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巡遊賀譚公誕 摸百呎金龍沾好運

文章日期:2019年05月21日

【明報專訊】本月12日(農曆四月初八)是佛誕,也是長洲太平清醮飄色巡遊的日子;其實,當天還是另一位相傳能呼風喚雨的神祇——譚公的誕辰,筲箕灣便舉行了大型慶祝活動,有巡遊、舞龍舞獅、武術表演等,重頭戲百呎大金龍出巡,吸引大批途人爭相觸摸求好運。

譚公誕信仰活動在筲箕灣有逾百年歷史,其興起及延續與地區發展關係密不可分,見證這個傳統社區的時代變遷。

惠州移民帶譚公信仰來港

關於譚公的傳說,有多種版本。根據香港華人廟宇委員會資料,譚公本名譚德,為元代惠州人,於惠州九龍峰修行,常持木杖出山,並有老虎相伴,13歲得道成仙,傳說信眾向衪求雨或賜晴,每多應驗。又有指譚公為譚峭,有呼風喚雨和替人治病的神通,故被奉為神。

據《漁村變奏:廟宇、節日與筲箕灣地區歷史》作者陳子安表示,昔日的筲箕灣盛產花崗石,在明朝已有採石活動。香港開埠後,政府大興土木建維多利亞城,對石材需求殷切,筲箕灣打石業因而日趨興旺,吸引包括石匠和漁民等大批惠州人遷至筲箕灣,更把惠州的譚公信仰帶入香港。筲箕灣譚公廟建於1905年,出資建設的以打石商人為主,也有漁民捐獻,是本港現存最古老的譚公廟之一,在2013年被定為三級歷史建築。

賀誕活動 隨漁業興衰起落

日據時期之前,譚公廟的興建及重修皆由陸地精英主導。隨着日據時期漁業發展蓬勃,漁民等水上族群崛起,情况有變。陳子安估計,筲箕灣譚公誕賀誕活動早在建廟時已開始,早期信奉譚公的信眾多從事打石業,但其後有不少漁民加入,令譚公信仰更為興旺。他更指出:「筲箕灣經濟在日據時代有突破性發展,成為當時一個重要的漁港。」漁民、魚欄店東主等水上族群因此而變得富裕起來,不僅積極捐款重修譚公廟,更成為筲箕灣譚公信仰活動的主要贊助人。戰後,筲箕灣漁業興旺,譚公廟香火更為鼎盛,譚公被進一步推崇成為漁民及水上族群信仰的神明,每年譚公誕例必搭棚舉辦神功戲以謝神恩,亦有巡遊、搶花炮等活動,為當時一大盛事。

到了1970年代,筲箕灣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唐樓陸續清拆後重建成多層現代化住宅大廈,區內譚公信仰盛况亦開始走下坡。陳子安解釋:「由於社區轉變,城市發展,很多筲箕灣東大街的店舖搬遷,不少地區人士亦告離開,加上漁業式微,一直負責統籌譚公誕的天后譚公會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因此自1980年代尾,天后譚公會已取消舉辦神功戲。」不過,賀誕活動並沒有完全停止,由其他團體舉辦之巡遊活動仍然保留,而且由於交通方便等原因,參加賀誕活動的人愈來愈多,亦有更多善信跨區而來。

小孩扮譚公 龍獅巡遊東大街

今年的筲箕灣譚公誕巡遊活動,參與團體逾50個。巡遊隊伍上星期日早上約10時於筲箕灣電車總站出發,由長達百呎的大金龍帶領,沿東大街一帶前行。隊伍之中,香港五行小商販福利會參與譚公誕賀誕巡遊已超過30年,其理事長黃襯歡表示,該會預備了竹籤紀念品贈予參觀的市民,取其上上籤的意思,象徵好運及祝福。現場所見,很多團體沿途舞龍舞獅,向神靈祈求風調雨順。而每當龍身經過,男女老幼都爭相摸龍,希望藉此沾福氣求平安。亦有團體派出小孩子扮演譚公,吸引市民拍照留念。巡遊隊伍最終到達譚公廟,不少善信到場上香膜拜。由於今年譚公誕適逢母親節,有團體沿途派花及紀念品,場面既熱鬧又溫馨。

節目豐富吸區外客 成東區盛事

而在各巡遊項目中,最特別的要數武術團體表演。陳子安指出,筲箕灣向來是武林中人聚集地,各門各派的武術團體會在街上表演武學絕技,例如「上高竹」(於高竹頂舞獅)等,即場表演功夫,甚至兵器對打,非常熱鬧,於其他賀誕活動比較少見。

筲箕灣這個傳統社區幾經變遷,但譚公信仰仍成功保留並植根於社區中,由區內一個民間宗教信仰活動,發展成為整個東區的盛事。對於筲箕灣譚公信仰的發展,陳子安表示樂觀:「賀誕活動發展至今,節目愈來愈多,亦吸引不少小朋友參與。只是傳統信仰的傳承難免面對青黃不接的情况,要下一代繼續傳承下去,也許還需要多花點工夫。」

文:吳家宜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節慶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