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知巷聞﹕繼續變天 紅磡重工業發源地

文章日期:2016年10月09日

【明報專訊】跳下巴士,甫踏足蕪湖街,已感覺到行人路上沙塵滾滾,耳朵聽到地盤施工的機器聲,四周都是工程圍板,不時見到穿著工作服的地盤工人經過,這就是現在的紅磡。

隨着重建工程如火如荼,紅磡開始變天,港鐵觀塘線的黃埔站即將通車,沙中線的何文田站亦快將落成。走在街上,舊唐樓中間不時見到一個個空空如也的窟窿,一個個地盤,將建成一幢幢「牙籤樓」單幢住宅。這個九龍半島最早發展的地區,將再次迎來截然不同的面貌。

大半世紀以前,紅磡同樣沙塵滾滾,卻不是因為建築工程,而是因為有不少重工業。這天,我跟着專研本港地區歷史的紅磡街坊吳力波,由山谷道走到黃埔花園,尋找已消失的船塢、發電廠、屠房、英泥廠。由街道的名稱到黃埔花園的船型商場,背後是一段香港由小地方發展為大城巿的故事。

吳力波自小在紅磡長大,他說:「紅磡是孕育香港發展的重要發源地,對香港日後發展有四大貢獻,包括電力、造船業、英泥廠、製造業。」這幾種工業都是城巿建設的根基,這段紅磡舊事,也是香港發展的縮影。

九龍半島首間電廠﹕九龍有能源

紅磡早於十九世紀已有英泥廠、船塢等重工業,但區內出現最多工廠煙囪,則是二十世紀的事。一九○三年,中華電力於紅磡建成首間發電廠,也是九龍半島的首間電廠。由山谷道出發,沿着漆咸道向南走,今天的理工大學Y座,就是昔日發電廠的舊址。當年的黃埔船塢、九廣鐵路車廠及青洲英坭廠(「坭」為廠名,原來寫法一般為「泥」)等,都依賴發電廠供電才能運作。吳力波說:「中電在紅磡落腳,有了電力,全個九龍才有能源,這才有日後的城巿發展。」後來政府在紅磡移山填海,工程影響汲取海水冷凍和煤炭運輸,電廠於一九二一年遷至紅磡鶴園,即今天的海逸豪園所在。

炸毁渦輪 免被日軍佔用

直到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香港淪陷前夕,中電受香港政府之命毁壞發電設施,免被日軍佔用。工程師以炸藥炸毁最大的渦輪,英軍和警方則合力拆毁其他機組,將部分組件掉進海中。一九四五年,香港重光,剛從赤柱集中營釋放的工程師趕回電廠,發現日軍將部分廠房用作碾米廠,而剩下的發電設施,日軍亦物盡其用,因戰爭後期缺煤,日軍遂到新界大量伐木,燒木材驅動鍋爐發電。經復修,鶴園發電廠一直運作至九十年代,成為嘉道理家族的旗艦業務,後來由長實重建成今天的海逸豪園。

豬三角﹕分裝做明膠製品 英泥廠﹕馳名東南亞

電廠舊址旁,就是老街坊口中的「豬三角」,「不是珍珠的珠,是吃的豬!」。吳力波解釋:「這個三角區是紅磡很重要的地段,豬、牛運來,就在這裏下車,再分裝上車運往屠房,所以好臭,但這裏也帶動了製造業,因為劏牛剩下的牛皮、牛骨,會拿來做牛骨製品、明膠。」一九○八年,政府為興建九廣鐵路,將屠房遷往土瓜灣馬頭角,即現時的牛棚藝術村。「屠房搬了去馬頭角後,附近也開始有牛骨、牛皮廠,帶動了土瓜灣的製造業發展。」

修船+碼頭 繁忙貨運港口

不過,紅磡的製造業,其實開始得更早。紅磡有條「青洲街」,其實就是青洲英坭廠的舊址附近。「一八九八年,青洲英坭廠由澳門搬來香港發展,整個東南亞自此都用香港出產的青洲英坭,好出名的!」昔日的青洲英坭廠佔地甚廣,高峰期僱用二至三千名工人,甚至要在廠內興建一條輕軌式鐵路運輸材料。此外,英泥廠也建了一條兩公里長的輕軌式鐵路,連接鄰近的黃埔船塢,再由黃埔船塢將英泥及瀝青運往國內外。「船塢不只修船,更是海運碼頭,是繁忙的貨運港口。」

一九七八年,原本是上巿公司的青洲英坭廠被長江實業收購及私有化,由港交所除牌,廠房也於八十年代遷至屯門,原來的紅磡廠房地皮,則發展為今天的紅磡廣場、凱旋工商中心等工商大廈。

