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藏逾億元古董 清代藥師佛背藏經卷

文章日期:2019年05月04日

【明報專訊】推理、科幻小說的情節,經常出現保安嚴密的神秘藏寶密室,令人想一睹裏面的奇珍異寶。佳士得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春拍將於5月底舉行,記者今次獲得禮遇,在拍賣前先到其隱藏於物流中心的「藏寶倉庫」內,為讀者打開密室大門,率先欣賞這批估價過億港元的古董。

佳士得的「藏寶室」隱身在某幢偏遠的物流中心內,外表看來跟普通倉庫一樣。這次雖然讓記者率先就5月底的春拍品採訪拍照,其實也沒有開放整個藏寶室,而是將相關拍品移到大門附近的一個房間,但比起一般在拍賣行辦公室或展覽場地看拍品,感覺新奇刺激得多,有點尋寶探險的感覺。

這次春拍以古董為主,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資深專家暨部門主管曾志芬說,欣賞古董珍品時除留意品相,也要考證年代及物料,每個微細部分都有重要線索。

龐大木製坐像 6大漢才搬動

體積龐大的「御製木胎漆金藥師佛坐像」是今次春拍其中一個亮點。「坐像的鼻樑尖挺,較接近西藏及尼泊爾風格,估計在清初製作,相信曾被皇家寺廟供奉。雖然是木製,但需要6名大漢才能搬動它,類似藏品在市場上罕有。」曾志芬說。

坐像皮膚部分抹上金漆,衣服部分塗上紅漆。古董不能只看外觀,有時也內有乾坤。「坐像曾在20世紀初於舊金山(三藩市)的紺氏洋行(Gump's)工藝店擺放超過半世紀。據說它的背部內藏經卷,我們接手後用X光檢查發現經卷仍在裏面。」看古董除考眼光,原來也要善用科技。

「旁邊的『木雕菩薩立像』手腕外形肥厚,微彎的站姿有強烈唐代風格,經放射性碳定年法檢測,卻發現是五代至北宋期間出品。」保存完好又成對的木雕佛像很罕有,這對立像自1996年在香港拍出後,至今次春拍才「重現江湖」。

雍正花果紋大尊 暫未發現同款

清雍正喜歡小型瓷器,相比起來,春拍中的巨型「青花折枝花果紋大尊(六字篆書款)」便很罕有,暫未發現有同款存世。「它的表面繪有雍正喜愛的花果圖案,底部有『大清雍正年製』字樣,底座表面的海浪圖案有福如東海的意頭,極受王室歡迎。」此大尊由瑞典傳教士暨商人拉爾森(Frans August Larson)家族擁有,又名「拉爾森雍正青花大尊」,今次首度在拍場亮相。

另外,一對底部有「雍正御製」字樣的「洋彩瓷紅地開光牡丹紋盌」亦極為珍貴。「圖案以浮凸設計,稱『洋彩』,有別平面花紋的青花瓷和鬥彩。」「洋」的意思是「西洋」,估計是雍正命令景德鎮御窰廠參考西方技法製造給自己使用。

器物文字 考證年代重要線索

曾志芬稱,器物上的文字是考證年代的重要線索。「御製白玉交龍鈕『周甲延禧之寶』方璽」上的印文——「周甲延禧之寶」,「無論字體、體積都和嘉慶御璽印譜文獻上的記載相合,而查考清宮檔案亦發現它在嘉慶60歲生辰前的一年製造」。她笑說清代皇帝會像小孩般在喜歡的物品(如書畫)上蓋印,在很多地方留下使用痕迹。

古董家具一向極受歡迎,尤其受美國人追捧。「紫壇家具不易找,花梨亦買少見少,這台『黃花梨三彎腿鏤雕如意捲葉足長方供桌連底座』是明代出品。」曾志芬形容桌面木紋幼密光滑,桌腿用原塊材料剪裁而成。「要製造彎曲桌腿會浪費很多木料,是極盡奢侈的設計。桌腳底部的高浮雕鏤空雕刻技術亦極為高超。」

■佳士得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春季拍賣

日期:5月29日

地點: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查詢:www.christies.com/zh

文:呂瑋宗

編輯:梁小玲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收藏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