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香港遊樂場 曾經好好玩

文章日期:2019年03月10日

【明報專訊】小時候,記者家住沙田新田圍邨,樓下有大型圓形鞦韆,可同時供八人向圓心盪去,我們稱它為八爪魚鞦韆。那時以為它已是最偉大的設施,殊不知,最近藝術家兼策展人樊樂怡和黃宇軒發表有關香港兒童遊樂場的研究報告,竟揭示香港曾出現多個前衛遊樂場,一九六九年建成的石籬遊樂場更被視為東南亞最潮遊樂場──白色穿孔手表彎曲而立、藍黃色水管堆疊、紅白滑梯細沙飄揚、紅黃飛鏢插於地上,小孩奮力爬、懸掛半空、滑進地底,但可惜政府沒有再設計這樣的公園。

香港遊樂場變得一式一樣,玩家怨聲載道。直至去年十二月屯門共融遊樂場開幕,瀡滑梯有五種高低、搖籃型鞦韆和具親子元素的設施,令市民大呼終於等到了,未來還可以有更好玩遊樂場?

最前衛遊樂場 你見過未?

與樊樂怡約在京士柏遊樂場訪問,甫到達已有驚喜,入口處有顆月球,小孩在凹凸不平的坑洞上攀登。遊樂場分兩層,大人會用旁邊樓梯行走,小孩偏選特別通道,遊樂場中央的藍色孖條瀡滑梯。「這個遊樂場主題是voyage to the moon,所以走太空路線。」樊樂怡說。她帶我們遊園,這裏是月龍化石,那裏是太空艙,還有一幅touch wall(觸感牆),讓坐輪椅或視障兒童有東西摸下。「原先有隻太空怪獸,像烏蠅般被人爬來爬去,但已經拆了。」

樊樂怡和黃宇軒是去年M+和信言設計大使研究資助計劃的研究學人,最近發表了《創造遊樂空間:從石籬遊樂場到二十世紀香港遊戲地景》研究報告,主要研究自二十世紀始興起的抽象式遊樂場,除京士柏遊樂場外,亦研究了石籬、常盛街、坪石和沙角邨遊樂場。研究源自一張石籬遊樂場的舊相片,「當時我公司(創不同)接了西九文化區和葵青區議會合作的項目『青涌生活節』,其中一個活動是展出舊相,因此花了些時間在新聞處找相。見到一堆遊樂場的照片,覺得咁勁嘅!很難以想像。」樊樂怡興奮道。

抽象表現主義風格 香港先河

一九六九年的《香港年報》這樣形容石籬遊樂場:「遊樂場相信是東南亞第一個這樣的遊樂場,由美國藝術家Paul Selinger創造……他希望提供一些人們能夠觀賞和可作休憩的東西。他希望這個不一樣的遊樂場成為眾多個中的第一個。」

Paul Selinger興建遊樂場的原因是當年帶着大兒子到遊樂場玩耍,眼見兒子重複玩氹氹轉,Selinger感到極無聊,兒子亦玩到木無表情,故他忽發奇想為何沒有創意一點的設計呢?最終Selinger成功游說政府在石籬興建雕塑遊樂場。「那個年代美國正盛行抽象表現主義,Selinger原居於加州,他的雕塑和畫因而亦偏向freestyle,顏色豐富。」

研究又找到一九七二年雜誌Rotarian介紹石籬遊樂場,以及一九六○年代歐洲和日本創新的遊樂場報道,出版後Selinger翌月寫信予Rotarian感謝介紹石籬遊樂場,同時說很多美國設計師在當地被綁手綁腳,香港給予他美學上的自由。

樊樂怡說:「研究最大的發現是原來很好的東西,是由很多限制逼出來,例如當時無例可依、沒有資源、建築師不足,想買設施但不容易買,因此要自己設計,於是逼到一些很好的東西出來。」

雕塑遊樂場 設計理念重要

一九七○年落成的坪石邨遊樂場亦同樣使用抽象雕塑設施,利用石屎和金屬創造一個個抽象雕塑、善用山坡斜度。

何文田常盛街遊樂場的設計靈感源於一九七五年慈善團體Peninsula Jaycees舉辦的設計比賽得獎作品,「贏家是一班香港大學的建築系學生和理工學院的畢業生,設計理念是鼓勵人運用想像力,以金屬製作設施,讓小朋友敲擊產生聲音,並獲得市政局接納。公園仍在,但面目全非」。樊樂怡認為此遊樂場完全活現比賽勝出的作品,「原來以前比賽的設計會被人當作一回事,會有人重視」。