黃埔船塢與鐵路﹕大量工人吸引聚居

由英泥廠舊址走十五分鐘,穿過幾條街,就是黃埔花園。大家都知道黃埔花園前身是黃埔船塢,但大家未必知道,黃埔船塢對整個紅磡的發展,比想像中更舉足輕重。

吳力波小時候住在距山谷道不遠的曲街,而曲街的名字,正是來自黃埔船塢總工程師曲嘉(Cooke)。不遠處的戴亞街及機利士路,也是以黃埔船塢總工程師的名字命名。他翻查以往的檔案及地圖,發現紅磡是先有船塢,才吸引居民聚居。

一八六三年,英資的黃埔船塢公司收購了中國珠江黃埔的船塢,並在紅磡設立船塢,以此為基地,直至一八八○年再與大角嘴的「四海船塢」合併,成為全港最大的船塢公司。一八九九年,全九龍人口約2.6萬,而黃埔船塢就僱用了四千至七千人,佔九龍近兩成人口。吳力波說,當時的工人不少都住在船塢附近的山邊寮屋。

街坊叫大廠

「我們街坊不叫黃埔船塢做船塢,而是叫大廠。我小時候,大概五十年代時,紅磡住宅區的面積,大概只等於大廠的三分之一,後來大廠一路將地皮讓出給住宅,才慢慢多了民居。直到黃埔船塢被李嘉誠買起了,船廠才整個搬走。」

李氏收購 紅磡變天

李氏於一九七七年全面收購船塢,分階段關閉部分船塢,建成多幢住宅,並於一九八四年與政府簽署換地條款,於一九八五年正式關閉船塢,重建為今天的紅磡灣中心、黃埔花園。船塢則遷往青衣。

船塢圍牆猶在

吳力波說,「黃埔船塢第一代的碼頭是在機利士路盡頭,直到十九世紀末,船塢的圍牆還是由寶其利街直到機利士路,後來才讓出了土地建樓,黃埔街兩邊的唐樓就是第一代建成的住宅,我們都叫做黄埔唐樓,後來船塢又到現在的紅磡灣中心後,建成了紅磡灣中心。」現在,紅磡灣中心旁還保留部分黃埔船塢的圍牆,圍牆兩邊路面高低不同。「這邊(近黃埔花園)是原來的船塢,故沒有填平。」

少有旱塢 船型商場

他說,以前的大廠佔地極廣,每個碼頭可以有數個泊位,而且除了修船,還有造船、貨運等業務,「船塢的業務重心不斷轉變,船塢的碼頭曾經靠近鐵路而建,後來貨櫃業興旺,要發展貨櫃場,又遷至靠近大環山(現大環山公園)一邊。」 當年船塢的一號碼頭,是香港少有的旱塢,「船駛進塢後,落閘,抽乾水,再修船底。太古(船塢)跟黃埔船塢同樣只得一個旱塢,而黃埔的旱塢一直都沒有變,後來成為今天黃埔花園的船型商場。」

挖至地底 維修船底

「現在的船型商場也有兩層地庫,為何這麼深?因為一號塢本來就挖到這麼深,不用再挖。」 不同的是,以前輪船入塢的方向跟現在相反。吳力波笑說:「以前船是尖那邊入旱塢,現在你見到的模型船,船頭向外,因現在蔡瀾食坊的位置是個大石山,若船頭對着石山,就像面壁思過嘛。」

輕軌火車 運載坦克

船塢除了打通香港的海路運輸,還連接通往內地的陸路。由黃埔花園走兩個街口,就是必嘉街。吳力波記得,當年必嘉街還有輕軌火車,運載重型機器往船塢,「間中有一列運貨火車經過,平板卡上有重型機器甚至坦克車!」佛光街天橋旁的山邊球場,也曾有條輕軌鐵路延伸至船塢入口。

與鐵路 密不可分

紅磡的發展,與鐵路密不可分。必嘉街、獲嘉道,都來自九廣鐵路總工程師的名字。一九一○年十月一日,九廣鐵路通車,用的是位於紅磡的臨時車站。「到一九一六年,尖沙嘴站才正式啟用,其間都是用紅磡的臨時站。」該臨時站於一九二一年關閉,「當時九廣鐵路的車站雖然在尖沙嘴,但心臟在紅磡,因為維修列車的車廠、員工宿舍都在這裏。」

工廠煙塵變工程沙塵

現在,紅磡臨時車站的舊址已變成今天的理工大學校舍及香港歷史博物館,過去的輕軌鐵路也變成車水馬龍的大街。走在紅磡街上,大半世紀前的工廠煙塵已不留痕迹,取而代之的是建築工程的沙塵滾滾。過去百年,紅磡的面貌變了又變。隨着港鐵觀塘線的黃埔站於月底通車,日後重建工程完成,時代的巨輪,將這段紅磡舊事,會否一同隱沒在推土機下?

文:黃熙麗

圖﹕資料圖片、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網上圖片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