源。」女裝部業務經理康翠蘭說道。中成藥是另一個「生招牌」,捧場客更以內地遊客為主,「內地人來港買國貨?事實就是如此。因為大陸商品有分外銷及內銷,他們覺得外銷品比較可靠,而且我們入口中成藥時經多重檢驗,絕對不是假貨」,裕華國貨高級經理孫伯揚說。

雖然年輕一輩沒有上世紀的國貨集體回憶,但現在內地網購熱,何嘗不是另一種國貨潮?縱然受到網購的威脅,但裕華的採購部員工仍然信心滿滿,因為他們賣的還有網購做不到的購物體驗。當天受訪的採購部員工均在裕華工作超過30年,笑稱都是「紅褲子」出身,擔當採購前亦在門市工作多年,因此對某類產品累積深厚知識,並能對顧客作出適當的購物建議。

文:黃嘉希

編輯:Elaine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專題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