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知巷聞:西九得獎展亭開幕 亭留西九不止避雨

文章日期:2019年03月10日

【明報專訊】近日滂沱大雨的日子很多,走在西九文化區,我們慶幸今次選擇了到訪剛向公眾開放的Growing Up展亭,在這片輪廓未成形的廣闊空地上,這個苗圃公園對出的展亭正是避雨好地方,隨腳步趨近,亭外圍起的封條愈見清晰,卻因地面濕滑不作開放。

設計原素包含雨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為培育本地建築及設計人才,在二○一七年舉辦首屆香港新晉建築及設計師比賽,內容是為苗圃公園設計一座臨時展亭,New Office Works設計的Growing Up從三百二十份作品當中脫穎而出,設計成真,上月底(二月二十八日)剛舉行開幕活動。展亭設計概念是種樹要有好的土壤,文化發展則以城市集體回憶為基礎,設計於是蘊含香港日常風景中的六個元素:窄巷、棚架、斜梯、傳統磚瓦屋頂、棕櫚樹,還有一項就是雨。New Office Works的聯合創辦人丁慧中解釋,屋頂斜面及模仿傳統形狀,將雨水引導到底層水池,就是配合「雨」這項元素的設計。

不過在大雨的周三(三月六日)下午,亭內地面佈滿雨水,放置了「小心地滑」的告示板,暫時禁止進入。展亭將展出半年,也就是由現時至八月底左右,時值城市多雨的夏天,如下雨便要關閉,公眾會否沒有很多機會可享受到這個面海的休憩空間?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回覆查詢稱,展亭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九時開放,除了八號颱風暫停開放,「亦會因應不同天氣情况調整階梯的開放部分」。而丁慧中則指地面在雨天應可安全使用,「原意也是可在雨天開放」,相信西九於開放展亭初期仍在調整管理方式,「希望他們找到解決方法」。

其實展亭充滿各種細節,設計構想圖裏,大眾閒坐亭中平地觀賞樓梯上的表演,或換個角度坐梯上看電影放映(畫面是《花樣年華》,以亭外大海作背景,是個吸引的點子),其中一邊樓梯上面部分更設一個圓形平台,中間是棵棕櫚樹,屋頂有洞讓它直通向天,可是我們到訪時上方樓梯亦被封而無法進入平台,西九則稱封閉該部分並非常態,正常情况下會解封。丁慧中說不知被封原因,「但像這樣的展亭,希望在平衡安全性以外,限制不會太嚴」。

比賽已過兩年,何時才有第二屆?西九表示對下屆比賽暫未有實質計劃。丁慧中就歡迎有更多同類比賽,「現時在西九文化區可見大型博物館、劇場正在興建,都是由大建築行設計,會不會有更多機會開展小型建築項目?」她視Growing Up是對建築物料及細節的一個實驗,在香港尤為難得,能在海濱實踐更超乎想像。原有位置在半年後會否放置另一個展亭?西九稱展亭位置之後是ACE發展組合的地盤。ACE即包括藝術、商業、展覽的發展項目,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就說過西九未來落成項目「洗錢」的多,ACE發展組合是減輕赤字的項目。至於Growing Up展亭去向,西九亦稱哪一日結束展期「暫時未講實」,說展亭可移動,不過半年後會移到哪裏,也是未講實。

亭的功用是什麼?

數算一下,到現時為止西九開放的建築都是「亭」﹕還有M+展亭,以及用表演亭台為概念設計、四面門戶大開的戲曲中心。「亭」有何功用?在亭內忙着掃走雨水的清潔工人說:「乘涼」。西九曾是引發無窮想像的一塊空地,經歷多年爭議與發展,今天依然是個大地盤,閒日荒蕪,職員更比訪客多。「未講實」也算準確形容了我們走在其中的感覺,但清潔阿姐及保安大哥都沒想到那麼複雜,保安說自己也坐過在樓梯上看海,燈光風景都美。在一般人眼中,其實空間舒服就滿足。我們想像晴朗夜空下,展亭確是約三五知己歇息閒談的好地方,只不知再過些時日回訪,西九還有多少地方容得下城裏人享受無所事事的時光?

文//曾曉玲

…………………………………………………

問世間亭為何物

我對pavilion這個字和這種建築特別偏愛,這字一般翻譯成中文的亭或亭樓,但不一定是如今在公園常見的涼亭,也不一定是東亞傳統建築中的亭子,有時更不過解作用完就拆的那種臨時帳篷。現代和當代建築意義下的pavilion(下稱展亭),可說是種煞有介事建造的「半桶水」空間,充滿彈性,展亭是種開放的、打開的建築,既非全室內,亦非全室外,連特定用途也沒有,就是一種邀你進去享受,好像什麼也不是的「半建築」。

展覽以外的功能

世上最有名的展亭之一,是巴塞隆拿展亭,由摩登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設計,作為德國參加一九二九年世界博覽會的展館。密斯被委約要以這個展亭讓人感受到威瑪德國的新時代精神。展亭後來永久留在巴塞隆拿,成為如今遊人「朝聖」的景點。現代展亭周旋於公共與私密、講求內外連繫、讓建築師show off、讓人欣賞建築又引人觀景的特質,就此確立。如今世博的「園區」還是由各國展亭組成,但着重展覽的功能,容易讓人忘記精心設計的展亭,其實是可讓人純粹逗留在內、欣賞內外空間的閒適場所。

倫敦海德公園內的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自二○○○年起每年邀請一位從沒在英國完成任何建築物的建築師,在藝廊的草地上設計一個夏日展亭,推廣當代建築,「振興」了展亭這形式。每年蛇形展亭只存在三個月,計劃受歡迎,甚至搶去了藝廊室內展覽的風頭,展亭內或展亭旁總有臨時咖啡吧,人們在內輕易消磨數小時。連同今年將由石上純也設計的二十個展亭,都傾力讓人記得設計師的本色,二○一二年艾未未就曾與設計M+博物館的Herzog & de Meuron合作,破天荒造了個讓人像走進地底考古發掘場的展亭。雖然有活動在這些展亭進行,但它們本來不是什麼活動室,去除功能,反而令人可全心全意感受建築的細節和空間之美。蛇形展亭計劃得到的掌聲,令藝術機構愈來愈着重變化多端的亭,而新進建築師也每每循這途徑得到展現才華的機會。

假如城市遍佈展亭

設計得宜的展亭,妙在打破既有對公共空間「設施」的想法,有點像城市中的公共雕塑,而這個「雕塑」可容納並鼓勵人們相約在裏面聊天、與陌生人共存。展亭的開放形態,就像經過美化的特大電話亭,如果展亭也如電話亭般偏佈都市,就可作為城市生活的避風港、不需消費的半室內空間和片刻的容身所。Growing Up臨時展亭反過來提醒我,曾奇想西九文化區裏什麼實用的傳統設施都沒有,只佈滿精緻展亭,讓市民在內看人造與自然的風景。這種由展亭主導的「藝術公園」奇想,是來自德國城市諾伊斯附近的另類藝術園地Museum Island Hombroich,那兒像個不修邊幅的公園,裏頭是一座座展亭,觀眾可散步其中,享受空間予人的純粹快感。園地將藝術與空間充分結合,空間是主角,全面發揮展亭的化學作用。試想城市裏若是展亭處處,它們的特質會否也可深入改變城市的秩序?

【Ways of Urbanist Seeing(31) 】

文//黃宇軒

圖 // 黃宇軒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