水磨石滑梯停產 遊樂設施變乏味

二十世紀初,有關小孩成長的研究愈來愈多,玩樂被視為是「有用」的活動,所以政府和機構開始提供愈來愈多遊樂場。遊樂場設計者Gabriela Burkhalter認為遊樂場是二十世紀工業化城市的副產品。研究發現,首個戶外兒童遊樂場於十九世紀初在德國出現,以鼓勵兒童運動和抵消城市生活產生的惡果。香港則在一九二○年代末開始有戶外兒童遊樂場,在亞洲起步不算遲。「香港第一個兒童遊樂場在哪?有幾個的,一個在尖沙嘴,一個在灣仔,都在市區,修頓都算早,在一九三十年代初建成。」不過,現在的遊樂場都非常傳統,即被稱為「4S遊樂場」,有鞦韆(swing)、蹺蹺板(seesaw)、滑梯(slide)和沙池(sandbox)。

自一九八十年代,遊樂場被組合式遊樂設施攻佔,因為此做法具成本效益,作為管理者無理由不用。同時設施通過很多測試和有證書,符合安全標準、有保用、組件輕易替換。不過,樊樂怡說,現在要重現昔日的遊樂場是有難度,「例如很多人讚水磨石滑梯很正,或美林邨那種螺旋形的瀡滑梯很正。其實現在想做也做不到,因為沒有師傅,加上成本高和工序多」。

記者問樊樂怡理想的遊樂場設計是怎樣,她希望多用不同材料,地形高高低低,不止一塊平地,塑造不同年紀都可享用的空間。「現在有些設施的告示牌寫明十二歲以上不能玩,好像連玩都不行。明明現在社會老化,遊樂場是否只提供給小朋友,抑或可引入大人都可用的功能?」

設計遊樂場 聽小朋友意見

截至二○一七年七月底,只計康文署管理的遊樂場,兒童人均遊樂場面積只有0.27平方米。智樂兒童遊樂協會(Playright)總幹事王見好(Kathy)說數字是相當低,「代表一個階磚都不夠。那多少才夠?倫敦每個小朋友平均玩樂空間是10平方米。」

Playright是一九八七年為推動遊戲是兒童權利而設的志願團體,上文提及的京士柏遊樂場是他們一九八九年和市政局合作建造的,最近火熱的屯門共融遊樂場,他們亦有份設計。「現在很多遊樂場都好鬼悶,見過一個遊樂場只有十幾隻搖馬仔,沒有其他設施,整件事好反智。香港遊樂場選擇真的很少,個個差不多,都是罐頭式。」

他們花了七年設計屯門共融公園,最主要聽取小朋友的聲音,「有兩樣設施聽小朋友意見後設立的,包括觸感場和玩水區設計」。另設有五款滑梯,包括短寬的適合兒童和家長一起玩、滾筒形適合能力較弱的兒童、不鏽鋼和扭紋形適合喜歡刺激的小朋友。又設有平地氹氹轉方便輪椅用家,繩網氹氹轉則因為轉得飛快而吸引很多中學生來玩。

小朋友最希望遊樂場有四樣元素,包括啱玩、適合不同能力的兒童玩、款式多和有挑戰性。「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說,他們從未玩過鞦韆;聽障的兒童原來玩膠滑梯會產生靜電,令他們不舒服,不鏽鋼就沒問題;自閉的兒童,有時玩得好癲,但有時亦要很靜,因此我們設計出恐龍蛋位置,讓他們躲在洞內享受平靜的空間。」為滿足多元化需要,遊樂場設有三樣設施,包括體能體驗,如滑梯、攀爬架;第二社交體驗,如氹氹轉,一齊玩才好玩,以及感官體驗,如玩沙、水和怕醜草。

Kathy認為政府要帶頭訂立遊樂場設計準則;仿效澳洲和英國等地有策略地規劃遊樂場設計(play space strategy),「其實不止大的遊樂場需要設計。小型的屋邨遊樂場都需要。例如一個公屋邨有多幢公屋,有四至五個公園,但個個都一模一樣,不是太空就是交通,或海陸空,可不可以各自提供不同目的的設施」?

「我們希望不認識的小朋友可以一齊玩,一起想出新玩法,玩樂時更專注,更具創意去玩。我們希望社會係咁,下一代都係咁。如果現在不做工夫,今日的屯門公園可能在未來只是一段歷史。」

【嬉戲篇】

文 // 彭麗芳

圖 // 馮凱鍵、受訪者提供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