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案例

文章日期:2019年03月23日

【明報專訊】■紐約時報廣場大變革

紐約曼哈頓區中心好比香港中環,人流車流絡繹不絕,路面空間一直以車優先。以規劃前的時報廣場為例,車路佔了89%路面空間,換言之,行人只擁有11%活動空間。紐約市於2007年重新規劃曼哈頓區,目前區內核心地帶已有約40萬平方米車路「歸還」行人。路面增設休憩、踩單車、步行空間,更新後多了86%市民在路面休息、會面,亦多了26%上班族在小休時,選擇到路面稍息而非待在辦公室。同時,區內交通更順暢,紓緩了擠塞問題。

■巴塞隆拿Superblocks 井井有條

巴塞隆拿政府自2013年起推行Superblocks市區更新計劃,目標是減少全市21%交通流量,把原本被車輛佔用的六成空間騰出予市民。當地城市結構「格格分明」,政府把重建區劃分成503個400×400米如九宮格的Superblocks,逐區更新。社區限制外來車輛包括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區內車輛亦遭限速。政府透過重整附近的巴士路線,讓每個巴士站與民居距離不多於300米,等候巴士時間亦由原本平均14分鐘縮減至5分鐘。

■上海市未來

上海市人口已達2600萬,為紓緩人口壓力,政府於2017年推行「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目標是減少行車線,讓市民擁有更多步行、活動空間。圖為模擬圖。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