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文情懷出發 重讀泥土

文章日期:2019年04月11日

【明報專訊】認識建築師Pamela Tan這個名字,全屬偶然。路過吉隆坡住宅區凱拉山(Mont Kiara)的商場,看到一個名為Eden的純白建築裝置作品。裝飾藝術(Art Deco)感覺濃厚的Eden,看似是Art Deco風格,但當中有不少細節上的分別,如設計將模板牆紙(Stencil Wallpaper)化為鏤空框架,線條亦由方角化為流線,但感覺卻由Art Deco本身的浮華感覺,化為一種神聖的空間感。

要談Pamela Tan的設計風格及語言,該由她於倫敦University of Greenwich修讀碩士時的畢業論文說起。當時她的論文以泥土為主題。「我以Soil City(地下土城)為題材,研究的是以泥土為本的地下土城建築可能性。促使我以這個題材為研究方向的主因,我是讀到現時表土(Top Soil,即泥土的最高層,亦是現時主要有機種植面)將在60年內耗盡的資料,於是構想到當表土耗盡後的生活,以及對人類所帶來的衝擊。為了理解人與泥土的關係,我以不同角度,包括宗教、歷史、文化、傳統、建築、科幻小說,去想像這個地下理想鄉。我參考廟宇、印度梯井(Indian Stepwell)、教堂等建築,看到他們如何純以泥土建成。當中的最大關聯,是這些建築在地下城的角色,能為居民帶來精神支撐。另一個參考,是以泥浴(Mud Bath)作為洗禮儀式。透過這些事例,讓我了解到人與泥土最深層的精神連結。」Pamela Tan說。

人與泥土的神聖連結

泥土有時也會予人污穢難纏之感,但Pamela Tan為了演繹泥土與人的精神連結,反以流線鏤空的設計,賦予神聖的感覺。「當中運用了不少與神聖相關的建築元素,如教堂建築常見的拱門及鷹架,呈現泥土與人的關係。個人喜愛以骨架作為主要設計語言,因為能更赤裸地反映出物料及結構的本質,亦能呈現一種動感及形態,所以成為我的常用手法。感覺就如當你打開鋼琴看到弦組的結構,呈現內部的運作。而透過呈現當中的精巧結構,更能表現到設計的強度。另一個理由,是當我研究時,我到了博物館看化石標本。他們的策展方式,讓人明白到這種讓人低估的物料,其實是萬物最重要的素材,令我對這種與現實相悖的價值觀感到好奇。在綜合不同角度後,我發現這些拱形線條,能為人帶來安全感,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防空洞,便是一例。我便按此發展了兩個方式,一是以泥土製作地下城巿。另一個,則是按『物以罕為貴』的道理,以泥土作為貨幣,製作植土、泥土銀行、出口等生活機制。」Soil City的設計,並不只留於想像。當中的技術需要動用到各種科技,如美國的PolyPavement物料,能透水,亦能鞏固泥土表面,成為了另一種環保選擇。

用結構與形態 讓人如置身花園

這種設計語言,亦延伸到Pamela Tan其他設計項目,如純白建築裝置作品Eden。「當時客戶方面想強調商場的天台花園,於是有了一個以花園為大方向的裝置企劃。Eden的概念以室內溫室為設計靈感,並以西式花園為實踐方式。當走進Eden時,會看到不同拱門,亦會看到以水滴為靈感的玻璃珠。裝置雖以花園為靈感,但內裏卻只有純白鏤空不鏽鋼及亞加力組合支架,來表現藤蔓纏繞的感覺,以結構及形態,讓人有如置身花園的感覺。」

文:Dawn Hung(www.sedimento.co

編輯:陸亮瑋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Ey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